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815新闻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14576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815新闻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815新闻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815新闻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815新闻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 媒体“二次伤害”【答案】媒体“一次伤害”是指媒体对采访对象的“揭疤式采访”,具体表现为:缺乏人文关怀,把新闻价值凌驾于生命之上; “强mt 式”采访,唤起当事人的黑色回忆。对己经受到创伤的受害人进行相关事件的再次采访。新闻媒体承担着传播信息,报道新闻事实的职责。但如果用错了地方,揭露个人隐私等,又会对社会或采访对象造成巨大伤害。避免媒体“二次伤害”的出现,要求媒体做到: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少数民族、女性、残疾人等特殊人群; 保护消息来源的权益; 舍弃可能会伤害报道对象名誉的无关紧要的细节; 舍弃可能会煽

2、动暴力或冲突的有关仇恨的内容; 舍弃可能会引起公众心理伤害或不适的无关紧要的内容; 尚未被法院判罪的犯罪嫌疑人应被认为是无罪的,不在报道中对其进行有罪断定。 2 论出版自由(1644年)【答案】论出版自由是约翰弥尔顿为争取出版自由撰写的一本小册子。此书最初是1644年作者向英国国会提交的一篇演说词,也是一篇争取言论自由的战斗檄文。书中系统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在当时提出了反对集权主义控制的强有力的观点。谴责检查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让人们不受限制地了解别人的观点和思想; 认为真理是肯定的,是可以表达出来的,并且只要让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真理本身就能够战胜谬误而存在下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观点

3、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的概念。在倡导自由的同时,承认自由讨论的权利可以加以限制,但是避免谈到作为这种限制的基础的一般性原则。该书为争取出版自由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争取出版自由斗争中留下来的早期文献。 3 社区媒体【答案】社区媒体是指根植于各中高档社区内、形成网络化布局的新型媒体。社区媒体按分布地点不同可分为生活社区媒体、商务社区媒体和校园社区媒体=大类。生活社区媒体分布在各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里的住宅区域,商务社区媒体分布在写字楼、酒店、商场超市(各类大卖)、健身会所、医院、医药连锁店、高尔夫会所及娱乐场所等地,校园社区媒体一般分布在是各高等院校。社区媒体具有分布范围广,设计制作精美,社区冲击

4、力强,广告时效长等的特点。 4 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答案】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是指英国专制王权时代玛丽女王为控制印刷出版行业、采取行业垄断特许方法而设立的管制结构。1557年,玛丽女王将出版行业工会改造成为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委任状中规定:在英国,除公司会员及女王特许者外,其他人的印刷出版行为一律禁止。由于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对于整个印刷业的独揽和监督,国家几乎可以不负担任何开支便达到了抑制反对势力舆论的目的,使得英国封建专制王权对新闻印刷出版事业的控制强大而有力。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特许出版公司的权力也大受影响。1641年,“长期国会”取消了臭名昭著的“星法院”和皇家特许出

5、版公司。 5 网络新闻【答案】网络新闻是指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图像、音响、动画等手段,借助网络平台和网络技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所进行的报道。也即通过因特网发布、传播的新闻报道。其途径可以是万维网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公告版、网络寻呼等手段的单一使用或复合使用,其发布者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以是任何个人。 6 报道角度【答案】报道角度,是指新闻报道的切入点、侧重点。构成事物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选择报道角度,实际上就是选择揭示蕴藏在事实中的新闻价值的具体途径。它关系到一篇新闻报道是否能够有夺目的光彩,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对于一个具有新闻意义的客观变动,如果从不同的角度

6、进行观察和表现,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 二、简答题7 通讯的魅力何在? 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时代,通讯占有怎样的地位?【答案】(1)通讯的魅力通讯的可读性正是其魅力所在。可读性一般指具有可感受性,一篇报道拿到读者面前,报道中的白纸黑字不仅向读者传达理性的逻辑信息,即有用的信息,而且可以触动读者的感官,使读者阅读报道后不仅仅是得知了信息,而且能够“感受”到报道中的事实。通讯的可感受性往往比消息强烈。在这一点上,通讯这种载体在传播过程中更类似文学作品,即它有两条传播的信道:一条像消息那样传播信息; 还有一条是看不见的信道一一情感的传播。(2)通讯的地位通讯是一种常见的新闻报道文体。它在素材、结构和表现

7、手法上与消息有较大的差异,在时效上也稍逊于消息。但是它与消息有一个共同点,即同属于“新闻报道体裁”,通讯所报道的内容都是真人真事。“真实存在”、“真人真事”是通讯立身的根本。“通讯”其实已经逐步演变为一种集合概念。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剧变,新闻观念也随之发生变革:信息观念的确立打破新闻界长期以来只把新闻媒介当做宣传工具的局面。一直作为典型报道范式的通讯在选题、采写模式、报道理念和表述方式上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以适应现实的需要,各种深度报道的新文体也在不断出现。通讯是一种详细、生动的新闻报道体裁,是融合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为一体的典型报道体裁。目前所称的“通讯”其实己经逐步演变为一种集合概念,一

8、种广义的名称,是指报纸、刊物中运用的除消息以外包括各类通讯、特写、专访等所有详报型(或曰深度型)新闻体裁的总称。8 怎样才能增加新闻语言的清晰度?【答案】新闻语言要求清晰。这里的“清晰”,不仅指文学语言所要求的“文字流畅,条理清晰”,它还包含更广泛的内容。具体说来,主要包括叙事、状物要具体形象、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这三个方面。(1)具体形象新闻报道用语就要讲究具体、形象,描写具体细腻一些,读者得到的印象也就真切一些。报道若是生动形象,那读者就如身临其境、耳闻目睹一般。新闻报道要给人一个清晰的印象,不仅要具体、真切,还要注意借助形象化的语言,在使用一些数字或报道一些深奥难懂的科技成就时,特别需要注

9、意这一点。(2)简洁明了在新闻文体中,消息与通讯对于语言的要求略有不同,消息比通讯更要珍惜笔墨,因为消息语言是一种具体与抽象概括相结合的语言。具体描写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抽象概括则是登高望远,顾及全局。新闻语言要简洁,还必须注意剔除可有可无的词句,一句话最好只表达一层意思,宁用短句,不用长句,宁用简单句,不用复合句。新闻语言既要具体形象又要简洁明了,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一个要铺陈,一个要浓缩,不太容易把握。但是只要明确具体形象与简洁明了都不是目的,它们都是为清晰地表现新闻事实这个目标服务的,抓住了这一点,就能大体上把握住具体与概括,详与略的分寸,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3)通俗易懂影响新闻清晰度的另一块绊脚石是晦涩难懂。报纸的读者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他们各自的经历、阅历、文学素养都很不相同,理解能力亦有高低,在写报道时,也应注意到这个特点。为了“使每一个人都听懂”,在写新闻报道时要把那些普通人感到费解的专业性术语变成通俗易懂的新闻语言。 9 报道事件需注意哪些问题?【答案】(1)事实要交代得一清二楚报道事件的内容是事件性新闻的重点,清楚明了地记事是事件性消息写作的第一要求。事实交待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缺少新闻要素,事情的轮廓不清楚;忽略某些必须交待的细微部分,令事件模糊不清;事实的具体内容、事件的来龙去脉交待得不够具体。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