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13797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概念题1 “第四等级”【答案】“第四等级”又称第四阶级,是指新闻界的社会地位,源于18世纪的英国。1772年,英国记者经过多年的奋斗,获得国会旁听权,可以公开报道议员的发言和辩论,记者地位也有了一定的提高。1828年英国国会举行会议时,政治家爱德蒙特巴克在会上称记者为“第四阶级夕,认为议会中有三个阶级(贵族、僧侣、资产者),但是在记者席上坐着一个第四阶级,比那三个阶级都重要。此观念为西方新闻界接受,并解释为报业是立法、行政、司法二种机构以外的政府第四部门,即“第四权力”。“第四权力”概念是由美国著名思

2、想家杰弗逊最早提出的。2 诽谤【答案】诽谤主要指新闻报道过程中出现的捏造事实,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民法通则、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都对此有详细的规定。其显示出公民、法人的人格尊严是受法律保护的。侮辱、诽谤他人,既是不道德行为,又为法律所不容。 3 新动向【答案】新动向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新方向或新趋向。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有的矛盾解决了,有的矛盾一时没有解决,甚至发展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动向。新闻媒体有责任把那些事关大局的新动向揭示出来,提醒人们注意

3、,的在于促进矛盾的解决。抓新动向,有赖于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善于透过个别看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一般人尚未察觉或没有完全察觉到的时候,就紧紧抓住它。 4 新闻发布会【答案】新闻发布会(NewsReleaseConference ),是各种机构向新闻界发布新闻或介绍情况的一种方式。由各单位新闻发言人主持,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我国的政府机关和团体,从1983年开始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发布会由新闻发言人首先发言,然后回答记者提问。遇有重要外宾访问或举行大型国际会议,接待或举办单位以及有关国家驻所在国的使馆也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会谈内容或会议情况。 5 人物专访【答案】专访是指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

4、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日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经常是一种以特别强调的方式获取独家新闻的手段,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人物专访属深度报道,主要采取谈话交流的形式,访谈是其主要表现形态。采访的地点不受限制。人物专访大都以事件为由头,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观点、精神风貌或事件的缘由,报道侧重点是从不同侧面深层次展示人物的特点。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具有可读性与亲和力。 6 闭合式提问【答案】闭合式提问即向采访对象提出封

5、闭性问题。闭合式提问的答案有唯一性,范围较小,有限制等特点,提问时,给对方一个框架,让对方在可选的几个答案中进行选择。这样的提问能够让回答者按照指定的思路去回答问题,而不至于跑题。因此,有人也称之为限制性提问。封闭性问题是与开放性问题相对的两种问题形式。所谓开放性问题,其限定面较宽,给对象作答以一定的伸缩余地和灵活性。封闭性问题一般较尖锐、紧凑,适用于深挖某些问题,获取具体材料,以及纠正某些事实和看法,但如果使用不当,会影响访问气氛。开放性问题一般较缓和、自然,适用于创造和谐的气氛和获取概括性的材料,但容易使谈话松散、空泛。提问时,只有把这两类间题妥善地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7 追

6、踪采访【答案】追踪采访,是指为了回答报道给读者留下的悬念、根据读者提出的问题、对读者提供的新闻线索进行的采访,也是着眼事物新变化、新发展的一种采访。追踪采访不是简单获取信息的那种采访,它是记者沿着事物发展轨迹所作的一种深层次的采访,一种弄清底细的采访,一种寻求新答案的采访。追踪采访写出来的报道,具有自己的特色,不同于一般采访写出的报道。追踪采访是采访深入的一种表现,从采访环节而言,着眼点在追踪,追个水落石出。 8 专业记者【答案】专业记者是指专门采访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一般是以两种形式出现的,一种是专门的记者,一种是编采合一的记者。新闻单位之所以设这样那样的专业记者,一是为了使各个领域的采访报

7、道都有专人负责,二是有利于记者积累和掌握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培养记者成为报道某一领域的专家。 9 交叉采访【答案】交叉采访是指记者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对两条以上的新闻线索进行的采访活动。这种采访的明显特点是时间很紧,采集到的资料很多、头绪也多,常常给人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错觉,因此对记者采访分析能力的要求也就特别高。 10新闻采访学【答案】新闻采访学是指研究新闻采访、记者的新闻采访实践活动和记者采访规律的科学,是新闻学中新闻业务的一个分支。新闻采访学是新闻学的组成部分,它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更偏重于应用。它是记者采访活动的规律和方法的总结与概括,又是指导记者更好地从事新闻采访实践的武器。 二、

8、简答题11怎样把看和问、看和想结合起来?【答案】在观察中联想、在观察中访问,这是采访的一门艺术。(1)看与问相结合访问要和用眼睛观察相伴而行,访问的过程也是观察的过程,访问与观察要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为用。观察访问对象包括访问对象的年龄、相貌、身材、穿着打扮、表情、举止等; 尤其要注意观察表明态度、感情的人体语言,包括手势、表情、姿势等,留心人体语言; 不仅仅是为了写作,还可以根据对方的无声语言的信息,及时采取对策,调整采访进程。观察访问对象置身的环境人总是在一定环境中生活,人营造环境,又总受环境的影响。在访问时,注意观察访问对象置身的环境,不仅可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而且也是访问过程不可或缺的

9、一部分。观察环境要抓特点,服从主题,表现主题。(2)在观察中联想在观察中比较,在比较中观察,离不开联想,联想往往是把观察与比较联结起来的纽带。联想本身也有规律可循:纵向联想,即历史的联想; 横向联想,即同类事物之间的联想; 纵横交错联想。“善于观察,这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记者这种职业要求他掌握这种伟大的力量,关键是记者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观察问题的能力,掌握观察的艺术。 12在现实的实践中,隐性采访这种方式应受到哪些制约? 请举例说明。【答案】隐性采访确有显性采访不可代替的作用,但也不能滥用。它要受两个制约,一是法律制约,二是道德制约。(1)不可获取和泄漏国家机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当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对涉及国家秘密、军事机密的有关事件、内容及其场所,不得进行偷拍、偷录。(2)不能借口隐性采访,任意侵犯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例如,电视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往往采取“偷拍”的办法。“偷拍”的概念和抢拍、抓拍是不同的,因此更要注意不要侵犯一、概念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