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11296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一、辨析题1 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答案】正确。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目的或任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围绕这一目的或任务开展管理、教学、服务等工作。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下作,是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任务。教学必须遵循教育性原则,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都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2 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具体理由如下:(1)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

2、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与智育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即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不能把两者等同。一力一面,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 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才能全面实现。把教学等同十智育将阻碍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2)题中的观点仅仅把教学看成是实施智育的途径,忽视了教学同时还是实施德育、美育和体育的基本途径。即使作为实施智育的途径,教学也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授受,还包括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 3 英国公学即英国公立学校【答案】错误。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

3、属于英国富家子弟升入大学的预备教育,具有中等教育的性质。公学一般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的,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其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等均高于,实际是一种私立的寄宿学校,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具有大学预同时期的文法学校。名为“公学”科的性质。这种学校全靠私人捐助,拥有大量校产,不受政府资助和十涉,是典型的贵族学校。修业年限一般为5年,英国著名的公学有伊顿、温彻斯特、圣保罗等九大公学。因此,公学并不是公立学校。 4 现代教育旨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答案】错误。我国学者的观点,一般是认为现代教育是伴随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是加速年

4、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的进程的教育。现代教育是迄今为止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人类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二、简答题5 列举影响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主要因素(不少于5个)。【答案】内在效度是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的结果。内在效度决定了实验结果的解释,没有内在效度的实验研究是没有价值的。影响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主要因素有:(1)偶然事件在实验过程中,不是作为实验处理的任何事物的出现,都可能影响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在周期较长的实验中,更可能成为一个问题。(2)成熟反映被试一个时期或一个阶段后,随时间的推移以及偶然因素的影响,被试自身的身心各方面发生的变化而引起

5、的系统变异,如生理、心理的发展,技能、知识、经验的增长,或者变得疲倦、失去兴趣、焦虑等。这些变化可能与自变量混淆而影响对因变量变化结果的解释,从而降低研究的内在效度。(3)测验教育实验中前测作为一次学习经验可能影响后测的成绩,或积极的,或消极的。常见的有练习效应、敏感效应和选择性效应。被试形成对练习和测验的敏感性,尤其是在前后测之间相距时间较短情况下会影响研究的内部效度。(4)工具指教育实验中测试手段技术或工具的无效或缺少一致性,这就是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主持实验,或研究者的个性、态度、价值观、信者主观情绪状态发生变化(如变得更严格、疲倦或粗心等)息的影响,如皮格马利翁效应,或评判标准不同(前后测

6、难度不同,不同班用不同测验,或评判,其可能结果是对测定和评级的精确性的一个无效评价。 者的差异)(5)统计回归统计回归是在教育实验中有前后测情境下出现的一种效应现象,一种趋向平均数的常态回归。被试前测成绩过优或过劣,则在后测时成绩都有自然向群体平均值靠拢的趋向(集中趋向)。对这种由于统计回归效应而混淆再次测试取得的实验结果,如不加分析,易产生错误结论。(6)被试选择由于选择被试的程序不适当,没有用随机取样和随机分组的方法,因而造成被试组之间存在系统性差异。也就是说在研究处理前,选择的被试在各方面并不相等或有偏性。(7)被试的缺失在一个延续时间较长的研究中,被试的更换、淘汰或中途退出可能对研究结

7、果产生显著影响。(8)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由于测试程序、因素控制和实验安排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多种条件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影响对结果的解释。 6 我国隋代采用何种方式集中选士大权? 有何特点?【答案】(1)我国隋代采用了科举考试制度也就是采取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集中了选士大权,巩固了中央的统治。(2)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隋代采用科举制是为了革除汉代以来的选官制度的弊端,使之更加符合中央集权的需要。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比秦汉又有加强,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既不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又不利于合乎要求的人才的选择和任用,其己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

8、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选官制度来替代它,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的办法,终于以分科举人取代了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便应运而生了。隋朝科举考试制度开创了开科考试的方式。隋炀帝人业三年(607)定十科举人的科目,大业五年(609又将十科减为四科,分科考试选拔士人的旨意越来越明确,其中仍有“文才美秀”科,即进士科,进士科以考试策问为主,一般把隋场帝创设的进士科作为科举考试制度正式产生的标志。开科考试的特点是录取标准专凭试卷,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所谓声名德望己不再是主要的依据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和九品中正制,虽也含有考试,但是以推荐察举为主,而隋以后的科举则以考试为主。隋代以

9、前是察举,隋代以后是考试,这是中国古代选士制度的一大分界线。隋朝的科举制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国运短暂,加上隋朝统治者多好佛老而不尚儒术,所以也不是很重视科举取士。因此科举考试制度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直到唐代才将科举制度发扬光大。科举考试制度的开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阀世族把持选士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参加政权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科举考试毕竟有相对稳定的客观标准,它轻门第,重才学,仃人唯贤。这在中国古代选士制度上确实是一次变革,是一个进步。科举制度为以后的历代王朝所沿用,维持了1300年之久。 7 简述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答案】杨贤江的教育研究大量是针

10、对青年问题的,他对青年的理想、修养、健康、求学、择友、社交、婚恋等各方面都给予耐心指导,这种全方位的教育谓之“全人生指导”。(1)对青年问题的分析杨贤江认为青年期是人的身心发生显著而重要变化的时期,因此青年教育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杨贤江考察了当时青年中所存在的问题,认为主要有:人生观的问题; 政治见解的问题; 求学方面的问题; 生活态度的问题:职业方面的问题; 社交方面的问题; 家庭方面的问题; 经济方面的问题; 婚姻方面的问题; 生理方面的问题; 常识方面的问题。有见于青年问题的重要和青年问题乏有教育者关心,杨贤江创造性地提出对青年进行“全人生的指导”的主张,并通过学生杂志的阵地,一、辨析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