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音乐学院666中国音乐史之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考研强化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10235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郑州大学音乐学院666中国音乐史之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考研强化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郑州大学音乐学院666中国音乐史之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考研强化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郑州大学音乐学院666中国音乐史之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考研强化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郑州大学音乐学院666中国音乐史之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考研强化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 曾侯乙编钟【答案】曾侯乙编钟是曾侯乙墓葬中出土的一套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该墓葬位于湖北省随县城郊的擂鼓墩,1978年出土。全套编钟65件,其中雨钟45件,钮钟19件,搏钟1件,分列8组,分三层悬挂于高大的钟架之上。总重量2567公斤,最大的雨钟高153.4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一件高20.2厘米,重2.4公斤。每个雨钟都可以敲击出两个乐音,在隧、鼓部镌刻着该乐音的音阶名称。编钟音色优美,音质纯正,总音域跨度为5个八度,基调和现代的C 大调相同,中

2、心音乐十二律齐备,可以在3个八度内构成完整的半音阶,也可以在旋宫转调的情况下,演奏七声音阶的乐曲。曾侯乙编钟上共刻有2828字的错金铭文,铭文中使用的乐律学术语己经达到了相当的精密程度。上层19枚钟的铭文较少,只标示着音名,中下层45枚钟上不仅标着音名,还有较长的乐律铭文,详细地记载着该钟的律名、阶名和变化音名等。这些铭文,便于人们敲击演奏。根据编钟中一件铜博上的铭文可以判断,该墓葬下葬于公元前433年,属于战国初期墓葬。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向世人展示了战国时期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水平,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 之调式【答案】之调式是乐学术语。日本学者林谦三在隋唐燕乐调研究中创用。之调

3、式相当于我国古代旋宫术语“右旋”。在“之调”中,如黄钟商应理解为黄钟均之商声或商调式。 3 旋律【答案】旋律是指由一系列不同音高(也可以是相同的)的音以特定的高低关系和节奏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种音的序列。旋律对于人的听觉感观来说相当于视觉感观中的线条的概念。旋律是体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的主要元素之一。在旋律进行中存在各种音乐表现因素,但构成旋律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即曲调线(或称音高线)和节奏。 4 节奏【答案】节奏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指音响的长短、强弱、轻重等有规律的组合,它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主要因素,能够使乐曲体现出情感地波动起伏,增强音乐的表现力。任何音乐,无论是庞大的交

4、响乐,肃穆的宗教歌唱,还是简朴的乡村民歌,都具有节奏。音乐的奥妙之一在于周期性律动的无限多样性: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各有不同的强拍循环周期,它们构成音乐的不同格调。音乐的节奏和速度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的速度直接影响音乐的性格。5 乐府【答案】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汉代乐府是主管俗乐的机构,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谣、加工配乐、创作并填写歌词、创作和改编曲调、研究音乐理论、进行演唱和演奏。至汉哀帝绥和二年(公元前7)撤销乐府,汉代乐府共存在了105年的时间。汉代乐府重视民间音乐的态度,不

5、仅促进了汉代民问音乐高度繁荣,而且对其后中国音乐的发展具有深远响。此后几朝的乐府在此方面大为逊色,晋代有太乐乐府,隋书太乐与乐府不分,至唐代大乐署之外无乐府,此后也不再有乐府机构。 6 贾湖骨笛【答案】贾湖骨笛是原始社会乐器,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共出土骨笛近35件,系丹顶鹤的尺骨所制,磨制精细,七孔,在第六孔与第七孔之间有一小孔,经测音可以发两变音,应为第七孔发音而钻的调音孔。贾湖出土的骨笛,分散在不同的墓葬,其年代可分为三个时期。贾湖骨笛是目前我国出土年代最早、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现在仍能用于演奏的乐器。7 葛天氏之乐【答案】葛天氏之乐是传说中远古氏族葛天氏的乐舞。吕氏春秋古

6、乐篇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八支歌的内容分别是:载民歌颂载负人民的大地; 玄鸟表示崇拜氏族图腾,即一种黑色的鸟,有人认为是燕子; 遂草木祝愿草木茂盛; 奋五谷祈求五谷丰收; 敬天常歌唱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达帝功歌颂天帝的功德,希望天帝保佑; 依地德感谢土地的赐予和地神的恩惠; 总禽兽之极盼鸟兽繁殖,为人们提供吃用不尽的肉食、皮毛。葛天氏之乐勾画出一幅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图景,反映了人类进入农业定居阶段后的信仰、观念和愿望,是原始社会极为著名的一部乐舞作品。 8 雩舞【答案】雩舞是商民族盛行的祈雨乐舞。说文解字云:“雩,夏祭乐于赤灞帝,以求甘雨也。”郑玄认为,“雩,吁嗟求雨

7、之祭也”,其字形即雨的形符下加乎,象征人们在雨中呼号歌唱的激动神态。这种舞是要执着牛尾跳的,而且牛尾要在若干舞者之间轮流传递,所以又叫“代舞”或得“隶舞”。“代”即轮流传递,“隶”则像两手捧一牛尾。跳这种舞的时候,舞者要跳出周围盘旋的舞步或舞姿,所以这种舞在卜辞中又叫作“槃隶”。由此可见,商代跳舞降神祈雨是十分普遍而且盛行的形式,也是祭祀仪典的重要内容。 二、选择题9 世界上第一个创立了十二平均律学说的是( )。A. 朱权B. 朱载埔C. 梅尔生D. 巴赫【答案】B【解析】朱载堉对文艺的最大贡献是他创建了十二平均律。此理论被广泛应用在世界各国的键盘乐器上,包括钢琴,故朱载堉被誉为“钢琴理论的鼻

8、祖”。 10杂剧西厢记的作者是( )。A. 关汉卿B. 王实甫C. 马致远D. 白朴【答案】B【解析】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元代汉族戏曲剧本,王实甫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11以下哪首琴曲为郭楚望所作( )。A. 梅花三弄B. 潇湘水云C. 阳关三叠D. 平沙落雁【答案】B【解析】A 项,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B 项,潇湘水云是一首汉族古琴曲,作者为南宋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及江浙派的创始人郭沔(字楚望,)无射均(紧五弦)定弦。C 项,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D 项,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汉族古琴名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子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 12诗经中贵族创作的部分是( )。A. 风B. 雅C. 颂D. 赞【答案】B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