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许昌学院64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强化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10174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许昌学院64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强化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许昌学院64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强化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许昌学院64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强化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许昌学院64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强化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 合目的性【答案】合目的性是指社会历史规律是在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实现的,因而人类社会具有合目的性的一面。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表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选择性的原因在于: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社会的政治和思想领域对经济领域、思想关系对物质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能产生积极能动的反作用; 人类的物质关系和生产力,也是通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才表现出来的。因此,人们的意志、需要和目的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式和速度、特别是在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的关头,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活动意向可能对社会历史进程产生巨大的

2、影响。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选择性的一面,即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 2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答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是指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学派,其存在三个明显的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小彻底性。3 国体【答案】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它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阶级、各阶层在国家中所处的统治与被统治地位; 二是各阶级、阶层在统治集团内部所处的领导与被领导地位。国家的根本性质是由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决定的。不同类型国家的宪法对国体的表现方式却很不一致。资本主义国家宪法通常以“主

3、权在民”“全民国家”等超阶级的字样规定国体,否认国家的阶级本质; 社会主义国家则公开表明国家的阶级本质,宣布自己是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我国的宪法第一条规定:我国的国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 自我价值【答案】自我价值是指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我对社会作出贡献,而后社会和他人对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包括人的尊严,和保证人的尊严的物质精神条件。自我价值的实现必然要以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以答谢社会为目的。 5 人民群众【答案】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它包括一切

4、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人民群众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但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和任何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主体,都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劳动知识分子。 6 概念【答案】概念是指对同类事物共同的特征或本质的反映。概念是进行概括的结果,己经超出了感性直观,概念的形成标志着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 7 劳动对象【答案】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分为两类:没有经过人们加工的自然界物质,如矿藏:经过人们加下的原材料,如棉花、钢铁等。 8 绝对主义真理观【答案】绝对主义真理观是指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否

5、认真理是一个发展过程。它把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达到的有限的、近似正确的认识凝固化,使之变成僵死的教条。 9 交往形式【答案】交往形式是指交往的内容和交往的方式。人们根据交往内容和交往方式的不同,把交往划分为各种不同的形式。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是两种最基本的交往形式。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特有的科学概念,它的产生过程是和马克思创立新的哲学体系的过程相适应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虽然也使用了生产关系概念,但更多的是用交往形式这一概念。1847年,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就完全用生产关系概念代替了交往形式概念。 10主体和主体性【答案】主体是指实践和认识的人。主体作为现实的社会存在物,属于统一的物质

6、世界。主体在改造客体过程中也改造着自身。主体不同十主观,主观是主体的属性;主体性是指主观主义思想作风。片面夸大主观作用,轻视客观实际; 对人对事只凭主观印象,不作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凭想当然办事。其特点是片面性、表面性、直线性 11阶级与国家【答案】阶级是指特定生产关系和物质利益的主体和承担者,是在特定经济结构中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群共同体。它在实质上是个经济范畴,是一种历史的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是永远存在的; 国家是指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所建立的一套具有强制力的机构体系,它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是一种以阶级的统治为其实质的社会权力的组织形式; 两者的关系:

7、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达到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程度,便产生国家。 12经济基础【答案】经济基础,即社会核心生产力为基础的的经济结构总和,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生产力决定了经济基础,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什么程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基础。 二、简答题1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的政治立场【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1)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

8、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历史,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到底都是劳动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的利益、意志、愿望和要求,从根本上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的这个观点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不仅是社会中最受压迫的阶级,而且是具有彻底革命性的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创建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9、(3)总述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14如何认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答案】(1)否定之台定规律的普遍性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中普遍地起作用的基本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己为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所证实。(2)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殊性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否定形式;任何事物发展的道路都是曲折的,但其曲折性表现是大小相同的,即:不同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小同的曲折性。总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是特殊的,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能把否定之否定规律当作单纯的证明工具,更不能把它当做僵死的公式,形式主义地到处乱套。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