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25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02750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25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25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25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25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一、概念题1 资本【答案】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具有不同的形式。主要表现在:(1)按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2)按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3)按资本所处的领域不同,可分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银行资本等。 2 意识【答案】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1)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

2、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2)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一一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两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己。”(3)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3 新经济政策【答案】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1)农业方面: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乘(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

3、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2)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3)流通方面(商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4 辩证法【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辩证法是指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是在肯定矛盾的基础上关于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给辩证法下了科学的定义: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

4、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体系,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5 对立统一规律【答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体现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性。 6 经济全球化【答案】(1)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

5、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经营活动实际上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织,这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己经萌芽。到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则大大加快了。(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性的,表现在: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和企业经营的全球化。(3)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答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

6、战爆发前就开始形成,在两次大战期间得到一定的发展。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现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

7、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8 矛盾的斗争性【答案】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后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9

8、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及其表现【答案】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与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是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来改造客观世界;是按照自己的价值尺度和审美尺度来改造客观世界;(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以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规律是客观的,具有稳定性和强制性,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要使主观符合客观而达到预期结果,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10上层建筑【答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简称为政治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通称为是思想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中,政治处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二、简答题一、概念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