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保险硕士435保险专业基础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02482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保险硕士435保险专业基础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保险硕士435保险专业基础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保险硕士435保险专业基础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保险硕士435保险专业基础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一、简答题1LM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假定条件是什么?【答案】LM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假定条件是货币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随收入上升而增加。如果这些条件成立,则当货币供给既定时,若利率上升,货币投机需求减少(即人们认为债,为保持货币市券价格下降时,购买债券从投机角度看风险变小,因而愿买进债券而少持有货币)场上的供求平衡,货币交易需求必须相应增加,而货币交易需求又只有在收入增加时才会增加,于是,较高的利率必须和较高的收入相结合,才能使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如果这些条件不成立,则LM 曲线不可能向右上方倾斜。例如,古典

2、学派认为,人们需要货币,只是为了交易,并不存在投机需求,即货币投机需求为零,在这样的情况下,LM 曲线就是一条垂直线。反之,凯恩斯认为,当利率下降到足够低的水平时,人们的货币投机需求将无限大(即这时债券价格太高,只会下降,不会上升,从而购买债券风险太大,因而人们手头不管有多,从而进入流动性陷阱,使LM 曲线呈水平状。由于西方学者认少货币,都不再愿意去购买债券)为,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一般既不可能是零,也不可能无限大,是介于零和无限大之间,因此,LM 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2为什么要讨论IS 曲线和LM 曲线的移动?【答案】在IS-LM 框架中,引起IS 和LM 曲线移动的因素很多,如政府购

3、买、转移支付、税收、进出口等的变动都会使IS 移动,而实际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变动都会使LM 移动,这些移动都会引起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例如,政府减税使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在其他情况不变时,消费支出水平就会上升。再如,汇率变动,比方说本国货币贬值在其他情况不变时会使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使净出口增加,IS 曲线也会向右上方移动。同样,在价格水平不变时增加名义货币供给或减少名义货币需求,或者在货币名义供求不变时价格水平下降,都会使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在诸多使IS 曲线和LM 曲线移动的因素中,西方学者特别重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动。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收入和利

4、率同时上升,并且不同斜率的IS 曲线和LM 曲线的相交,可清楚地表现出财政政策的效果。同样,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利率下降,收入增加,并且不同斜率的IS 曲线和LM 曲线的相交,可清楚表现出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西方学者常常用IS-LNI 模型作为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效果的简明而直观的工具。这也可以说是西方学者讨论IS 曲线和LM 曲线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3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答案】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分析如下:假设消费函数为c=a+byd ,税收函数为T=T0+ty,

5、AD 表示总需求曲线,且有如图所示。图均衡产出在图中,B 线为没有计划投资i 时的需求线,, AD 线和B 线的纵向距离为i 。图中,45线表示了收入恒等式。45线与B 线之差称为实际投资,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在E 点实际投资等于计划投资,这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而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一般不为零。除了E 点以外,实际投资和计划投资不等,存在非计划存货投资IU ;而在E 点,产出等于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4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节俭的悖论”?【答案】增加储蓄会导致均衡收入下降,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消费或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

6、入增加,经济繁荣; 反之,减少消费或增加储蓄会通过减少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萧条。由此得出一个看来是自相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从而引起萧条,因而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坏事; 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从而使经济繁荣,因而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好事。这就是“节检的悖论”。在这个悖论中包含了某些一般理论的因素,即消费对生产的刺激作用。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强调了消费的这种作用。从总体上看,生产对消费的制约作用是主要的,但在某些情况下,消费对生产的刺激作用

7、也可以成为主要的。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能力的无限增加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相对缩小是其基本矛盾的表现之一。总需求不足在经济中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重要的制约因素。二、论述题5说明宏观经济学目前的主要共识。【答案】目前宏观经济学中的分歧还是比较多的,但这并不是说,宏观经济学不存在共识。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有以下几点:(1)在长期,一国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决定着该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首先,GDP 是衡量一国经济福利的一项重要指标。实际GDP 衡量了该国满足其居民需要和愿望的能力。从一定程度讲,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决定了GDP 的水平和GDP 的增长。其次,在长期,GDP 依赖于劳动、资本和技术

8、在内的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增加和技术水平提高时,GDP 也随之增长。(2)制度对于长期经济增长是非常重要的宏观经济学家已经意识到,基础性制度,例如清晰界定的产权和不存在腐败,对实现高经济增长是非常关键的。(3)在长期货币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宏观经济强调了货币供给的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最终决定因素,宏观经济学界几乎一致同意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名言:“通货膨胀时时处处都是一种货币现象。”(4)在短期,总需求影响一国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数量在短期,价格是戮性的,所以总需求至关重要。由于总需求在短期影响产出,所以,所有影响总需求的变量都能够影响经济波动。由于总需求的变动对短期波动是重要的,政策制定者对经济

9、进行密切的监控。(5)在短期,政策制定者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权衡在短期,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取舍关系。宏观经济学已经说明,政策制定者可以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节总需求,从而使得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处于可控范围。(6)预期是重要的理性预期理论强调经济主体一般受到最优化行为的驱动,因而他们对未来变量的预期应该是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作出的最优预测。6为什么说如果消费者遵循持久收入假说且能够进行理性预期,消费的变动就是不可预测的?【答案】当消费者遵循持久收入假说且能够进行理性预期,消费的变动就是不可预测的。原因分析如下:持久收入假说暗示消费者努力使各期的消费平滑化,所以当前的消费取决于对一生中收入的预期。在任何一个时点上,消费者根据现在对一生收入的预期选择消费。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得到修正其预期的消息,所以会改变自己的消费。如果消费者有理性预期,能最优地利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那么,他们应该只对那些完全未预期到的事件感到意外。因此,他们消费的变动也应该是无法预测的。一、简答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