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大学语言学综合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02109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河北大学语言学综合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河北大学语言学综合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河北大学语言学综合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河北大学语言学综合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名词解释1 语素【答案】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划分出不同的类型。根据语音的数量可以划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例如,“马”是单音节语素,“葡萄”和“歇斯底里”是多音节语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为词根和词缀,例如,“石头”中“石”是词根,“头”是词缀。 2 亲属语言【答案】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处于完全分化的社会条件下的,且使用者人同为不同语言的几种独立的语言。亲属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和对应关系。语系、语族、语支都是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建立

2、的,称为亲属语言。例如,汉语和藏语、壮语、苗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而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 二、简答题3 辨析下列两组同义词。(1)安静、宁静(2)反应、反映【答案】(1)安静、宁静相同点a. 从词性上来讲,二者都是形容词,都表示可以表示“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b. 从语法功能上来讲,二者都可以作定语,都可以修饰名词,构成偏正结构。还可以充当谓语。不同点a. 从词义上来讲第一,从理性义来看,“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比如说“大家安静一下”。“宁静”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和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

3、静的状态或气氛,比如说“公园里十分宁静”。第二,从色彩义来看,“安静”是一个中性描述的词,既可以用于褒义语境,例如,“这安静,又可以用在贬义语境中,例如,的环境让人舒服”“他安静的吓人的脸,让我不寒而栗”; 而“宁静”则多用在褒义的语境中,形容静态美的状态。例如,“这宁静的湖面让人一下子就柔软下来。”第三,从语义轻重来看,“宁静”比“安静”的语义程度更深,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b. 从用法上来讲“宁静”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安静”的使用范围比“宁静”大一些。c. 从语法功能上来讲,而“宁静”则没有此用法。“安静”除了可以充当定语,后面还可以接宾语,如“安静一下”(2

4、)反应、反映相同点a. “反应”同“反映”都是有表示对某一刺激的回应的意义。b. 二者都可作动词,都能作谓语中心语。不同点a. 从理性义来讲二者在意义上是有严格区别的。“反应”指的是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引申为对一事物的发生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例如,“他还没反应过来。”“反映”是指光的反射、反照。比喻从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映”常构成“反映情况”“反映问题”“群众的反映”等。“反应”的范围没有“反映”大,“反应”多用在有机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和化学反应方面,而“反映”除去“反应”所用的范围外,都可应用。b. 从语法义来讲“反应”可以作名词,可以被形容词、

5、代词等修饰,作中心语。例如“你能给点反应吗? ”而“反映”则只能作动词。 4 有人说,汉语难学是因为汉语的语法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态变化; 英语则相反,有着完美的语法形态。汉语差英语好,所以汉语是一种落后的语言。请举出汉语和英语的例子谈谈你的看法。【答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主要理由如下:(1)语言类型不同决定语法结构不同汉语属于孤立语,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所有的词几乎都由词根语素构成。孤立语中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变动。英语属于屈折语,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主要是靠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一个屈折词缀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范畴义。此外,屈折语的词根和屈折词缀结合得很紧,

6、脱离屈折词缀,词根一般就不能独立存在。(2)语法结构不能分优劣不同类型的语法本身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每种语言都源于遥远的古代,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它们的语法规则都满足语言的基本功能需要。所以不能以语法结构说汉语差英语好。二者因为语法类型不同,所以语言结构和特点不同,某种语言的产生都是与社会相适应的,都具有其使用价值,而不能说哪一个的语法结构不合理。(3)母语的干扰人们熟悉本族语言的结构类型,在学习其他的语言时会感到不习惯。例如,西方人学习汉语,意味着已经看完,再加上一个“了”,感到汉语的语法规则太活,不好捉摸。“这本书看了三天”,反而是没有看完的意思。 变成“这本书看了三天了”汉人学习英语,也不

7、习惯它的变格、变位,感到其结构牵丝攀藤,重复而又麻烦,不如自己的语言干净利索。这些都是习惯问题。任何语言都必须有足够的语法表达方式才能适应交际的需要,无非有的采取这种方式多点,那种方式少点,有的恰好相反罢了。总之,从原则上说,语法不能分高低优劣,每种语言都具有普遍性的特殊表现。 5 举例分析汉语和英语中表达“时”的语法手段。【答案】(1)汉语表达中“时”的语法手段汉语表达“时”的语法范畴主要采用词汇手段。“来着”、“了”、“过”表示过去时,如“四点的时候我正吃饭来着”、“他去了北京了”、“我去过天安门”。“着”表示进行时,如“我正吃着饭呢”。“将”表示将来时,如“他将回北京”。(2)英语表达中

8、“时”的语法手段附加在词上附着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词尾。最常见的词形变化如英语动词worked 即是在work 后附加词尾一ed 表示过去时。内部屈折通过词根内部的语音形式变化来构成语法形式,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手段。如元音代替sing/sang。异根用不同的词根表示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意义,是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如,went 即是通过异根表示go 的过去时。零形式即词形变化的原形,不改变词的语音形式,但却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beat 通过零形式表示beat 的过去 三、论述题6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如下观点:系统性只存在于共时语言学,不存在于历时语言学中。请你结合语言事实谈谈对这种观点的认识。【答案】索绪尔认为,语言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和语言是一个价值系统两个方面。(1)语言符号的系统性首先体现在语言符号的组成是分层级的。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的结合体,而音处于最下层,音位是语音子系统的最小单位,音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更大的单位一一音节,属于语言系统的下层一一音系层。(2)语素与语素组成的更大单位是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属于语言层级装置的上层一一语法层,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干级;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