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原教育学部)教学论(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00645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原教育学部)教学论(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原教育学部)教学论(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原教育学部)教学论(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原教育学部)教学论(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名词解释1 教师人格形象【答案】教师的人格形象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特征的整体体现,具体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性格、气质、兴趣等。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复杂多样的人,其劳动是复杂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必须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理想教师的人格包括善于理解学生、富有耐心、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力强、有幽默感等。教师的性格与学生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二、简答题2 按照杜威的理论,怎样才能真正使儿童与学科统一起来?【答案】要真正使儿童与学科统一起来,就必须建立“经验课程”,使课程把儿童的

2、心理的经验与学科中所包含的逻辑的经验统一起来。而要实现这种统一,就需要把各门学科的教材和各个知识分支恢复到它由以抽象出来的原来的经验,这个过程就是教材的心理化。心理化了的教材就变成儿童的教材,逻辑的经验就变成儿童直接的和个人的经验,从而可以和儿童既有的经验进行相互作用。教师的使命就是把学科教材解释为儿童的生活经验,并指导儿童的经验不断生长,从而最终使儿童的经验达到学科教材所包含的成熟的逻辑经验的水平。 3 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哪些方面?【答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并提供解决问题必要的工具。(2)搭建支架,引导探索: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情境的阶段。

3、(3)独立探索:本阶段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探索的问题和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4)协作学习: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商讨论,可以共享独立探索的成就、共同解决独立探索所遇到的问题。(5)效果评价:这包括个人的自我评价和集体对个人学习的评价,这种评价依然是与问题探索过程融为一体的,不能仅用脱离问题解决过程的所谓“客观性测验”(标准化测验)来评价这种教学的效果。 4 简述人类自从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以来,科学与技术之关系的沿革已经历了哪两个历史阶段?【答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分为两个阶段:(1)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在这个阶段,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表现为主导与依附的关系。

4、(2)开始于20世纪中叶以后,对应于新技术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在这个阶段,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表现为对等与融合的关系。 5 请简单说明“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的基本内容。【答案】在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中,“认知领域”将人的认知教育目标依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为如下六类:(1)知识。包括对特定事物和普遍事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对某一式样、结构或环境的回忆。知识目标包括“特定事物的知识”、“处理特定事物的方式和手段的知识”、“某一范围内的普遍事理和抽象概念”三个亚类。(2)领会。包括表明理解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各种目标、行为或者反应。领会目标

5、包括“转化”、“解释”、“推断”三个亚类。(3)应用。指在特殊和具体情境中使用抽象概念。(4)分析。指把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分析可能还包括那些用来传递意义或确定交流结果的技术和手段。分析目标包括“要素分析”、“关系分析”、“组织原理分析”三个亚类。(5)综合。指将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整体。综合目标包括“作出独特的信息交流”、“制定计划或成套操作”、“推导出一套抽象关系”三个亚类。(6)评价。指为了某种目的,对观念、作品、答案、方法和资料等的价值作出判断。评价目标包括“按内部证据判断”和“按外部准则判断”两个亚类。 6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

6、功能是什么?【答案】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是:(1)需要评估。在一项课程计划拟订之前,应首先了解社会或学生的需要,作为课程开发的直接依据。(2)课程诊断与修订。对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或教学计划,评价可以有效地找出其优缺点及成因,为修订提供建议。(3)课程比较与选择。对不同的课程方案,通过评价可以比较其在目标设置、内容组织、教学实施以及实际效果等方面的优劣,从整体上判别其价值,再结合需要评估,就可以对课程作出选择。(4)目标达成程度的了解。对一项实施过的课程计划,评价可以判定其结果,并通过与预定目标的比较对照,判断其达成目标的程度。(5)成效的判断。一项课程或教学计划,在实施后究竟达到了哪些成效,可以

7、通过评价全面衡量,作出判断。 7 请简要解释以内部动机为动力的学习与以外部动机为动力的学习之间有什么区别。【答案】以内部动机为动力的学习与以外部动机为动力的学习的区别在于,以内部动机为动力的学习是探究式、累积式的程序行为,学习者除了动机所推动的活动之外,不要求任何别的外部报偿。它所要求的报偿就是对该活动的出色的结果的满足感,或是对于活动过程本身的喜悦。而以外部动机为动力的学习是在适时地、有序地施以食饵和赏罚的条件下产生的有效的学习行为。一旦这种外部动机的学习如愿以偿,学习就停滞下来,缺乏累积式的持续性。 三、论述题8 随着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教学手段不断走向现代化。在某市一次“教改之星”

8、的评选中,某教师在一节课中16次使用了精美的图片。这位教师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教学的完美结合?【答案】(1)教学方法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教学方法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把握教育方法的本质应注意一下三点: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向实现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受特定的课程内容的制约;教学方法还受教学组织的影响。材料中的教师在一次课中过于频繁地使用精美图片,势必将影响其他教育手段的运用。这样做可能会出现的后果是学生将注意力过多的放在图片上面而忽视具体知识的学习

9、,教师的讲课内容与思路也会被图片所限制,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2)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以下三方面的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特定课程内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形成一个拥有内在统一性的体系或结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教学手段越来越多的运用于教学过程中,这对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效果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正是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花样繁多,其形式远远大于其要表达的内容,如果运用不当,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应注意一下几点:教学手段的运用应服从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融为一体,发挥合力;教师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应注意必要的讲解与提示,引导学生领会教学手段背后所传达的教育内容。 9 试比较课程实施的几个典型模式的异同,并结合实际对这些模式加以评价。【答案】(1)课程实施模式的异同三种模式的相同点a. 最终目的是推动课程的变革和实施。在课程实施的三个模式中,其本质和内容是有很大的区别,最初在设计这几个模式时,各自考察了不同的实施范围和路径,从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待课程实施的过程和结果。但是在模式设计的初衷和最终所要达成的目标上,确是研究课程实施的模式,推动课程的变革,这一点上三者是殊途同归的。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