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803社会学理论考研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797675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803社会学理论考研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803社会学理论考研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803社会学理论考研题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803社会学理论考研题库一、名词解释1 社会运行【答案】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纵向运行,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诸系统的交互作用。 2 失范(anomie )【答案】默顿认为,失范是在人们用社会认为合法的手段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日标时发生的,即用不符合社而对于这种情形的一个共同的反应,就是越轨行为(当触犯刑律时即为犯罪行为)会规范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文化日标。迪尔凯姆认为凡是存在着不明确的、彼此冲

2、突和分散的规范的地方,个人与他人就不存在有道德意义的关系,或者没有规定获得快乐的界限,这就是社会失范。 3 信度与效度【答案】(1)信度是指测量数据(资料)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的社会现象的程度。简言之就是测量的一致性。若在同等条件下,对变量进行重复测量,其结果相同,那么测度是可信的。(2)效度是指测量的内容是否同测量的要求(理论前提)相符合。测量的效度有两方面的含义:测量效度是指所测量的指标内涵正是概念内涵,二者在内容性质上是一致的。测量指标应该尽可能涵盖概念,二者在程度上应尽可能重合。 4 场域【答案】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

3、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对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制度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都是客观决定的。而决定这些位置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分配结构中,各种位置实际和潜在的处境; 另一方面是这些位置彼此之问的客观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场域:可以将场域设想为一个运作空间,场域的效果得以在其间发挥,并且由于这种效果的存在,任何与该空间有关的对象经历的一切事情都必须参照场域中的关系来理解,而不能仅凭研究对象的内在性质来解释。场域也是一个争夺的空间。场域中各种位置的占据者利用种种策略来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不断在场域中展开斗一争。场域也包含一种投入。当一个人进

4、入某个场域时,就同时进入了与场域相连的一套他本人很可能认识不到的前提预设。因此,一个场域是由身体和信念两部分组成的。对场域的理解还必须坚持一种关系主义的方法论。研究的对象可能是场域中的某一件事物或者某一个行动者,但是我们在研究的时候必须将所关涉的一切事情都纳入研究之中,并且小能够保持一种静态的观点。这样,对场域的理解和把握既是关系论的,又是整体论的、结构论的,并且还是过程论的。 5 越轨行为【答案】社会越轨又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的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规范的行为。社会规范的功能是制约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和规定社会活动空间,它

5、本身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由于人们社会行为的复杂性、社会成员自身素质及阶级地位的差异性,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在任何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 6 托马斯的“情境定义”【答案】托马斯认为,人们在自觉的行动之前总有一个审视和考虑阶段,即要对他所面对的情景做出解释,赋予这一既定情境以意义,他称此为“情境定义”。 7 文化模式【答案】文化模式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文化模式分为特殊的文化模式与普遍的文化模式。文化模式研究是将各个层次上的文化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只有研究文化模式,才能认识到一个社

6、会或民族文化的优点与缺点,才能进行文化比较。 8 泰罗制【答案】弗里德里克泰罗在20世纪初创建丁科学管理理论体系,他这套体系被人称为“泰罗制”。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中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人的努力方向,以便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工人的生产效率,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最大的效益。 二、简答题9 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答案】(1)组织理论组织理论是人们对组织现象的理论认识,是有关组织成因、性质、结构、功能、运作机制等方面的概念、判断、推论的总称。组织理论研究主要有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五个研究角度。就人们对组织现象认识的

7、发展过程,可以把20世纪初以来的组织理论分为四种形态,即理性系统组织理论、自然系统组织理论、开放系统组织理沦和行动者系统组织理论。(2)组织理论对我们的启示从整个发展历史来看,组织理论的产生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引发的社会现代化浪潮紧密相关。特别是工业革命后,社会分工急剧发展,以工厂为代表的新型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所以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需要人们对这些组织形式及其管理问题作出解释,进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组织理论。组织理论的发展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组织的发展特点及关注重点,针对组织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可以依据不同的组织理论来解决。如果组织的目标主要在于效率,则可以按照传统组织理论

8、进行组织设计:如果组织的目标主要在于人际关系,则可以按照行为科学组织管理理论进行组织设计。在当今社会,组织处于变动多变的环境中,人的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按照现代组织理论,决策者应时亥关注组织所处情境,以整体、联系的观念看待组织与所处社会的关系,组织设计应根据环境的变化而适时变化。以往的理论过于注重组织的技术环境,把研究的重心放在制度环境上,强调合法性机制的重要性。针对这一问题,要关注组织的制度环境,将注意力从组织内部转移到组织环境上,将组织当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加以研究。行动者系统组织理论把组织看成是行动者的系统,其解释逻辑超越了以往组织理论最关注的效率合法性等问题。据此,更应该关注组织

9、系统中人的因素,通过对人的关怀来提高组织运行效率。 10韦伯对于科层制特点的分析。【答案】(1)科层制的特点第一,明确的分工; 第二,明确的职权等级; 第只,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 第四,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 第五,量才用人; 第六,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2)韦伯对其特点的分析韦伯认为科层制是当代管理形式当中最纯粹、严谨、和稳固的管理形式。在韦伯看来,科层制是一种只追求技术效益、不受任何个性因素十扰的组织管理形式,简直就像一架由人组成但并无人情味的、运转良好的机器,人只是这架机器上一个个性能良好的齿轮。技术统治和专家治理是科层制走向完善的表现。韦伯指出,在科层制内部,奉行的完全是形式合理的原则,即技术与效益的原则,严格排除任何技术以外的目的和价值。实际上,高效率的行政管理总是服务于一定利益和目的的。比如,议会及政党领袖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就是这方面的例证。韦伯认识到,现实中不可忽视议会和政党的作用,他还注意到个别领袖人物的实际作用。在他看来,某种社会精英人物(领袖人物)往往能够利用自己的个人魅力,获得民众心理上的感召效应,被民众推举为首脑人物,从而影响国家政治。在这里,韦伯把现实有效的政体形式视为某种代议制。现实的统治似乎包含有科层制与个人魅力型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