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学802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793244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学802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学802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学802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学802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一、简答题1 在下列两项中每一项所发生的情况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有什么区别?(1)一个企业为经理买一辆小汽车以及这个企业给这位经理发一笔额外报酬让他自己买一辆小汽车。(2)你决定买本国产品消费而不是买进口货消费。【答案】(1)企业为经理买辆小汽车是作为投资项计入GDP 的,但是如果企业给经理发一笔额外报酬让经理自己购买小汽车,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是作为消费计入GDP 的。(2)假若一个消费者购买本国生产的轿车,则该购买行为作为消费支出计入GDP ,如果购买进口轿车,则该消费支出购买的不是本国生产的产品,因此要作为

2、进口项从GDP 中扣除。2 简述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永久收入消费理论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答案】(1)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J. S. Duesen berry)提出的,他认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从而消费是相对地被决定的。在长期,消费和收入会维持一个固定的比例,因此长期消费函数可表示为C=y ,消费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的直线; 但在短期,人们增加消费容易,但减少消费难,哪怕收入下降了,因此,短期消费函数表现为有正截距的曲线。如图所示,C L 为长期消费曲线,其保持稳定不变。假设经济在y 1时衰退,消费

3、者收入下滑到y 3,按照C L ,此时消费者的消费应该下滑到C L3。但由于消费者很难降低生活水平,所以,此时只会下滑到C S3,即短期消费曲线不在C L 上,而是C S1。同理,如果在y 2时消费者收入下滑,此时短期消费曲线为C S2。此种消费能上却难下的现象,被称为“棘轮效应”。 图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的长期和短期消费曲线同时,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还认为,消费者的行为要受周围人消费水准的影响,这就是“示范效应”。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和周围人的收入等比例增加,则消费者的消费占收入的比重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是,如果消费者周围人的收入增加比例更大,则消费者可能会强制提高自己的绝对消费量,此时会导致增加。(

4、2)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是由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莫迪利安尼等人提出的。他认为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取决于一生的收入和财产收入,其消费函数公式为C=aWR+cYL。式中,WR 为实际财富,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 为工作收入,c 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按照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年轻人和老年人消费占收入的比例较高,中年人较低。(3)永久收入理论永久收入理论是由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来的。他认为居民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的绝对水平,也不取决于现期收入和以前最高收入的关系,而是取决于居民的永久收入。人们会利用他现在的收入和历史收入来预测其

5、可能得到的永久收入,预测时,距离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假定永久收入为Y 和Y-1,分别为当前和过去收入。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取决于永久收入,即消费倾向为。可见,当前收入的边际,低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C o 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低于长期的原因是,收入上升时,其中,Y p 为永久收入,为权数,人们不能确信是否会一直持续下去,因而不会马上调高其消费,当然,收入下降时,人们也不相信会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因而也不会马上调低其消费。只有当人们最终确信了较高或较低的永久收入时,他们才会相应调整其消费。 3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节俭的悖论”?【答案】增加储蓄会导致均衡收入下降,

6、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消费或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经济繁荣; 反之,减少消费或增加储蓄会通过减少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萧条。由此得出一个看来是自相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从而引起萧条,因而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坏事; 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从而使经济繁荣,因而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好事。这就是“节检的悖论”。在这个悖论中包含了某些一般理论的因素,即消费对生产的刺激作用。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强调了消费的这种作用。从总体上看

7、,生产对消费的制约作用是主要的,但在某些情况下,消费对生产的刺激作用也可以成为主要的。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能力的无限增加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相对缩小是其基本矛盾的表现之一。总需求不足在经济中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重要的制约因素。 4 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答案】(1)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2)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3)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可以

8、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从而可以用来调节经济。 二、论述题5 试说明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观点,井比较其异同。【答案】(1)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观点新古典主义以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顶期、市场出清、自然率假说为假设条件,得出了宏观政策的无效性、适应性预期错误论的观点。新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凯恩斯主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非市场出清假设为理论前提,同时增添了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与理性预期假说,得出了经济可以处于非充分就业均衡、货币工资粘性和经济周期等观点。(2)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相同点虽然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存

9、在很大的区别,但在某些假设和结论方面也存在相同点。 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都赞同理性预期的假设。新凯恩斯主义虽然并不认为人们最终能够准确地预期到现实的情况,但是他们也认为,人们会尽量收集信息,使他们的预测能够趋于正确,实质上是认同了新古典主义的理性预期的假设。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占典主义都含有微观经济学基础。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占典主义都同意宏观经济理论必须符合微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特别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假设条件。(3)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分歧在基本假设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明显的分歧是,前者坚持市场出清假设,而后者则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一、简答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