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经济地理(跨专业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793168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经济地理(跨专业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经济地理(跨专业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经济地理(跨专业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经济地理(跨专业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简答题1 试述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答案】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该阶段代表了工业化之前的时期,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个地方中心存在,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由于这个时期区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极不发达,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对应的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一些独立的地方中心与广大的农村所组成的,每个地方中心都占据一块狭小的地方。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相对封闭,彼此很少联系。(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

2、间结构该阶段是工业化的初期。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某个地方经过长期积累或因外部刺激而获得发展的动力,经济快速增长,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了区域经济的中心。这个中心的产生就打破了区域空间结构的原始均衡状态。在这个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所组成。该中心以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吸引外围地区的要素不断向它集聚,越来越强大,而外围地区则更趋向落后,从而致使区域空间结构日趋不平衡。(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在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展,在区域的其他地方产生了新的经济中心。新经济中心与原来的经济中心在发展上和空间上相互联系、组合,形成了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由于每个经济中心都有其

3、规模相应的大小不一的外围地区,区域中出现了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一外围结构。这些中心外围结构依据各自的中心在经济中心体系中的位置及关系,相互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区域的空间结构。在这个时期,区域空间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并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在该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日趋紧密和广泛,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经济中心与其外围地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缩小。所以,区域内就逐步形成了功能上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 2 试述全球纺织服装业全球化生产的特点

4、及其影响因素。【答案】(1)全球纺织服装业全球化生产的特点:服装业的出口地区集聚程度远比纺织工业低;我国在服装生产方面的出口优势更为明显;墨西哥正迅速成为全球第四大服装出口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全球服装业出口中的比例正在迅速下降,而印度尼西亚和泰国正在提高;除美国外,包括意大利在内,各主要发达国家在服装出口中的比重都在下降。(2)全球纺织服装业全球化生产的影响因素需求需求是纺织服装业在发展规模、组织结构和区位选择等方面表现出地域差异的基础性因素。 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是决定需求档次和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由于各国、各地区的个人收入水平存在巨大差异,而国内需求又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

5、要因素,因此,全球不同地域的纺织服装业在产业规模、产业组织形式、产品档次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个性化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明显增长,这也促进了纺织服装产品营销方式的变革。产品营销方式经过“零售业革命”后,多样化的零售模式在服装销售中相互竞争,而专卖店在服务于特殊消费群体方面更表现出突出的优势。适应纺织服装业日益明显的“消费者驱动”的特征,便捷的销售渠道十分必要技术环境各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技术环境也存在巨大差异。在发达国家,该部门的资本密集程度比较高,而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密集度比较高。因此,相对于纺织业,发展中国家在服装业、特别是普通服饰生产方面劳动力成本优势表现明显

6、,而在合成纤维等技术要求比较高的部门优势不明显。 3 弗里德曼的空间结构演变理论。【答案】(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代表了工业化之前的时期,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地方中心存在,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是工业化的初期,区域性的经济中心产生,整个区域的空间结构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所组成。(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区域出现新的经济中心,形成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一外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趋于复杂化和有序化。(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区域内各地之间的

7、经济交往日益紧密和广泛。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缩小,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 4 简述影响邮电通讯业布局的主要因素。【答案】影响邮电通讯业布局的主要因素:(1)信息流信息流是产生并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它的流量与人口数量、密度,尤其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2)自然地理环境信息和邮件的传输是通过克服空间阻力实现的,自然地理环境对邮电网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3)邮电通信技术邮电通信技术,尤其是通讯技术的发展,对于该产业的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国家的开放政策影响更为突出。(4)国家产业政策国家产业政策(如对邮电通信业的准入政策)以及区域行政格局

8、,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邮电通信业布局产生影响。在邮电通讯业全球化发展中,除了经济发展及轨迹联系加剧所带来的市场需求、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之外,国家开放政策影响更为突出。因为,在一些国家,邮电通信属于比较敏感的部门,对外国公司的开放持谨慎的态度。 二、论述题5 试论述现代经济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研究特征及其新进展?【答案】(1)主要学派成本一市场学派(胡佛、艾萨德); 行为学派(普瑞德、施梅内尔); 社会学派(克拉克、劳斯贝):历史学派(达恩、奥托伦巴); 结构学派(斯科特、施托佩尔); 计量学派(贝里、加里森) (2)研究特征研究内容:改变了过去孤立地研究“区位、生产、价格、贸易”等因素,而进行

9、多种因素的综合研究; 由区域类型、区域划分的理论研究转向各种现实问题的解决,并注重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对象:市场机制的研究转向政府干预和计划调节机制的研究; 单个经济单位转向区域总体; 现代区位与区域开发问题相结合,综合分析和宏观研究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研究方法: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从纯理论的假定推导转向对实际的区域分析和应用研究; 从微观经济角度转向宏观经济研究。(3)主要进展新背景:门户区位和信息区位、网络节点区位等的作用正在强化; 产业组织形态的急剧变化促进对多工厂企业区位选择和空间组织的研究新内容:多工厂企业的投资区位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 总部和地区办事处的区位选择、研发中心的区位选择; 企业内部组织的区位调整和各分支机构的空间组织; 企业外部的空间联系等。一、简答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