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616美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793115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616美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616美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616美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616美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一、名词解释1 直觉即表现【答案】“直觉即表现”是表现主义美学的核心命题,由意大利克罗齐在1902年出版的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克罗齐认为直觉就是见到一个事物时,不假思索,不审意义,心中只领会该事物的意象这样一种认识活动,它可以不依赖于概念赋予无形式的物质以形式。直觉活动能创造出表现人的主观感情的个别意象,直觉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表现也总是一种直觉,是赋子所感觉到的东西以形象形式。直觉所表现的是主观的情感,一切直觉都是抒情的表现。该观点对以后的科林伍德、荣格等西方美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对西方美学起了推动作用。 2 表演艺术【答案】表演艺术是

2、指通过人的演奏和演唱以及形体动作来完成作品的艺术,主要指音乐和舞蹈。美的形式既是意象创造的中介,也是情感对象化的中介,或者说艺术既能创造形象,也能表现情感,但不同的艺术形式可能偏重于其中的某一个方面,或重形象的创造,或重情感的表现。3 技艺【答案】技艺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富于技巧性的武艺、工艺或艺术等; 二是指从事某一技术工种的人。亚里士多德将人类活动分为理论、实践、制作一种,分别对应的理智能力是智慧、实践智慧和技艺。其中制作的地位很是耐人寻味,它不仅是一种与理论和实践并列的人类活动,更是一种隐秘的思维图式,即亚里十多德在探讨存在、知识、实践、德性等问题时,总是以技艺作为比附和参照。这样一种“技

3、艺”之喻,既给古希腊思想家探讨问题带来了方便和进展,同时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4 “空灵”的美感【答案】空灵的美感是一种形而上的愉悦,它体现了禅宗的一种人生智慧。它使人们在“万古长空”的氛围中欣赏、体验眼前“一朝风月”之美。永恒就在当下。这时人们的心境不再是焦灼,也不再是忧伤,而是平静、恬淡,有一种解脱感和自由感,“行到水穷处,坐着云起时”,了悟生命的意义,获得一种形而上的愉悦。 5 荒诞【答案】荒诞是西方观代审美范畴之一,指呈现在极其不和谐的形式中并引起人的复杂感受的现代基本情绪。表现荒诞是为了征服荒诞。 6 形式教育【答案】形式教育包括形式美和美的形式两个方面。形式美指事物的自然属性及其组合

4、规律; 美的形式是审美对象的外部表现形态和内部结构方式。形式美可以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美的形式则与美的内容意蕴紧密相连,难以分割。 二、简答题7 艺术美的主要特征有哪些?【答案】艺术美的主要特征集中表现为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1)形象性,是指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生动、具体、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艺术形象。形象性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2)主体性,集中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艺术家面对人千世界浩瀚的生活素材,必须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并且将自己强烈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等等主观因素“物化”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之中。(3)审美性,是指艺术美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

5、动的产物,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的审美需求。 8 简述“荒诞”的审美特点。【答案】(1)平面化:西方现代派艺术不再在理性意义上把实体看作是可以个别地或整体地透彻了解的存在大系(2)平板化:时空深度的取消,秩序不复存在,造成了无高潮、无中心的出现;(3)价值削平:荒诞艺术绝对地否定任何价值。 9 结合实际谈谈审美教育应该如何实施。【答案】(1)关育应渗透在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美育应该贯穿在学校的全部教育之中。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美育也不能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它应该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社会都要注重美育,特别是要注重营造一个优良的、健康的社会文化环

6、境。(2)美育应该伴随人的一生:在不同的阶段中,人的生活内容和生活环境有不同的特点,人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也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美育的内容和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这是美育实施的阶段性原则。 10简述自然美产生的根源。【答案】(1)自然美的根源在于人类社会实践;(2)是实践把自然和人联系在一起,使自然美得以产生;(3)自然美的范围也随着人类社会实践不断扩大。随着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联系越来越扩大,一方面自然作为人的物质生活对象,范围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自然作为精神生活的对象也在不断扩展。 11简评“移情说”。【答案】(1)“移情说”是西方传统美学中代表性美论之一。这种美沦的主要特

7、点是感情的外射。它是要把我们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外物中去,使外物生命化,具有我们人的感情,因而令我们感到美。(2)这一理论在抓住了审美活动中的移情现象的同时存在较大片面性:过分强调感情。人的审美活动决小仅仅限于感情,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展现。移情论者只把移情看成一种单纯的凝神观照,把人与现实在实践中所建立起来的动态关系简单化。只强调主观的移情,没有看到,离开了审美对象一定的性质和结构形式,是不可能产生移情现象的。并不是所有感情都可以移到外物中去,化为美的形象。移情说忽视了对感情的具体分析,忽视了美与真、善的联系。 12简述环境美。【答案】(1)环境的广义与狭义的理解广义:指人在现实中各种外部条

8、件(包括社会和自然)的总和。狭义:指生活、劳动的具体场所,如城市美等。(2)环境与人的关系人创造了环境,反过来环境又给人以影响。人不仅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制造各种产品,而且按照一定的意图去安排环境。环境的安排首先要考虑活动的方便,同时还要求美观。外部环境常常表现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并且对人的精神产生影响。(3)城市建设方面的专家在总结我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城市美的深刻见解对城市美的理解a. 从广义理解城市美,“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也反映了精神文明的积累。城市是文化的体现”。b. 从狭义理解城市美,“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环境,需要有美好的空间和景观它们有着比建筑美学更为广泛的内容”。城市美的创造和欣赏(宏观方面研究环境美)a. 系统地论述了城市美产生于整体的完善,城市美不仅着眼于单幢建筑和建筑群组的结合,还要着眼于建筑物与自然的结合,而更重要的要着眼于人。b. 论述了城市特色的美。这种个性可从城市的整体上去发展,在城市的整体中体现特色的美。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