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开大学哲学院7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790585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南开大学哲学院7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南开大学哲学院7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南开大学哲学院7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南开大学哲学院7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 矛盾与辩证法【答案】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矛盾是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 辩证法是指一个规律体系,其中,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三个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作为关于普遍联系与运动发展的学说,揭示并阐释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两者的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作为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都是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说明联系与发展的,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揭示了联系与发展的本质,因此,它必然贯穿并体现在

2、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之中。 2 哲学【答案】哲学是指一种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人类智慧,它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世界观,既包括对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理解,又包括对历史以及人与历史关系的总体理解,还包括对人本身以及人生意义的总体理解。哲学的内容极为丰富,是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等在内的理论体系。 3 国体【答案】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它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阶级、各阶层在国家中所处的统治与被统治地位; 二是各阶级、阶层在统治集团内部所处的领导与被领导地位。国家的根本性质是由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决

3、定的。不同类型国家的宪法对国体的表现方式却很不一致。资本主义国家宪法通常以“主权在民”“全民国家”等超阶级的字样规定国体,否认国家的阶级本质; 社会主义国家则公开表明国家的阶级本质,宣布自己是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我国的宪法第一条规定:我国的国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答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是指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学派,其存在三个明显的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小彻底性。5 交往形式【答案】交往形式是指交往的内容和交往的方式。人们根据交往内容

4、和交往方式的不同,把交往划分为各种不同的形式。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是两种最基本的交往形式。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特有的科学概念,它的产生过程是和马克思创立新的哲学体系的过程相适应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虽然也使用了生产关系概念,但更多的是用交往形式这一概念。1847年,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就完全用生产关系概念代替了交往形式概念。 6 绝对主义真理观【答案】绝对主义真理观是指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是一个发展过程。它把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达到的有限的、近似正确的认识凝固化,使之变成僵死的教条。 7 质量互变规律【答案】质量互变规律又称量变质变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

5、、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运动、发展是在一定质变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的运动发展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事物的量变过程表现了事物运动发展的连续性,质变过程表现了事物运动发展的非连续性。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体现了事物运动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8 系统【答案】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事物以及事物之间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系统论就是具体揭示对象的系统联系及其规律性的观点和方法,它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普遍联系思想的正确性。在系统论中,系统具有相关性、整体性、有

6、序性三个基本特征。 二、简答题9 简述否定之否定规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意义。【答案】(1)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的辩证形式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对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2)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意义要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充满必胜的信心,坚信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要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必然最后战胜资本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定会取得成功。任何时候都不要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因暂时的挫折而动摇。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各种

7、困难的精神准备。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困难,遭受各种挫折,因为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准备克服各种困难走曲折的路。要反对看不到我们伟大事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盲目乐观态度。要在曲折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10简述真理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及其意义。【答案】作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1)含义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善的。承认认识对象及其变

8、化发展的无限性,承认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和我们的认识有待于拓展和深化,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是人类认识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接近,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承认世界的可知性即人类认识能够正确地把握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2)关系相互依存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必然是相对的和有局限的。但是,在这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

9、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就是这样如影随形、相伴共生的。相互包含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任何真理所包含的客观内容只能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把握到的,只是对客观世界及其事物的一定范围和程度的正确反映。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3)意义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对立统一,是真理具有无限发展活力的内部源泉。科学认识的发展证明,真理的不断具体化、丰富化,总是表现为不断地揭示出相对中的绝对和绝对中的相对,不断地拓展和深化真理的规定性。真理是一个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转化、发展过程。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是不断深化和扩展,真理也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人类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的表现。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和可能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又称无限性或绝对性。但人们由于受到具体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有限的和相对的,这是思维的非至上性。思维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这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才能得到解决。但正是由于这一矛盾的运动推动了真理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