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育才中学高二期末考试政治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20787211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枣阳市育才中学高二期末考试政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枣阳市育才中学高二期末考试政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省枣阳市育才中学高二期末考试政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北省枣阳市育才中学高二期末考试政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北省枣阳市育才中学高二期末考试政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枣阳市育才中学高二期末考试政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枣阳市育才中学高二期末考试政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湖北省枣阳市育才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以“不畏强敌、团结一致、顽强拼搏”的精神,力克强敌,荣膺冠军。“女排精神”成为鼓舞全民族团结一致,为中国梦奋斗的时代强音。这说明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B.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C.文化决定政治、经济的发展 D.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社会进步2漫画不能没有手机反映了生活中某些人过分依赖智能手机进行娱乐休闲的病态现象。克服这一现象,需要A.号召人民减少智能

2、手机的使用B.引导人们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文化生活C.提高人们抵御不良文化的能力D.丰富智能手机的娱乐文化内容3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国的民族精神、政治价值理念、信仰追求等不受威胁的状态。重视文化安全主要是因为A.文化促进经济发展 B.文化促进政治发展C.文化与经济相交融 D.文化与政治相交融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一观点有合理性,看到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有片面性,忽略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有合理性,只要经济发展,文化就会发展有片面性,忽略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A. B. C. D. 5“关乎天文,以查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中对文化的描述说明A.人的文化素质是在教育中逐步培养出

3、来的B.文化是自然界本来就有的各种现象的总和C.人们的物质生活要以精神生活作为载体D.文化在社会实践中可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6环顾我们的生活,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壶口瀑布磅礴的自然景观 B.学校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活动C.网络购物推动快递业发展 D.居(村)委会进行民主选举7“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的一个重要的功能,辨识话育天下风气,引导人心向上、向善、向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育健全人格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A B C D8尽管

4、已经在国外生活了几十年,但闽籍华裔陈先生一家还是喜欢喝乌龙茶,习惯用筷子,见到家乡人仍能讲一口地道的家乡话。这说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B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C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永恒不变的 D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92016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4周年。74年来,“文化为什么人服务”的思想激励一代又一代文化工作者走出书斋,投身沸腾的生活,走入人民大众之中,创作出一批拼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这说明A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

5、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10俄国著名剧作家果戈里说:“当诗歌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建筑在说话。”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建筑作为凝固的艺术是历史的缩影 诗歌和传说都不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建筑作为流动的艺术是时代的展现 要加大对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力度 A. B. C. D.11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时互称“先生”。尽管不同年代和时期,“先生”一词指代的对象不尽相同,但该词一直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一个尊称。这说明(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民族性 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两岸文化血脉相连、同根同源 文化决定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A. B. C. D.12“工匠精神

6、”出现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工匠精神”是勤奋勤勉和创新创造的融合,是精益求精和开明开放的融合。要弘扬“工匠精神”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传承中创新 立足实践,承袭传统,在行动中创新平等交流,包容一切,吸收外来文化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前沿技术A. B. C. D.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学习型社会A.内在要求是构建公民义务教育体系 B.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C.最终目标是活到老、学到老 D.根本措施是发展网络教育技术14人们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本民族传统文化

7、的错误倾向属于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A. B. C. D. 15文艺创作不能脱离人民群众,文艺工作者要创作贴近人民生活的好作品。这是因为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C.人民群众在生活中享受文化 D.文化创新的灵感最终来自群众16山西作家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了2015年世界科幻文学界“诺贝尔奖”雨果奖。它以浓郁的中国特色和绚丽的想象,赢得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为中国科幻确立了一个新高度。这印证了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源泉 C.文化创新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文化创新就是文学艺术的创新17如图漫画

8、启示我们,信息时代网上学习的普及将A. 完全取代传统的教育、学习方式 B. 更好地发挥教育传承文化的作用 C. 成为促进文化发展的唯一因素 D. 进一步提高教育创造文化的功能18“黑胎哥窑开片青瓷复烧工艺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技术,将失传的宋代开片青瓷工艺再度传世。这说明A.科学技术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B.文化传承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 C.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 D.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9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应该在批判中继承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A. B. C. D. 20在中

9、国传统文化中,月亮始终是团圆、柔美、光明的象征,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向往。而在西方某些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月亮则带有情绪化、惩罚、冰冷等负面含义。不同的月亮意象体现出传统文化A.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精神需求 B.有积极的内容也有消极的内容 C.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民族特色 D.能够连接与维系不同的民族21为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中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和平尊”。“和平尊”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号泰蓝工艺制成,这一工艺源于古代西域文化,在中国得到完善和发展这体现了A不同文化在相互交流中逐渐趋同B中华文化的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C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D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22为纪念联合国成立

10、70周年,中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和平尊”。“和平尊”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号泰蓝工艺制成,这一工艺源于古代西域文化,在中国得到完善和发展这体现了A不同文化在相互交流中逐渐趋同B中华文化的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C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D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23回首三十多年来的神州大地,许多人远离故乡,漂泊打拼于异地他乡,乡愁何寄?乡愁是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由此可见乡愁的影响深远而持久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A B. C. D.24历史上,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成为许多其他亚洲国家的传统节日,但各国习

11、俗不同:韩国人玩跷跷板游戏、欣赏羌羌水舞、品尝松糕;越南的孩子当晚要提鲤鱼灯出游,各地会举行花灯节和舞狮;日本人则边赏月边吃江米团子;缅甸人则要大张灯火,布斋饭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中华文化对亚洲的影响日益增强中秋习俗能显示亚洲文化的多样性 亚洲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A B C D25诗歌有利于人们在“美”的体验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这表明优秀诗歌A不能够塑造健全的人格 B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C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能推动人与社会的发展 26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指出,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

12、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这是因为长征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A B C D 27G20杭州峰会晚会最忆是杭州实景演出交响音乐会以天为幕、以桥为景、以湖为台,各种诗情画意的画面、融汇中西文化的精彩表演,不仅惊艳了国人,更惊艳了世界。由材料可以看出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特点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刨新A B C D 28民族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在我国论请、孟子等古代经典及浩瀚史书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民族

13、精神的熏陶。材料说明我国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大力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方能弘扬民族精神A B C D29“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勤劳勇敢、艰苦朴素的优良品格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A B C D30乡贤是乡村社会的粘合剂,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人格修养成为乡民维系情感联络的纽带,让村民有村舍的荣誉感和社区的荣誉感,可以发扬乡贤文化中的道德力量。滋养现在的主流价值观。乡贤文化之所以能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因为:乡贤的人格修养决定了村民的思维方式 乡贤的良好风尚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贴近乡亲的乡贤文化,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 乡贤人物树文明标杆,能提高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