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练考语文同步必修五鲁人落实应用案:第三单元 3 自读文本 读《伊索寓言》 Word含答案.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783156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学练考语文同步必修五鲁人落实应用案:第三单元 3 自读文本 读《伊索寓言》 Word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学练考语文同步必修五鲁人落实应用案:第三单元 3 自读文本 读《伊索寓言》 Word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学练考语文同步必修五鲁人落实应用案:第三单元 3 自读文本 读《伊索寓言》 Word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学练考语文同步必修五鲁人落实应用案:第三单元 3 自读文本 读《伊索寓言》 Word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学练考语文同步必修五鲁人落实应用案:第三单元 3 自读文本 读《伊索寓言》 Word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学练考语文同步必修五鲁人落实应用案:第三单元 3 自读文本 读《伊索寓言》 Word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学练考语文同步必修五鲁人落实应用案:第三单元 3 自读文本 读《伊索寓言》 Word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基础考查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怜悯(mn)狂吠(fi)咆哮(xio) 脍炙人口(kui)B衰朽(xi) 作祟(su)焦躁(zo) 不假思索(ji)C笨坯(pi) 铜臭(xi)女佣(yn) 否极泰来(p)D澄清(chn) 剖析(po)伤悼(do) 颠三倒四(do)解析:选B。A项,“哮”读xio;C项,“坯”读p;D项,“剖”读pu。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和价值体认,文化认同并非_,也不是_就能形成的。当前,我国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不断发生深刻变革,社会思想多元多变,这对增进文化认同提出了新挑战。要正确处理一元指导与多元文化发展的关系,对待多元文化,应保持必要

2、的尊重和包容,但绝不可_。思想文化越是多样,越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则文化建设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要正确处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不竭精神动力,对其认同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增进文化认同,要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功夫。(),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新内涵。要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切忌_,我们不能把差异当成差距,不能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而盲目学习模仿。应增强文化自觉、增进文化认同,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其他世界文化开

3、展交流对话,让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独特魅力。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食古不化只争朝夕放任自流自惭形秽B一成不变一朝一夕放任自流妄自菲薄C食古不化一朝一夕听之任之妄自菲薄D一成不变只争朝夕听之任之自惭形秽解析:选B。第一组:“一成不变”指一经形成,不再改变。“食古不化”指学了古代的文化知识不善于理解和应用,跟吃了东西不能消化一样。第二组:“一朝一夕”指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只争朝夕”形容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原句只是强调时间短,应使用前者。第三组:“放任自流”指任其自然发展或行动不加约束或干涉。“听之任之”指(对坏现象)听任它发展,而不

4、加过问。原句的陈述对象是“多元文化”,不是“坏现象”。第四组:“妄自菲薄”指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自卑心理。“自惭形秽”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人而感到惭愧,后也泛指自愧不如别人。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既要大力推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又要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文化创新B既要深入挖掘、大力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又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与时俱进C既要深入挖掘、大力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又要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文化创新D既要大力推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又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与时俱进解析:选C。括号前面的观点是在“继承和弘扬”上“下

5、功夫”,“功夫”就是“深入挖掘”,目的是“大力推广”,故B、C两项与前面衔接自然;括号后强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新内涵”,所以,应将“积极推进文化创新”放在后面。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积极同世界其他文化开展交流对话,让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独特魅力。B积极同其他世界文化开展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独特魅力。C积极同其他世界文化开展交流对话,让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D积极同世界其他文化开展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解析:选D。画线句的第一处语病是语序不当,“其他”不是修饰“世界文化”的,而是修饰

6、“文化”的;第二处语病是后一句句式杂糅,且表意不明,如使用“让”字开头,应说成“让中华文化在中展现魅力”,如使用“在”字开头,则应说成“在中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或“在中让中华文化展现魅力”。只有D项消除了原句存在的各种语病。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流浪与回归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要告诉人们的,恐怕是说在爱情的“城堡”,外面的想进去,进去的想出来。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寓言”。其实,推而广之,我们对于许多事物的态度,大抵如此。有一首歌唱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对于困守一隅的人来说,这句歌词的魅力太大了。人们往往不大清楚外面世界的真情,凭着想象绘出许多精彩的色块,常常羡慕那些流浪

7、者的生活,心里总有一个“出去”的念头。面对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自然要生出厌倦的情绪。他们在心底自语:既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何不出去走走看,也不枉一世的时光。于是,有从婚姻的城堡纷纷走出去的,有从熟悉的故土纷纷走出去的,有从乏味的工作中纷纷走出去的,甚至有从生命这头走向了死亡的人们态度坚定,义无反顾,大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气概。我想,这是人类的一个大悲剧,一种深刻的厌倦情绪无从排遣的必然结果人类的大迁徙,大流浪。一个人,当他对身边的一切深感厌倦无聊时,生命也就失去了光彩,意义和价值荡然无存。改变生命困顿的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冒险”。而“流浪”正是“冒险”的具体行动。我们知

8、道的许多大冒险家,往往是流浪者。分析他们的行为,固然可以找出不少对社会有意义的因素,但根本点却是为了摆脱生命的厌倦情绪。我们看到了很多行色匆匆的流浪者,也看到了很多面色憔悴的心灵流浪者。那么,流浪者的情形如何呢?又有一首歌唱道:“我想有个家。”这个“家”不是日常概念的家,它的涵盖面很广,是所有流浪者想回来的一个托词,一个沉甸甸的恋旧“回归”情绪。但是,在经历了许多陌生和新奇之后,兴奋消失了,深感腿脚跑累了,骨架松弛了,心灵劳顿了,厌倦情绪再度油然而生。于是,久存于心底总不敢窥顾的一个铭心刻骨的词冒出来了“家”。心头一惊。原来,无论走到哪里也找不到可依恋的归宿,只是随便走了走,看了看;原来,我们

9、只是世间的一个匆匆过客!“我想有个家”,这句低沉而嘹亮的呼唤从遥远的地方传来,震撼着流浪者的心魂。回去吧,我从哪里来,愿回哪里去。对从前嫌弃厌倦的一切又生出一种巨大的亲切感,土也可亲,城也可恋,人也可爱,梦里总是从前的人和物。“回去”又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想头,并构思着一步步化为具体行动。最后,终于“回来”了。出去又回来,回来又出去。人生就这样反反复复。“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和“我想有个家”,这两首歌为什么使我们百听不厌?就是因为在我们的心底和骨头里与生俱来地存着一个信念流浪与回归。“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充满新奇,有新的朋友,新的山水,新的生活,魅力无穷。”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一句话,它应复原于哪

10、个位置?()A处B处C处 D处解析:选D。放在处,与后面内容形成转折关系,照应“但是”。第1段说“我们对于许多事物的态度,大抵如此”。(1)“此”指代_。(不超过14字)(2)为什么说“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是一个很有意味的寓言”?(不超过30字)答:答案:(1)外面的想进去,进去的想出来(2)通过一个爱情故事,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分别写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想有个家”这两首歌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各不超过35字)答:答案:(1)人们面对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生出厌倦的情绪。 (2)在经历了许多陌生和新奇之后,兴奋消失了,厌倦情绪再度油然而生。“行色匆匆

11、的流浪者”和“面色憔悴的心灵流浪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答:答案:相同点:对身边的一切深感厌倦无聊,感觉生命失去了光彩,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荡然无存。 不同点:前者已走出原有的环境;后者对外面的环境还只停留在向往的阶段。三、语言表达9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照要求续写。要求:点明主题;语意连贯;不少于50个字(含标点符号)。 磨盘围绕着磨心不停地转动着,一圈,又一圈 终于有一天,磨盘忍耐不住了,冲着磨心大发脾气:“我受够了!我这么大个儿,凭什么要以你为中心,一天到晚围着你团团转?别在这里碍事,没有你,我会做得更好!” 磨心无法再待下去了,只好走开。 磨盘心想,现在终于可以随心所欲了。它铆足劲地

12、转,但转不了几圈,就一骨碌滚到地上去了。这时候,磨心平静地对磨盘说:“”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文段内容要点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解题时要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分析磨盘和磨心两者的关系,对比前后的结果变化,概括出材料的主题,还要注意语意的连贯。答案:(示例)你做事很有干劲,也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件好事,但这个世界上人与人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个人都不能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如果没有你磨盘,我这个磨心又有什么用呢?10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分条阐述所得到的启示。至少写出两点。一老僧见一只蝎子在水流中挣扎,迅速将其捞起,怎奈,被蝎子刺伤。次日,这位老僧又遇一只蝎子在水流中挣扎,不假思索,又迅速将蝎子捞起,又被刺伤。

13、路人不解,问:大师为何不吸取教训?如此毒蝎,由它去吧!老僧曰:蝎蜇人乃天性,不蜇人,失其性,非蝎也;佛救苍生于水火亦乃天性,不施救,失其性,非佛也!答:解析:解答时可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答案:行善不需要理由(或讲条件),不能因怕受损失、受伤害就拒绝行善。做人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操守、本心,等等,不能因外在环境的不利(或外在压力等)而改变甚至放弃。尊重其他事物的天性,不苛责于人;顺乎自己的好的天性,不随波逐流。行善也要看对象,讲方法。不适当的善行,不仅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伤害,甚至有可能是养懒与纵恶。做人要知恩图报,决不能忘恩负义甚至恩将仇报。莫作袖手旁观者,更不要对那些见义勇为者加以阻挠或讽刺。(任选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