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2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783034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2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2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2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2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一、名词解释1 内容【答案】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也就是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它们所规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趋势的总和。 2 必然性【答案】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具有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3 人的全面发展【答案】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理想的境界。就个人而言,是指德、智、体、美、劳和谐完整的发展,是指个人潜力和智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是指个人需要的全面丰富和满足,是指人的本质真

2、正的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4 “实事求是”【答案】“实事求是”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内部的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经过毛泽东改造发展之后,“实事求是”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直到现在实事求是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指导思想。 5 推理【答案】推理是指从事物的联系中由己知判断推出未知判断。推理在形式上表现为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是由己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逻

3、辑思维形式。这种思维形式或者从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推导出个别联系,或者是从事物之间的个别联系推导出普遍联系。 6 系统方法【答案】系统方法是指对系统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合考察,并在动态中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要素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整体的最优目标。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最优化是系统方法的目的。 7 生产方式【答案】生产方式又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们谋得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它的内容,生产关系是它的形式。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求变革与之不相适合

4、的生产关系,就会爆发社会革命,改变旧的生产方式以及建立其上的全部上层建筑。生产力一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矛盾。在这个矛盾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等五种社会经济形态,是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8 社会革命【答案】社会革命主要是指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即由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腐朽的社会制度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改变社会形态的实践方式。已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尤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同时又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形式。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只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

5、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栓桔。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达到见如花的程度,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人民群众也不能照旧生活下去时,就具备了发生社会革命的客观形势,而先进阶级用先进思想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激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则是社会革命的主观条件。社会革命是一系列客观和主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9 生产力系统【答案】生产力系统是生产力要素或成分,按一定比例和形式结合起来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生产力系统由独立的实体性因素(指现实的物质生产力)、运筹性的综合因素(指分工协作、预测决策、经济管理)、渗透性因素(指自然科学)和准备性

6、因素(指教育的作用)四类要素构成。10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答案】经济基础是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赖以竖立的现实基础。上层建筑由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组成。政治上层建筑是人们的政治交往关系制度化所形成的政治、法律制度与设施。思想上层建筑是人们的精神交往关系规范化和意识形态化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体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不仅经济基础根本性质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根本性质的变化,而且经济基础发生部分质变时,上层建筑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及其特点。体现在上层建筑通过“保护自己”与

7、“排斥异己”的方式为经济基础服务; 通过对社会生活控制的方式来为经济基础服务;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其含义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对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起促进作用; 当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不相适应,对经济基础起阻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社会基本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依据,是制定自己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 二、简答题11如何理解时间、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答案】(1)时空的无限性时间的无限性是指时间是无始无终的,其特性是一维性,时间无论向后追溯多远,

8、没有开端; 无论向前探索多久,没有尽头,永远不存在“无时间”的状态。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它的广延性、伸张性是无限的,空间无论从哪一点出发,沿着前后、左右、上下延伸出去,永远不会达到尽头。(2)时空的有限性时间的有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存在的每一具体事物,其发展过程是有始有终的,凡是产生出来的东西,都毫无例外会走向灭亡。空间的有限性是指物质世界的每一具体事物占有的空间位置总是有限的。(3)时问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统一无限包含着有限,无限由有限所构成。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必然把具体的现实的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包含于自身之中,离开一个个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所谓时空的无限性也就不复

9、存在。有限体现着无限。任何具体的确定的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自己的界限,然而由于事物运动、转化的本性,有限的界限又不断地被打破、被否定而趋于无限。这种无限的趋势,并不是存在于有限之外,而是包含于有限之中,而且任何一个有限的物质客体,就其特性、层次说也是无限的,是包含着无限的有限客体。有限和无限既相互排斥、相互贯通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的政治立场【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1)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历史,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到底都是劳动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的利益、意志、愿望和要求,从根本上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的这个观点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