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782805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第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清朝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钱大家分,死下来又没有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与主人公如此感慨产生关联的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科举制 D. 郡县制2.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赦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分封制受到冲

2、击 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3.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A. 纲常礼教 B. 儒家思想 C. 礼乐制度 D. 中央集权制4.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B.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5.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下述历

3、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徐州府发生洪灾,阁臣根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6.按两宋中央官制,若岳飞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需要与哪一机构申报筹划此事( )A.枢密院 B.军机处C.三司 D.御史台7.衣冠作为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重视,明清在衣服上绣以飞“禽”走“兽”的区别,文官从一品至九品为:鹤、锦鹤、孔雀、雁、白鹇武官从一品至九品为:麒麟

4、、狮、豹、虎、熊上述服饰的功能是( )A御寒功能 B标识功能C装饰功能D遮羞功能8.“举秀才,不识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充分反映了( )A. 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 B.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C.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 D.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9.中国很多地方有“状元村”“状元桥”“状元及第匾”等文化遗存。与此相关的选官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官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10. 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

5、,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A.表明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B.说明内阁参与决策,有决定权C.体现阁臣在皇权之下参与决策 D.反映内阁地位上升,威胁皇权11.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 汉朝的刺史 B. 宋朝的通判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12.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经驿马传递直达地方督抚。这种做法( )A.加强了内阁的权力 B.加强了皇帝的权力C.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13.伯利克里曾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

6、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最能够反驳伯利克里的依据是( )A.公民大会的运行机制 B.法庭审判人员的产生办法 C.陶片放逐法 D.奴隶没有民主权利14. 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参加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梭伦执政时期 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D西塞罗生活时期15.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公民”

7、到治“万民”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16.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万民法规定,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这些规定体现了()A疑罪从轻 B以礼入法 C礼法并重 D公平正义17.公元六世纪晚期,一位罗马公民因故意伤害一名外邦自由民,被宣判有罪。法官对其量刑的依据,最有可能的是()A.十二铜表法 B.习惯法 C.民法大全 D.公民法18.2016年7月,保守党领袖特蕾莎梅组建英国新一届政府。特蕾莎梅成为继玛格丽特撒切尔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其出任英国首相是因为()A. 英国国民选举 B. 前任首

8、相推荐 C. 国王直接任命 D. 她是下院多数党领袖19.独立之初的美国,国家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各州权力很大,社会动荡加剧。为了结束这种状态,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1787年宪法确立了()A联邦制 B总统制 C民主制 D共和制20.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但是非经议会两院同意,总统不得宣布战争。这说明().1875年宪法贯彻了分权制衡原则 .总统缺乏实际权力.议会既是立法机构,又是军事机关 .总统完全听命于议会 21.右图中的法律条文摘选自()A.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C.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

9、和国宪法22. “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 )A. 英国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23.某论著的目录为:“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B.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C.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24.对于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道光皇帝和耆英等人所看重的是把条款中“割让”换成“赏借”二字。这说明清统治者( )A.统治黑暗腐败投

10、降卖国 B.缺乏近代民族国家意识C.认为丢失香港意义不大 D.用“礼”维护国家主权25.清代乾隆以前银钱比价为1:1000以内,但至道光年间,银钱比价已高达1:1700左右。这种“银贵钱贱”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 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 B.海禁政策导致中西贸易萧条C.重农抑商政策限制白银流通 D.鸦片走私造成白银不断外流26 .右图所列内容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事件是()A. 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27.某学长称:“中国几千年未有正式之外交机构,却在外来屈辱中实现了外交的真正转型。”这一转型源于()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11、 D二十一条28.“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29.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D.是太平天国的反帝斗争纲领30.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按类别可以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等。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A.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 B. 河姆渡遗址

12、出土的碳化稻谷C. 端纳口述我在孙中山、张学良、蒋介石身边的日子 D.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第卷 (材料题,共40分)二选择题(共3小题,第31题 14分;第32题 14分;第33题12分。)31.(1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汉初行政图(局部) 图二 唐代中后期形势图材料二 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和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并分别分析其影响。(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