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大学古代汉语B@参考书目之现代汉语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782246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上海大学古代汉语B@参考书目之现代汉语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上海大学古代汉语B@参考书目之现代汉语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上海大学古代汉语B@参考书目之现代汉语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上海大学古代汉语B参考书目之现代汉语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名词解释1 双宾语【答案】双宾语是指一个动词后面连带的两个宾语的句式。两个宾语意义上前一个一般指人,可称指人宾语,或称近宾语,后一个宾语一般指物或事情,可称指物宾语或远宾语。带双宾语的动词大都是表示“给予”或“收取”意义的动词,如送、给等。例如,“伯父昨天给了我两本书”、“大家叫她祥林嫂”。同时,双宾语句可以转化为双宾句同义句,多数是将指物宾语提前。2 语法性质【答案】语法性质是指与语音、词汇相比所具有的特征,相当于“语法功能”。语法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抽象性是指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

2、、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稳固性是指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要缓慢得多。民族性是指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3 古今字【答案】古今字是文字学术语,是指表示同一个词由于时代的变迁而采用的不同的字。古今字是指古汉语中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列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或上古同音借用形成的同形词在汉语发展中分化出新词,从而在书面上为这些新词另造新字的现象,它也是汉字发展的一种孽乳现象。 4 语义指向【答案】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它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

3、。语义指向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句法结构研究的是句子成分的组合关系。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组关系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我们在对状语的语义指向作静态分析时,状语的语义指向是确定的,而这种确定性是有深厚语义基础的。这决定于状语在深层结构中与其他成分的同现关系。例如,“他唱响了家乡的民谣了”中的“响”的语义指向是“家乡的民谣”。 5 层递【答案】层递是修辞格的一种,是指用结构相似的平行语句表达层层递进或依次递降的事理。它主要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无论是递升或递降,都是层层深入的。它借步步推进,使人

4、们的认识层层深化,对表达的事理产生深刻的印象。比如“一根火柴,它自己熄灭了,却把别人点燃起来,引起了比自己大十倍、百倍、千倍以致数万万倍的熊熊大火。” 6 对偶【答案】对偶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起来进行修辞的一种方法。对偶的基本种类有正对、反对、串对。从形式上看,其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 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对偶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因而在抒情、叙事、议论等文章中广泛使用。 7 撮口呼【答案】撮口呼是或以起头的韵母,例如,an , e 等音。它是四呼中的一种,四呼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型分的类。把韵母开头的发

5、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 二、简答题8 运用歇后语应该注意些什么?【答案】歇后语带有俏皮的性质,说话、写文章时恰当的运用歇后语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饶有趣味,既可以确切生动的表达内容,又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但是运用歇后语也应该注意:运用歇后语要选取内容健康的,抛弃内容庸俗落后的。对于内容健康的歇后语,也要根据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和语言环境恰当地使用,不能滥用,有的也不宜在庄严的场合里使用。 9 改正下列各句中所用辞格的错误,并说明理由。这歌声似一盏灯把我的红心照亮。登山远望,对岸的一方池一方池的稻田,好像天上的繁星一样。收割那天,我们拿着镰刀,走向田野,金黄的稻子吓得浑

6、身发抖,低头求饶好像在说,别割我,别割我! 啊,我痛死了!人群欢跃,泥土也从地下伸出头来向着人们微笑。晨踏白霜,晚披红绸。一个南瓜如地球,结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架到大西洋,世界又多一个洲。大家决心学雷锋人,走雷锋路,接雷锋枪,使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二者毫无相似之处。【答案】这是用的比喻(明喻)手法,把“歌声”比作可见的“明灯”可改为:“这歌声将变成一盏明灯把我的红心照亮。”,把“稻田”比作“繁星”,也不恰当,二者无相似点。可改为:这里用的是比喻(明喻)“登山远望,对岸的一方块一方块的稻田,好像绿色的方格锦缎一样。”这是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割稻的情况。镰刀割稻,稻子发抖、求饶、痛死,这与丰收的环境

7、气氛很不协调。可改为:“收割那天,我们拿着镰刀,走向田野,金黄色的稻浪,随风起伏,好像, 在欢迎我们,齐唱:来吧! 来吧! 快收获! 快收获! ”,但缺乏真实的思想感情。这是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泥土”“泥土”怎么能“从地下伸出头来”? 可改为:“人群欢跃,土地也微笑。”,语意不明。联系上文看,好像指的是晚霞。可改为:“晨踏白这是对偶,句中的“红绸”霜,晚披红霞。”这首诗歌是通过比喻来夸张的,但夸张得不合情理,没有实际基础。既然南瓜如地球那么,又怎样把它“架到大西洋”,怎么好说“世界(指大,又如何“结在”地球上的“五岳山上头”地球)又多一个洲”? 思维混乱,矛盾百出。这是假话、大话、空话,故意虚张

8、声势。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创作。这里用的是排比手法。“雷锋人”是生造词语。可改为“大家决心做雷锋式的人物,走雷锋的道路,接雷锋的枪支,使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10普通话中表达疑问的手段有哪些? 分别举例说明。【答案】普通话提问的手段,主要有语调、疑问词、语气副词、语气词或疑问格式(V 不V ”,有时只用一种手段,有时兼用两三种。其中句调是不可或缺的。 等)疑问句根据提问的手段和语义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是非问它的结构像陈述句,只是要用疑间语调或兼用语气词“吗”“吧”等(不能用“呢”)。它一般是对整个命题的疑问。回答是非问句,只能对整个命题作肯定或否定,用“是、对、嗯”或“不、没有”等作答复,或用点头、摇头回答。(2)特指问用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样”等)和由它组成的短语(如“为什么、什么事、做什么”等)来表明疑问点,说话者希望对方就疑问点作出答复,句子往往用升调。(3)选择问用复句的结构提出不止一种看法供对方选择,用“是、还是”连接分句。常用语气词“呢、啊”。(4)正反问由谓语中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的格式构成。粗分为三种疑问格式:, V 不V (来不来),省去后一谓词, V 不(来不)先把一句话说出,再后加“是不是、行不行、好不好”一类问话格式,常带语气词“呢、啊”等。 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