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3)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778641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3)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3)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2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从血缘意义上说,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这一变化( )A. 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坏 B. 推动礼乐制度的世俗化C. 加速王权与族权的分离 D. 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2、先秦时官营手工业作坊产品上都刻有工种及制作工匠的名字,以此来记录产品的生产情况。但考古资料显示,河北武安县发掘的10座战国晚期窑址中,出土了许多单独刻有生产者姓名印记的

2、陶器、陶片。这说明( )A 官营手工业注重保证质量 B “工商食官”制度己被打破C 国家规范民营手工业生产 D 工商业经营范围得到扩大3、秦朝以前实行爵禄制,有爵即有禄,采邑或禄田世袭领有。秦汉时期实行爵禄分离的爵秩制:爵级用以保证贵族身份和维系政治忠诚;禄秩则用以录人用事,有职方有禄,职高则禄重,按劳取酬。这一变化表明秦汉时期( )A贵族政治的影响仍存在 B官僚政治制度尚未确立C封建等级制度趋向瓦解 D选官用人制度日益成熟4、西汉时继承秦制,将百姓按什伍乡里划分,名列户籍。“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举民众口数,生者著,死者削”。这一措施()A. 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B. 利于

3、城乡劳动力的合理配置C. 有利于加强对基层的管理 D. 大大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5、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该变化反映出( )A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 B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C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 D门阀士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6、有学者指出,从唐朝到宋朝,控制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由隋唐之初的世家大族,到北宋时期的科举文官,再到南宋时期的地方士人精英,这种转变历程不可谓不深刻。这反映出唐宋时期( )A世家大族丧失科举选官资格 B政治局面相对稳定C制度创新影响社会力量变迁 D社会经济快速发展7、明末

4、清初的鉴赏指南列举了许多值得收藏的外国商品,西方的时钟、眼镜、烟草瓶和西洋缎子等在上层社会很受欢迎。到了18世纪,来自俄国和北美洲的毛皮制品在中国也风靡一时。这种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A、受正在形成中的世界市场影响 B、手工业水平被西方超越C、政府并不排斥民间的外贸往来 D、朝贡贸易重新焕发生机8、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下表可知。时间阶段数量(单位)出身所在结果唐玄宗(44年间)8多科举制出身;安史之乱后奖赏军功大部分都为宰相,一直在中央代天子巡边唐肃宗-唐懿宗(100年间)36几乎都是藩镇节度使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形成大量强藩唐僖宗-唐哀帝(34年间)6

5、7强薄霸臣推荐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藩镇之间频繁征战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 )A.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 B.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D.使相导致唐代战争不断9、下表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概况(部分)。表格中的数据反映出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业( )年份人口(百万)粮食产量(千吨)粮食种植面积(百万公顷)粮食单产(千克/公顷)1400722052019.8103616501233505532.0109517502607410048.01544182038110858559.01840A成为中国经济领先世界的基础 B生产力取得了质的突破C支撑了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 D生态环境已经严重

6、恶化10、在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评价李贽时说“少数评论者,竟说李贽站到了下层民众的立场上,批判了剥削农民的地主阶级。这种论调自然更属于无稽。如果在某些地方批判了他的地方官僚朋友,那也只是着眼在私人的性格和品德,而从没有提到经济立场。”这表明作者( )A. 完全否定李贽的思想精神 B. 认为李贽的思想仍属于旧思想体系C. 认为李贽的思想与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关系 D. 李贽的思想不具有批判精神11、辛亥革命后,川军因军阀割据和派系互斗,军纪涣散、装备拙劣,被认为是“最糟糕的军队”。然而,从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开始,川军40万人出川抗战,此后8年中,加上各种支援人员共计350万人,伤亡64万人之多,居

7、全国之首,足迹遍布主要抗日战场,赢得“无川不成军”的赞誉!这有力地证明了( )A四川已经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B四川为抗战付出了惨重代价C抗战时期民族意识空前增强 D川军已成为各战场抗战主力12、1921年1月1日起,长沙的新民学会会员在一起开会,就学会的共同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个目标等问题进行讨论。经过三天的激烈讨论,与会十八人中“赞成布尔什维克主义者十二人”,这种现象在当时普遍存在。这表明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A. 赞同立即成立工人阶级政党 B. 选择马克思主义绝非偶然C. 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主张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13、下图为18551858年江西人口变化情况统计。出现下表所示

8、人口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的解体 B列强入侵的破坏 C经济重心的转移 D江南战乱的影响14、李鸿章在复陈招商局务片中说“遵查轮船招商局之设,系由各商集股作本,按照贸易规程自行经理。惟因此举为收回中国利权起见,事体重大,有裨国计民生,故须官为扶持,并酌借官帑以助商力之不足。”这表明( )A. 轮船招商局为政府出资的官营企业 B. 轮船招商局为商人自筹股资,具体经营C. 清政府开始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D. 清政府大力支持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5、中国的现代化开始于内忧外患的国情之下,可以说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即从1860年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晚清现代化运动,从1911年到

9、1949年的中华民国时期的现代化运动和从1949年至今的现代化运动。纵观三个阶段的中国现代化运动,呈现出的特点是A. 自始至终都与救亡图存的政治主题相伴随B. 学习主题经历器物到文化再到制度的过程C. 西方道路和经验一直是学习模仿的对象D. 从学习模仿走别人的路到开辟自己的路16、 196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际经济委员会党组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批准在全国试办12个托拉斯。之后,建立了如同中国烟草工业公司等一批专业性大公司。到1965年,全国工业产值比1962年增长了8.5%,成本降低了9.5%,这表明中共中央意在( )A采取具体措施纠正农村工作失误 B缓解因经济困

10、难带来的严重损失C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专业市场 D利用有利国际形势发展外向型经济17、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虽然在客观上开启了近代中国文化启蒙的源流,但它只能算作是一支意韵朦胧的启蒙前奏曲。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洋务运动( )A. 坚持“中体西用”的立场 B. 消除了“夏夷之防”观念C. 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D. 推动了中国军事的发展中国西方专制独裁、野蛮民主、文明非理性、愚昧理性、开明迷信、死气沉沉科学、活跃虚弱、黑暗强壮、光明以家族为本位、以感情为本位以个人为本位、以法治为本位18、下面是民国初年一学者笔下描述的“中国”与“西方”的一些特征的对比。这些特征 A是对当时中西方国情

11、的正确认识 B推动中国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 C决定了新文化运动内容的丰富性 D是推动新文化运动兴起的重要诱因19、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每个农村都必须造成一个短时期的恐怖现象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农民)葬入坟墓。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共产党( )A联合国民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B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C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明确了农民阶级应掌握革命领导权20、在雅典,公民大会每隔一段时间召开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以讨论国家重大问题。学者研究发现,由于公民大

12、会历时短,每次能讨论的问题数量和能进行辩论的人数极其有限,这与雅典“重大问题要获得充分讨论之后才付诸投票表决”的初衷是相违背的。这反映出公民大会的决策方式( )A没有真正体现主权在民原则 B未将轮番而治落实在实践中C不利于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 D使辩论成为重大决策的关键21、“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法也不是一天确立的。”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最高裁判官审理案件时颁布的告示,被国家授予特权的法学家撰写的法典及其对法律的解释,均是罗马法的重要表现形式。这说明罗马法的基本特征是( )A.卷帙浩繁规模巨大 B.立法形式多元灵活C.立法随意主观性强 D.阶段性强体系完善22、1907年,英国保守党领袖张伯

13、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选民在下次议会选举中,不仅要看执政党执政的成绩与表现,还要看反对党是否尽到了反对的责任。“影子内阁”的设置( )A.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最终形成 B.破坏了政府政策实施的连续性C.降低了政党政治运行的效率 D.推动了代议制民主的发展完善23、1871年,德意志帝国联邦议会的职权包括审查法案及其调整各邦与帝国间的关系,并作为最高的上诉机关。其议员共有58人,其中普鲁士代表占17席。依照帝国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中只要有14票反对,就可以否决任何一个议案。这一制度设计( )A.削弱了联邦议会立法权威 B.破坏了联邦制的政治框架C体现了国内政治力量格局 D.违背了民主法治发展潮流24、从19世纪7080年代开始,英国形成了“从美国和德国进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制成品,对外出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制成品”的工业贸易结构。这反映出当时( )A. 英国企业创新精神相对滞后 B. 美德综合国力已经超过了英国C. 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D. 英国贸易政策促进贸易自由化25、有人认为,罗斯福的农业管理方案并没有创造奇迹,实际上,负担被转嫁给了消费者和低收入农业工人。还有人认为,农业法规并非针对贫困线以下的农业穷州,而是针对收人相对较高但因危机陷入萧条的农业州。由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