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773608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南宋朱熹陈氏家谱旧序载:“谱存而宗可考,是故君子重之。”与该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2如果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势必浪费人民的财富和精力;若强调音乐,也会造成同样后果。提出上述主张的先秦思想家属于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3南宋刘一止苕溪集载:“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呷呀。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残年我亦冀一饱,谓此鼓吹胜闻蛙。”材料反映的生

2、产工具是 A高转筒车 B水排 C翻车 D风力水车4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秦巩固“统一新局”的最主要举措是实行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5他“给君主戴上了绝对权威的光环”,促进皇权崇拜观念的形成,是将儒家学说改造成儒教的始作俑者。该思想家应该是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6右图是福建德化窑瓷器的纪念邮票,该瓷器具有质地洁白、细腻如玉、釉面光滑的特点。这类瓷器制造技术成熟于A商周时期 B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7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

3、代,此后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其中一次反动是指汉初实行A察举制 B推恩令 C郡国并行制 D丞相制度8梦梁录记载,南宋临安城“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这一情景反映当时A政府不再监管商业 B江南市镇商业繁荣 C商业突破时空限制 D商帮经营手段灵活9宋代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每一个家庭。这反映宋代理学实现了儒学的A道德化 B政治化 C世俗化 D哲学化10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主张男女平等,婚姻自主;鄙视尊君贱臣的恶习。这一思想家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11清朝曾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

4、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当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避免海难发生 B防止倭寇进犯 C杜绝西方思潮 D严控对外贸易12始纂于弘治(明朝第九个皇帝)十年的大明会典是记载明代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然而在该书中始终没有将“_”单列章目,仅将其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文中“_”应该是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六部13 “(它)的宗教思想本身是中西文化混合的产物,对腐朽势力进行了一次空前大扫荡,客观上为洋务运动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材料评述的这一事件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B将“师夷长技”付诸实践C大大加深半殖民地性质 D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4右图为晚清

5、版画迎迓李傅相,图中文字:中日失和已有一年,各埠生意清淡,故泰西诸国从中劝和,特来电音恳请傅相至东瀛议和,倭主派外务大臣伊藤引舆迎迓。此次议和签订的条约规定A开放广州、上海等五口 B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C在东交民巷设“使馆界”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15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他的实践与这一主张相符的是创办A福州船政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继昌隆缫丝厂D开平煤矿16在责任内阁制国家里,当政府与议会发生异议时,政府拥有解散权,即有权提前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立法机关。而临时约法却没有规定解散权,形成一种单向的权力制约关系,这一做法的直接目的是A防止

6、帝制复辟 B限制袁世凯权力 C维护民主共和制 D推翻清朝统治17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指出:“如果毛泽东不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领袖,那么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就不可能掌权。”毛泽东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中共领袖是在A八七会议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遵义会议18“苗人下山来与汉族共同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抗日反蒋,保护回民”、“苏维埃分田地牛羊粮食房屋财产给回番穷人”等。上述中国共产党的口号应发布于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日军全面侵华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9以下文字内容出自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一次宣言,该宣言旨在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

7、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运动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A进行国民革命,建立统一政权 B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全民族的抗战C进行解放战争,结束百年屈辱 D收回山东权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20下面是美国人办的密勒氏评论报有关中国抗战的两则图文报道,报道所涉战役上海妇女向曾坚守四行仓库的第88师士兵呈递慰劳品参加过宝山守卫战的士兵A使东三省逐步沦陷 B是国共两党携手抗战的成果C是正面战场的胜利 D宣告日本速战速决计划破产21蒋介石在一次军事会议上说: “民国十六年(1927 年)四月,也正是在徐州城郊,我有幸亲率数十万健儿,征讨北洋军阀孙传芳、张宗昌

8、,大获全胜。短短二十年后,这里竟至于一变而为我的葬身之地了吗? ”材料中“二十年后”的这一战事是指A北伐战争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徐州会战22学历史离不开特定的时空,右图A处14世纪兴起了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A使人类精神开始自我觉醒 B力图推翻罗马天主教会统治C使“人性”开始摆脱教会束缚D描绘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231637年,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在西方问答-书中介绍道:“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日: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这一现象A加深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B造成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C使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4

9、1641年,东印度公司占领了南洋海域的咽喉要道马六甲,把印度尼西亚体系同各航线连结起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体系。文中“东印度公司”所属国是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意大利25程汉大在其英国政治制度史中称:“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全新的政体”开始确立的标志是A光荣革命B权利法案颁布 C责任内阁制形成 D1832年议会改革26“人们共同的约定才可以成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每个人都必须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A因信称义 B天赋人权 C人民主权 D理性至上271788年,在纽约批准宪

10、法大会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宣称,在“自由的共和国”“人民的意志构成政府的根本原则”。1787年宪法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三权独立平等与相互制约 B大法官除犯罪终身任职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D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28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17世纪最后几十年,英国的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灭了。”这一现象A源于殖民扩张 B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C引发黑奴贸易 D为民主改革奠定基础29“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包括)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列宁评价的这部著作A阐明社会发展的客

11、观规律 B最早提出暴力革命的方式C吸收了英法美的文化成果 D预见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30下面洛克菲勒发家历程,反映了19世纪后期的美国 A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B是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C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D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进行二、判断题: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集体劳作为特征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32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并付诸实践。33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明确提出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封建土地私有制。此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

12、一新。34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宗教改革序幕,广大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3518世纪以来,英国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由此首相成为英国的权力中心。三、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6中国古代已形成一套完备的文官制度,在用人方面各个朝代的选官制度趋于完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吏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 魏、晋时代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摘编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三 (隋朝)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