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上传人:zha****588 文档编号:120772174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例1二、教学目标:1、知道比例各部分名称,探索并撑握比例的基本性质。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3、培养学生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的能力,在探究中享受到创造性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探究并撑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什么叫做比例?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课件出示四组比)。让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能组成比例的写出来。(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4:16=60:40)二、探究与解决1、介绍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比的各部分都有名称,前项和后项,那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叫什么?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教师适时

2、给予鼓励。在24:16=60:40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24、16、60、40”叫做这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2、让学生试着说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课件出示比例,指名让学生说一说。3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1)、课件出示比例24:( )=( ):4,猜一猜这两个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学生猜想:(2)、还有不同答案吗?你能举出不是整数的例子吗?答案多不多?能不能说完?(3)、观察这几组比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内项的位置可交换。(4)、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有什么好办法?举例验证:(5)、小组

3、活动:任意写出一个简单的比。求出比值。根据比值写出另一比的一项,求出另一项。组成比例。算出外项的积和内项的积。由小组成员写出比例,小组内交验证。(6)、通过验证,你们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总结:两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7)、课件出示3:8与9:4能组成比例吗?学生回答:这不是比例。看来内项积是否等于外项积,是判断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的方法。(8)、教师总结: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1、找出比例的内项和外项。2、判断下面两个比是否能组成两个比例。63和850.22.5和450四、拓展延伸1、填空。(1)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减去两个 内项的积,差是0。( )(2)18:30和3:5可以组成比例。( )(3)如果4X=3Y,(X和Y均不为0), 那么4:X=3:Y。( )(4)因为310=56,所以3:5=10:6。( )2、判断。(1)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减去两个 内项的积,差是0。( )(2)18:30和3:5可以组成比例。( )(3)如果4X=3Y,(X和Y均不为0), 那么4:X=3:Y。( )(4)因为310=56,所以3:5=10:6。(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