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人教)高二下学期政治教学设计:必修四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748929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人教)高二下学期政治教学设计:必修四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人教)高二下学期政治教学设计:必修四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人教)高二下学期政治教学设计:必修四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人教)高二下学期政治教学设计:必修四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人教)高二下学期政治教学设计:必修四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人教)高二下学期政治教学设计:必修四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人教)高二下学期政治教学设计:必修四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 矛盾的含义、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理解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特殊性是区别不同事物、区分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通过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提高比较分析能力;学会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以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情境探究”模式组织教学。通过教师组织构建各种情境,将知识情境化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以自主探究方式得出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矛盾观点为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前进途

2、中的矛盾,正视它,解决它,既不要回避矛盾,也不要夸大矛盾。【教学重难点】1、 重点:对立统一的理解。2、难点:矛盾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自学引导法、事例探讨式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法【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美国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平的十年里,由4千头猛增到4.2万头。但舒服的生活使它们运动量减少,体质下降,尔后大量死亡,剩下不足4千头。最后只得请回“狼医生”,狼又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复了生机。狼与鹿之间有关系吗?这种关系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包含着事物一分为二的思想,揭示出了事物内在的对

3、立统一的联系,包含了辩证法有关矛盾规律的深刻哲理。那么,我们今天来探究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活动一:利用教材中的漫画:“你敢吗?”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教师点评: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教师:下面这些词句都是大家所熟悉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人类开发了核能来开天辟地,却也萌发了核战争覆灭地球的危险;我们发明了指南针来追求幸福,却也诱使了掠夺;我们使用农药来保护植物,却也招致了疾病。”请

4、同学们思考:这些词句有什么样的的共同征?学生回答:这些词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一个词句列举了两个不同的的事物,并且两个不同事物都是具有相反的含义,但是两者之间却不仅仅是相反的关系,他们之间是有联系的,比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悠”中,蝉叫更加衬托出森林的幽静。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衬托的关系。-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探究活动二:学生阅读教材中老子的一段论述,并讨论:(1)善恶、有无、难易、高下等为什么可以相互依存?(2)治乱、强弱、祸福、荣辱等为什么可以相互转化?学生:自主阅读,分组合作讨论教师点评:矛盾同一性的含义: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5、,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探究活动三: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链接,并讨论思考: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存在怎样的关系?教师点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探究活动四:根据教材中的例子,讨论思考:(1)每一事物中都存在着矛盾,你能举出实例吗?(2)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矛盾?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推选代表回答教师点评:(1)矛盾普遍性

6、的含义(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矛盾普遍存在于世界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包含着矛盾。机械运动的矛盾“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这个地方又不在这个地方”较难理解。物体在同一瞬间“在这个地方”反映了物体运动中相对静止的一面;“又不在这个地方”则反映了物体运动中绝对运动的一面。这是物质的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这对普遍的矛盾在机械运动中的特殊表现,体现了物体机械运动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对立统一。社会运动中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速度和效益、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等种种矛盾。人的思维领域充满了矛盾。在音乐、艺术、文学艺

7、术作品中存在着矛盾,如格调高雅与低级庸俗的矛盾。思想健康、格调高雅的艺术,可以振奋人的精神,造就高尚的人格陶冶人的情操;而那些格调低下的作品,则会使人消极、悲观、颓废甚至堕落。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矛盾。具体地说:矛盾贯穿于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在这一过程中只存在矛盾的差别问题,不存在矛盾的有无问题。新旧矛盾之间绝不存在哪怕是一刹那的无矛盾的状态,矛盾时时刻刻都存在着。(2)学习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正确对待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探究活

8、动五:各 有 解 释一学生提出:“打人与被打有何不同”,请教老师。历史老师:打人是侵略者,被打是受害者。英语老师:打人是主动式,被打是被动式。物理老师:打人是施力,被打是受力。教导主任:各记大过一次。根据教材中的例子,讨论思考:(1)上述事实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不同的学科研究的矛盾不同。(2)“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都体现了针对矛盾的特殊性而采取不同的办法,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和故事?教师点评:(1)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同一事物在发

9、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探究活动六:学生阅读教材中莱布尼茨的故事,并思考:教师点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探究:1、为什么抽象的水果是不存在的?2、“抽象的水果是不存在的”说明什么哲学道理?苹果、水蜜桃、菠萝-水果个性(特殊性) 共性:含果酸,糖类,多汁。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白马非马的诡辩)探究:六国时,赵人公孙龙善辩。据说,他有一次骑马过关,关吏说:“马不准

10、过。”公孙龙回答说:“我骑的是白马,白马非马”。说着就连马一起过去了。想一想:公孙龙的论断有无合理性?从哲学角度看它错在什么地方?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必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现实意义(具体运用)(1)它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地位)(2)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3)它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4)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