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713687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汉语基础知识(15分)北京城是大气的。这种大气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不要说偌大的一个紫禁城只住皇帝“一家人”,便是最不起眼的四合院,也是疏落有致,颇多空间的。北京城的大气更体现在文化上,北京从来就是汉胡 ,五方杂处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在这里出入、汇集和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和融合。一个外地人,只要他到了北京,保准不会感到别扭;如果他还很随和,会说几句普通话,那么,用不了几天,他几乎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北京人了。这就是北京:古老而又新鲜,博大而又精深,高远而又亲切,

2、迷人而又难解。它是单纯的,单纯得你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北京;它又是多彩的,多彩得你永远无法一言以蔽之。而无论久远深厚的历史也好,生机勃发的现实也好;豪雄 甲 的王气也好,醇厚平和的民风也好,只要你一走进北京,它们都会向你扑面而来,让你 。你可能会惊异于现代都会的日新月异,也可能会流连于千年古都的 乙 深沉;可能会 丙 于文化名邑的清雅幽远,也可能会迷恋于民众舞台的柳暗花明。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初进北京的人感到无比的神奇,它会使你心旌摇荡,神志痴迷,不知所以。可以这么说,任何试图读懂北京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取材于易中天读城记,有删改)1. 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处的词语的

3、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偌(nu)大 杂揉 五方杂处(ch) 目不瑕接B. 偌(ru)大 杂糅 五方杂处(ch) 目不暇接C. 偌(nu)大 杂揉 五方杂处(ch) 目不暇接D. 偌(ru)大 杂糅 五方杂处(ch) 目不瑕接2. 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浩荡 深厚 沉湎B. 浩瀚 雄厚 沉湎C. 浩荡 雄厚 沉醉D. 浩瀚 深厚 沉醉3. 文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一言以蔽之B. 生机勃发C. 柳暗花明D. 不知所以【答案】1. B 2. C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

4、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审清题干的要求,这里既考查了字音,也考查了字形,考生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正误。本题中,A项,偌,应读ru;杂揉,应写作“杂糅”;目不瑕接,应写作“目不暇接”。C项,偌,应读ru;杂揉,应写作“杂糅”;处,应读ch。D项,处,应读ch;目不瑕接,应写作“目不暇接”。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浩荡,形容广阔或壮大;浩瀚,形容广大或繁多。此处形容王气,应

5、选“浩荡”。深厚,(感情)浓厚;雄厚,(人力、物力等)充足。此处指历史的厚重,应选“雄厚”。沉湎,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等方面),不能自拔;沉醉,大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此处指陶醉其中,是褒义词,应选“沉醉”。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A项,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话来概括使用正确。B项,生机勃发:指植物生长初期,长势旺盛、茁壮的意思。引申为生命力旺盛。使用正确。C项,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荫,繁花耀眼的美景。后多用来比喻

6、在困境中出现转机看到希望。此处指民众舞台 丰富多彩,使用错误。D项,不知所以: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指不知道原因。使用正确。故选C。【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令人讨厌的广告不断插入,虽然制作得美轮美奂,但时时打断人的兴致,终究让人不胜其烦。B. 陶渊明早年几度出仕,后因为不满政治黑暗而走上归隐之路,过上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C. 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

7、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D. 续作虽然演员阵容比前作更豪华,编导团队也更强大,剧情却一般,整体成绩差强人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成语是高考常考考点,其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A项,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此处用于广告制作,使用对象错误。B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场合。此处望文生义。C项,巧舌如簧,形容

8、能说会道,善于狡辩。此处感情色彩误用。D项,差强人意,指尚能使人满意。使用正确。故选D。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读书多年,与书相濡以沫,便觉得与书为友既是雅事,也是乐事。B. 世上不乏妄人,编造坐花志果等书,汗牛充栋,几可自成一库,则亦听之而已。C. 如果因有人被火烧死而放弃用火,那人类现在可能还在过着茹毛饮血、树栖穴居的原始生活。D. 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屠杀30万中国人,手段之残酷,行为之恶劣,骇人听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

9、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A项,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此处用错对象。B项,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此处使用正确。C项,茹毛饮血,指处在没有开化的状态。言远古时不知熟食,形容不开化,还处于野蛮阶段。现形容事物或人处于野蛮状态。使用正确。D项,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用正确。故选A。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闻一多,“新月派”代表诗人,在诗歌创作上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代表作品有红烛死水等。B. 劝学选自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末期人,先秦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弟子韩非

10、和李斯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C. 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他和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主要考查一些名家作品知识,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本题中,C项,范仲淹不是唐宋八大家。故选C。二、课内文言文(15分)7.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学不可以已(停止)而

11、绝江河(断开)君子生非异也(通“性”,天性)吾从而师之(以为师)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超出)是故无贵无贱(没有)作师说以贻之(赠送)于其身,则耻师焉(以为耻)圣人无常师(平常)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本题中,而绝江河,绝:渡过。是故无贵无贱,无:无论。

12、圣人无常师,常:固定。排除。故选D。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金就砺则利 谓功业可立就B.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句读之不知C. 齐人固善盗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 于是信孰视之 孰能无惑【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文言实词的含义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义;文言实词的用法应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的词性来判断。A项,就:靠近;完成。 B项,知:通“智”;知道。C项,固:本来。 D项,孰:通“熟”,仔细;谁。故选C。9.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吾尝终日而思矣 小

13、学而大遗B.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C.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D.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师不必贤于弟子【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十八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文虚词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A项,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却。B项,之:代词,它;助词,取独。C项,焉:兼词,于此;代词,哪里。D项,于:介词,比。故选D。10.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今单衣见啮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C. 惑之不解D.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14、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句。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四大类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记住标志,能准确快速判断。本题中,例句“今单衣见啮”,“见”被,是被动句。A项,定语后置。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B项,判断句。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C项,宾语前置。不明白疑难问题。D项,被动句。被秦国大将王翦给杀了。故选D。11.对下列两句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其曲中规 用心躁也A. 它的弯度符合圆规(画的圆)使用心思浮躁B. 它的弯度符合圆规(画的圆)(是)因为心思浮躁C. 它的弯度中规中矩使用心思浮躁D. 它的弯度中规中矩(是)因为心思浮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中:合乎。用:因为。故选B。三、古诗文默写(20分,每空1分)12.(1)千百年来沧海桑田,真挚的情意却总能穿越时空,传达出感人的力量。礼轻却情重,令我们想起静女中的感叹“自牧归荑,洵美且异。_,_”。远离故土,便难免哀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