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0713076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大丰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大丰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大丰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大丰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大丰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大丰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大丰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大丰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 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若属皆且为所虏。()A.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B. 夫晋,何厌之有。C. 不能容于远近D. 斯固百世之遇也。2.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 去今之墓而葬焉B. 臣请完璧归赵C. 缇骑按剑而前D.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B. 参加晚宴的客人除了瑞典的王室成员、政府要员、诺贝尔奖得主所在国的大使及夫人外,还

2、有诺贝尔基金会邀请的重要客人也会参加。C.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D. 继摘得2006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后,同里古镇保护工程又荣获2012年联合国人居署“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的全球良好范例称号。4.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季羡林先生在八十述怀中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非!我服从任何人的调遣与指挥。只敢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然而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我不甘

3、心成为,我必须干点事情。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这时候译完的。”季老的话让读者感觉到他文章的语言没有八十岁的,反而多了一些活泼与生动。A. 出人意料行尸走肉老气横秋B. 咄咄怪事酒囊饭袋老态龙钟C. 咄咄怪事行尸走肉老气横秋D. 出人意料酒囊饭袋老态龙钟5. 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他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比喻)B. 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反问)C.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D. 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夸张)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

4、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去哪儿了”之所以走红一时,()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人们在反思中完善,社会在反思中前行,国家在反思中文明。更是对心灵能够诗意栖息的企盼这种反思是对现代文明的呼唤为的是净化自我,利己达人;今人同样应有“去哪儿了”的反思,从而让灵魂纯净,让文明归位,让社会和谐是因为它成为人们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一种反思是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古人提醒“吾日三省吾身”A. B. C. D.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7.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_ , _ ,亦曷故哉?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_ , _ 。今两虎共斗, _ 。

5、吾所以为此者, _ !_ , _ ,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龙潭夜坐王守仁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注】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诗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指出三种并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四、文言文阅

6、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从击黥布军,为都尉。孝文时,嘉迁为御史大夫。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 私广国。”广国贤有行,故欲 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余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曰:“ 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

7、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 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 徒 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 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 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 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恐天下以吾 私广国私:偏爱 B故欲 相之相:辅助 C通至丞相府,免冠,徒 跣 跣:光着脚 D使使者持 节召通节:符节,古代使者持之以作为凭证的信物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申屠嘉,是梁

8、地人士,他跟随汉高祖去攻打项籍,因为建有功劳,就提升做小小的队长,后来随从高祖攻打黥布的叛军,再改任都尉。 B孝文帝原想起用既有贤才又有品德的窦广国担任丞相职务,但因窦广国是皇后的弟弟,怕引起天下人的误解,最后任申屠嘉为丞相。 C孝文帝对宠臣邓通宠爱无度,虽然知道邓通为非作歹,但仍多方袒护他。 D邓通在朝廷内怠慢无礼,申屠嘉狠狠地教训了他,让他吃尽了苦头而狼狈不堪。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 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 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10.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

9、面小题。 父亲的隔年花仲达明母亲的离世,让他变得沉默寡言。 回到教室,他周围的气氛一落千丈。他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笑,甚至,他不允许别人在他面前大吵大闹。课堂上,他除了睡觉就是打盹。老师关心地把他叫起来回答问题,他就面条一样地耷拉着头站着,不说会,也不说不会。有一次课间,因为同桌和别人大声讨论问题,他红着眼站起来要和同桌打架,理由是打扰了他趴在桌子上睡觉。 班主任带着他,坐到香气四溢的紫藤长廊下面。两个人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一直坐到一节课下课,彼此什么话也不说。到另一节课上到一半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了,趴在班主任的肩膀上,一直哭到下课。 好多天,他的眼泪一直窝在心里。在家里,看到原本滴酒不沾的父亲

10、每天喝得酩酊大醉,看到从不抽烟的父亲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好几次,他都差一点和父亲发生冲突。夜晚,他一个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知道,这个残缺的家,也许再也没有以前的温暖了,而他,必将从这里走出去,走出这个曾经给他无限幸福如今却又给他无尽痛苦的家园。 离家的前一天,父亲拿出母亲在世时准备春天播种的那半盆花种,放到夕阳下的磨盘上散潮,然后又一个人出去找酒喝了。他气极了。在那半盆花种上做了手脚之后,他收拾收拾行李,回学校去了。 两个星期以后,当班主任陪他再回到家的时候,看到的却是紧闭的家门。邻居把他父亲留下的几百元钱塞到他的手里,告诉他,父亲种下一亩多地的花种,竟没有发出一个芽,一气之下,出去打工了。

11、 接下来的几个月,在班主任的照顾下,他情绪好多了。放假前的一天,窗口的同学告诉他有人找他,出去一看,竟是几个月不见的父亲。那一刻,他想告诉父亲所有的真相,但在父亲面前,他却说不出半句话。 父亲只是用力地搂着他。 寒假,他和父亲聊起外出的原因,父亲再次提到那些没有发芽的种子。他安慰道,也许那些种子太过悲伤了,要等悲伤消尽才能长出芽来。 父亲“嘿嘿”地笑了一阵,说也许是吧。人也一样,你看前一阵子我不是又喝酒又抽烟嘛。 春节过后,他说服父亲,不要出去打工,和邻居们一起种花,这两年花的行情看好。他再三提醒父亲,那块没有出芽的花地不要动,再给它一次机会,如果还不出芽,到秋天再从其他地里移小苗栽上。 父亲

12、听从了他的建议,没有出去打工,也没有动那块没有发芽的田地。 几场春雨过后,那块空了一年的地上,竟长出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意。父亲在一个雨天,挽着裤管,披一件白色塑料雨衣,骑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到学校里找到儿子,欣喜地告诉他,那块地,终于发芽了。 他看着激动不已的父亲说,那是隔年花。 父亲根本不知道那块地里种子隔年发芽的原因。他在绝望的时候,把父亲准备第二天用来种的种子在锅里炒到半熟;第二年春天,又新买了一些花种,洒到那荒了一年的土地里。 他在一篇作文里说,自己就是一朵隔年花。作为语文老师的班主任,为他的作文打了最高分。因为,一朵隔年花盛开,一定要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天。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小说

13、中的班主任是一位富有智慧的老师,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父亲什么样的情感和心理?“他再三提醒父亲,那块没有出芽的花地不要动,再给它一次机会,如果还不出芽,到秋天再从其他地里移小苗栽上。”这段叙述在小说情节的展开中有什么作用?试探究小说以“父亲的隔年花”为题的深意。11. 文化成长需要从容的心态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从容是人的主体意识、意志品质与人生境界的综合表征。作为一种清醒的主体自我意识,从容是一种豁达、进取、自由的心态,做到为人处世不急不躁、张弛有度,坚持不懈;作为一种意志品质与人生操守,从容意味着不被形形色色的“欲望”和“身外之物”所束缚,保持自我的人格独立,葆有一颗平常心;而

14、从容作为一种人生境界,体现了人的气定神闲的自守、达观与超然。正所谓“兰秀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 今天,从容作为一种悠然、宽缓的生活态度,已然成为一种稀缺的东西且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究其原因,与我们快速发展的生活节奏不无关系。中国速度催生了我们生活的快节奏,我们在有意无意间做着压缩时间的工作,“快”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变的节奏 -饮食“快餐化”了,娱乐“快餐化”了,阅读“快餐化”了“快”似乎成了一种躲避不开的生活潮流,“快”也许是每个中国人对自己生活的最真切感受。 毫无疑问,当今国人的生活节奏是世界最快之一了。但是“快”却赶走了“从容”,因为从容心态恰恰需要在时间中

15、涵养和延展。据视觉( Lens)杂志刊载,当代英国著名摄影家马丁帕尔讲他近30年曾多次来中国拍摄,但是所“拍到的大多数照片都不怎么好”,他说,“在中国,大多数人都不自然”。读此消息也许需要我们深思-是什么夺走了我们“自然的脸庞”?生活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何时我们能找回安之若素的神情?在急功近利的氛围中,人们脸上写满了浮躁、焦虑与欲望,唯独缺少的是从容。 文化的成长与积淀需要从容。按文化哲学家卡西尔的理解,人是文化的存在,正是文化划定了人性的圆周。文化当然也是人类进步的华彩乐章。然而回视人类文明历程我们发现,真正的文化都是人在从容自信的心态下创造出来的。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诸葛亮的“躬耕南阳,不求闻达”,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