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反思(多篇)新人教版 (1)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712330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反思(多篇)新人教版 (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反思(多篇)新人教版 (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反思(多篇)新人教版 (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反思(多篇)新人教版 (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反思(多篇)新人教版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反思(多篇)新人教版 (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钟表认识钟表教学反思学期,本人进行了一节认识钟表的区级教研课,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结构如下表。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以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我进行的是第1课时的教学。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观察能力。我经过2次试上,1次公开教学,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反思这次教学活动以下几点:1、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充分了解估计学生。

2、一堂课的成功,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和估计。学生千差万别,基础不一样,能力有高下,心理素质及其他非智力因素也不尽相同。课前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洞察差别,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第1次教学我是在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进行的,误以为学生在幼儿园里已经学习过有关钟表的初步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对分针和时针的认识一带而过,就这样在后面观察整时的钟面时,我让学生说一说时针对着几,分针对着几,发现就简单的这两句话,学生翻来覆去像说绕口令似的怎么也说不清。在后面的教学中我的感觉就一个字“累”。我就纳闷了,怎么回事?学生不是都接触过时针和分针了吗?课后,我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发现我们的学生来自

3、不同的幼儿园,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学生的个体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有的学生已经懂了,而有的学生还一知半解,还需要老师进行知识的梳理。因此我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这几个环节巩固时针和分针的认识:(1)多让几名学生说一说时针和分针的样子,你是怎么来记他们的。一年级的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样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的外形便于学生记忆。(2)编一首儿歌来帮助学生记忆。小朋友最喜欢念儿歌了,于是,我就把时针和分针编成儿歌,让小朋友时时挂在嘴边,成为他们的顺口溜,张口就来,不易忘记。(3)通过前面两次的记忆,我在这一环节中提高难度。让学生说一说黑板上的两个钟面模型中缺少的是时针还是分针

4、,巩固所学的时针和分针的知识。通过以上3个环节的认识时针和分针的练习,我就可以很放心的进行认识整时的教学了。2、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教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可以说,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节课,我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以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认识钟表这节课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本节课的生活性和趣味性。本节课我以猜谜活动作为引入,结合课件的动画效

5、果,设计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认识整时时,从小红起床的主题图入手,让学生观察起床时的钟面,还有床头柜上的电子表的表示方法。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自己每天是几时起床的。在练习读整时的时间时,我设计了“史奴比逛公园”这一情境,让学生读出史奴比来到花园、蝴蝶园、苹果园、小兔家的时间,以及在熊猫钟表店里小猴和小狗的钟是什么时间坏的,最后读出史奴比回家的时间。像这样把一系列情景贯穿起来,就能够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最后,我组织小朋友做小动物找朋友的游戏

6、,将整节课推向高潮。3、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动手能力数学教学应不断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机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另一方面,及时提供了课堂教学信息反馈,使学生思维过程在动手实践中显示出来,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学生的思维错误。因此,加强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学习兴趣和发展思维的有效方法。本节课,我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安排在课前、渗透在课中。课前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钟面,这样的动手操作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钟面初步的认识过程。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学习起来就得心应手了。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我

7、让学生在认识整时的时间后,进行拨钟的练习。首先是老师拨钟,学生说时间。接着是同学们自己拨一个整时的时间,并说一说是几时。最后是一名学生说时间,其他同学拨钟。象这样反复变化花样的动手活动不仅让学生巩固了知识,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将知识掌握得更牢。在教学中我还认识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如:在教学中和学生沟通的较少,使学生比较紧张,只注重整体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人感受。在教学书写时,对写法的介绍还不够详细,学生写法练得较少,独立完成得不够。总之,本节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只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教材,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快乐和兴趣中学习,并且结合学生

8、的动手操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认识钟表教学反思2钟表的知识,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历来很多学生学习起来都很费劲,怎样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之前我一直苦恼着.在听完一个老师这个内容的课后,我受到了启发,我们大人很多时候都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虽然很多学生经常见到钟表,但实际很多人都不明白钟表是怎样转动的,所以当他们判断是几时半时,他们总分不清楚是前一个数字还是后一个数字,针对这一突破点,我在上课之前安排学生观察钟表的转动方向,再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钟表转动的游戏,学生都很乐意,在不停的转动中,他们加深了印象.这样,在后面的钟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先看分针,再看时针,判

9、断是半时后,先用手指转动一圈,看一看钟表刚刚走过了几,来到几和几的中间.刚刚走过了几,就是几时半.所以在半时这一知识点得到了很好的突破.学生学习起来都接受得很快,效果较好认识钟表教学反思3本课教学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制作钟面学具,拍相关照片制作课件,布置任务让学生带实物闹钟到课堂等等,但实际收到的效果却不是很好。还应多点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拨一拨时针和分针,增加他们进一步感知的时间。学生的起点各不相同,差异性太大,个别同学戴的手表都能准确读出时间,有的根本一点都看不懂钟表的。所以设计上采用小步子、螺旋升的方法,争取让每个学生能学有所获,知道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认识整时。通过教学

10、,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分针,什么是时针,看来光靠课堂上的一点时间,学生是无法记住的。认识钟表,还应考虑将这部分内容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让他们慢慢的学会看懂钟表的时间。不能光是死记:长长的是分针,短短的是时针。认识钟表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知识技能,今后在教学中有意无意的安排着部分内容进去,让学生掌握这项生活的基本技能。认识钟表教学反思4认识钟表一课在刚开学的的时候,因为韩红老师要参加赛课,已经给一年级3班和4班的孩子上过了。我想这一课已经上了很久,孩子们可能已经有点遗忘了,于是我在本月给孩子们上了一节认识钟表的复习课。在课前我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制作了认识钟表的复

11、习课件,也请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带了操作用的钟表。在复习课中孩子们表现得积极踊跃,就连平时比较沉闷的3班孩子也积极了起来,对于我的提问,举手的孩子明显的比平时多了许多,有的孩子已经按捺不住自己,脱口而出了答案。这让我以为孩子们应该掌握的很不错了,没想到在接下来的操作练习中,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1、对“几时”这个词产生了误解,作业中填写()时,出现了(60)时,这样的情况。2、时针和分针的长度不易区别,有的画成了一样长。3、当钟面上的时间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的时候,有的孩子就搞不清楚是几时了。反思:1、第一个错误的出现说明孩子没有理解“时”这个字的含义,有必要跟孩子所清楚。2、孩子都知道时针短,分针长,

12、说的时候很好,在操作中就出现了错误。说明数学的学习是需要经过练习的,说得好,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理解了,在孩子的作业中能够发现很多的问题,其实就是自己在课中没有把握好的地方。我应该及时的发现,及时的进行教学的修改。3、孩子学习数学需要一个感性的认识,有了实物的帮助,孩子们掌握的较好,但离开了实物,就需要把具体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因为这个问题全班多数孩子都有,家长的个别辅导能够帮助孩子更好的掌握所学的内容。但要是要告诉家长如何进行正确的辅导,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认识钟表教学反思5认识钟表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八

13、单元的知识。这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是以后学习时分的基础。一年级学生已经储备了一些认识钟表的生活经验,因此大多数孩子会看整时,但这些经验只是粗浅的,感性的,对不同的孩子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由于时间和时刻看不见、摸不着,不具备形象性、直观性,再加上一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和监督能力较差,所以对时针、分针的整体认识有些不习惯,观察力的薄弱使得他们常常忽略时针和分针的区别,因此认识半时往往会出现问题。针对教材内容、学生特点、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1、知识与技能方面: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表,知道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会看整时、半时;2、过程与方法方面: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14、学习时间的过程;3、情感与态度方面: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使学生学会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充分感知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其中重难点是: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使学生学会认读整时、半时,初步形成时、分的概念。为了更好地落实以上目标,在这节课上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将学生已有的常识系统化和组织化,使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和概括,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信心和意志力等各方面均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可持续性学习素养的形成与积累。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新课标

15、中提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堂上处处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留给了学生许多自由活动、创造数学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的“创造数学中”得到发展。如:课始让孩子们猜谜语,自由说自己了解的钟表的作用;学习整时的时刻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学习等都充分说明教师抓住了学生的起点,扩大了他们的学习自主权。对于学生来说,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识,尤其是尚未学习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是激动人心的,他是在享受,享受学习带来的骄傲。为了突破本课的难点,安排学生观察、讨论、总结,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学生学得主动,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

16、学得扎实。本课还着力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如:游戏时让四人小组合作完成,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整时和一个半时;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的星期天是怎样安排的,什么时刻在干什么等均在训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生活,同时还使数学有了鲜活的生活味。本课注重将普通的常识系统化。数学的根源是常识,为了真正的数学及其进步,普通的常识必须要系统化和组织化。(弗赖登塔尔语)认识钟表这一内容在课堂里是第一次接触,但大部分学生都有看表的经验,即已成为普通的常识。这节课上我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认一认,说一说,拨一拨,比一比等活动,将普通的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