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0711792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中国最强音节目一推出,就受到各方诟病。有人认为简单地模仿电视台同类节目并不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邯郸学步只会丢掉自己的长处。参加我是歌手节目的选手们风格各异,演唱的歌曲也各有特色,曲尽其妙,整个现场激情澎湃,让歌迷们完全沉浸其中。整节课几乎是学生的天下。每一位发言的同学都侃侃而谈,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对别人的看法提出异议,或补充说明,显示出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着眼当下,土地仍然是很多农民维持生计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新一轮城镇化浪潮中,我们从制度

2、上保留承包权就相当于保障了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已经路人皆知的品牌为何还要铺天盖地地投放广告?因为不管一个品牌知名度多大,品牌的轻度消费者是非常重要的,此为提醒和转换品牌的轻度消费者。在西方英美法系国家,著名法官其实就是法理功底深厚的学者,法官的判决书往往连篇累牍,一篇精彩的判决书甚至堪称出色的法学。A. B. C. D.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指采用数字处理、数字存储、数字采集、数字展示和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成可共享的数字形态并加以保存。B. 运营商自从宣布实施流量不清零政策以来,不少网友吐槽流量消耗速度太快,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对此表

3、示,相关报道不属实,手机流量不会“跑得快”。C. 12306网站提醒登录网站或使用手机客户端购票的旅客,不要将个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网站和手机客户端,以免给个人信息泄露带来风险。D.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学生给一位刚刚病愈后的老师写的信,最后的致敬语是:敬祝痊安B.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C. 本报欢迎批评指正。恳切希望大家都帮助我们,为办好科学小报尽一点绵薄之力D. 别人送给我的东西即使不值钱,我

4、也敝帚自珍,因为礼轻情意重嘛!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4. 完成下列各空。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_ ,所宜深慎。大行不顾细谨, _ 。今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 _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_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_ ,不武。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5.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家庭出身,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富裕家庭物质生活优裕,会导致精神生活远远滞后。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缺少与人和谐相处的襟怀。一旦走向社会,会因为自身家庭条件优越而损害甚至践踏他人权益。一个“拼爹”的时代是病态的,一个民众都默许“拼爹

5、”的社会是可悲的。物质生活优裕不一定就导致精神生活滞后。_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6. 课内语段精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

6、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

7、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范增数目项王”的“目”相同的一项是 _ 常以身翼蔽沛公吾得兄事之沛公欲王关中 刑人如恐不胜越国以鄙远沛公军霸上 ABCD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 AB CD下列

8、句中“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_ 例句: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A沛公默然 B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C沛公然其计,从之 D輮使之然也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樊哙“夫秦王有虎狼之心”等等一番话,表面上是抨击秦王,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指责项王。 B樊哙有的话同前文所写刘邦与项伯的对话几乎完全一样,这表明刘邦方面上下一致,同心协力。 C樊哙引怀王与诸将相约的话,意在提醒项羽,应该当王的是刘邦,而不是你项羽。 D司马迁的笔下,樊哙绝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贾的勇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能言善辩的智者。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太宗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 !

9、”文德后问曰:“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选自唐刘觫隋唐嘉话)对下列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_ A会杀此田舍汉会:应该 B安敢不贺安:怎么 C每廷争辱我辱:辱骂 D故魏征得直言故:所以下列句子与“皇后何为若是?”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_ A谁触忤陛下?B微斯人,吾谁与归? C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D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每廷争辱我”相同的一项是 _ A烛之武退秦师 B沛公欲王关中 C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D渔人甚异

10、之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皇后何为若是? 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90.0分)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每当谈起战争话题,总有人觉得推崇谦谦君子的中国文化缺少铁血霸气的一面。从史实上看,中华文明崛起于中原农耕地带,四面受攻。特别是北方毗邻草原游牧民族,战争频仍。相对于扛锄牵牛、单独劳作的农耕民族而言,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就是骑马射猎、团队合作,有巨大的天然军事优势。然而,从黄帝北逐荤粥开始,历经夏、商、周、秦,直到汉武帝、唐太宗分别击败匈奴、突厥,中原文明始终经受住了强悍的游牧民族的军事冲击,不断发展壮大。显然,谦谦君子也绝非任

11、人宰割的懦弱者。那么,中国文化对战争有什么看法呢? 第一,不推崇战争。中国文化爱好和平。孔子说,“仁者,爱人”。以爱护别人为己任的仁者,当然不会热衷于剥夺别人的生命。汉传佛教强调“慈悲为怀”,主张吃素,连动物的生命都不愿剥夺,遑论战争。老子关于战争的论述更充分。他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武器、战争都是不祥之物,也非君子所喜欢的,只有在不得已时才会用它;“若美之,是乐杀人”-如果喜欢武器、推崇战争,就是以杀人为乐;“夫乐杀者,不可得意于天下”-以杀人为乐的人,不可能真正得到天下人的认可。 第二,不惧怕战争。中国文化重视精神,追求正义,有重义轻死的一面。比如,孔子说过“

1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玄奘说过“宁可就西而死,岂东归而生”,文天祥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体现在战争上,就是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一般的征服者战争,能胜则愿战,不胜则愿降;必胜则必战,必败则必降。而中国文化更推崇的是:无关正义,必胜亦不战 -不打不正义的战争,不欺凌弱小;正义所在,必败亦必战-即便敌强我弱、明知必败,也会勇于亮剑、绝不屈服,甘愿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自恃武力强大而敢于言战,不是真正的勇敢;重义轻死,明知必败亦必战,才是真正的勇敢。这也是中华文明不灭的关键之一。 第三,战争胜负的根本是民心。虽然不推崇战争,但中国文化对战争的研究非常

13、深入。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是什么?中国文化很早就对此做出明确论述 -民心。尚书泰誓说,商纣王“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商纣王虽有亿万臣民,但人人离心离德;周武王“有臣三千,惟一心”-周武王虽只有三千臣民,却众人一心,因此周武王就有能力战胜商纣王。孙子兵法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包括道、天、地、将、法五方面。其中,道是居于首位的决定要素。道是什么呢?就是得民心。“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也就是说执政者能让老百姓与自己同心同德、同生共死,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首要条件。 (摘编自文运不推崇也不惧怕,胜负根本在民心-浅谈中国文化对战争的看法)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

14、以骑马射猎、团队协作为生活常态的游牧民族,与耕地种田、个体劳作的农耕民族相比,自然具有明显的军事优势。 B中华文明在中原农耕地带崛起之后,经受住了北方强悍游牧民族长时间的军事压迫以及战争的考验,一步步地发展壮大。 C“仁者爱人”、“慈悲为怀”及“兵者,不祥之器”,儒、释、道三家直接表达对战争看法的言论,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战争观。 D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中有为追求正义而视死如归的基因,体现在战争上,就是为了正义的事业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 A推崇谦谦君子的民族心理,决定了中国文化奉行的是不推崇战争的理念,而这也正是中华民族曾经任人宰割的历史根源。 B中华民族为

15、追求正义,明知必败亦勇敢应战,这种“重义轻死”的精神传统,成为了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一个关键因素。 C不推崇战争,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对于战争缺乏研究,如尚书泰誓就有民心向背与战争胜负关系的相关表述。 D孙子兵法将得民心为内涵的“道”放在决定战争胜负诸因素之首,这是本民族“胜负根本在民心”战争观的有力证据。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黄帝北逐荤粥,汉武帝、唐太宗分别击败匈奴、突厥,表明军事优势并非只由兵士的军事技能、武器装备所决定。 B中华民族反对一切战争,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惧怕战争,只是本民族不好战尚武,不以战争杀伐为乐。 C中华民族重义轻死的文化人格,演化为中华儿女面对战争不畏强敌、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呈现出不恃强凌弱的民族品格。 D中国文化推崇“正义所在,必败亦必战”的理念,宣扬“舍生取义”的精神,说明相较于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