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牛山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711361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顺义区牛山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北京市顺义区牛山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北京市顺义区牛山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北京市顺义区牛山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北京市顺义区牛山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顺义区牛山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顺义区牛山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顺义区牛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最近,一款名为“旅行青蛙”的游戏在网络上走红。游戏主角是一只青蛙,它独自吃饭,读书,外出旅行。玩家能做的,就是在庭院里采摘三叶草“赚钱”,为它准备餐食,给它整理出发的行囊,然后发现它一声不响地离开,再等它悄无声息地归来。没有激烈炫目的画面,没有复杂的操作流程,游戏设置朴素到寡淡,却让很多人投入其中,原因在于这款游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隐喻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共鸣。“养蛙”,“养娃”,相近的读音,让人联想到相似的生活场景。傍晚归家,我们总会看到餐桌上摆好了父母早已准备好

2、的可口饭菜;离开家乡,日益年迈的父母除了惦念,能做的也只是帮助我们整理行囊,多备些衣物吃食,将家的温暖尽力延续得久一点儿。这份长情的付出,是游戏内外并无二致的父母深情。只不过,这份深情常常被一种“空巢”的孤独覆盖。前一晚,“蛙儿子”还在桌前吃饭、床上读书,第二天一早,房间里却已不见踪影。更多时间,是玩家一人面对空荡荡的房间,等待它的归来。玩家只能凭借它从远方寄来的一张张照片去想象“蛙儿子”过得怎样,现在何方。那份独自思念的寂寥,那份不知归期的守候,让我们隐约体会到了父母“空巢”之后的苦楚与不易,却也难说我们真正懂得了那些一别数载、难得团聚的“空巢老人”的复杂心情。毕竟,游戏带来的体验与现实相比

3、,还是浅薄了些。反观这只青蛙,何尝不是另一种“空巢”角色?独自吃饭,独自远行,独自生活,这只蛙的日常状态,也是背井离乡、独自于远方拼搏的“空巢青年”的现实写照。他们每天随着人流上班、回家,日常饮食常靠外卖速食解决,更多的时间里形单影只,独自排解内心的孤独。偶尔给父母打一个电话,想一吐心中的落寞和艰难,但电话接通的瞬间,心又变得坚强起来,于是在寒暄问候中,多说新成绩,少说不容易,就像游戏里青蛙寄回的照片,不时展现各种美景,让我们愉悦和安心。两种“空巢”的孤独,凝结在掌间的屏幕上,一款游戏折射出现实人生。(取材于文紫啸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随着高科技的突飞猛进,电子游戏已进入千家万户,继绘画、雕刻、

4、建筑、音乐、诗歌、舞蹈、戏剧、电影之后,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九艺术。根据最新发布的国际市场数据分析报告,2018年游戏软硬件产业收入将达1650亿至1700美元,并在2022年前达到2300亿至2350亿美元的规模。如果预测成真,五年后的游戏软硬件产业收入将超过现今全球150个国家的GDP。从最早的示波器乒乓游戏到后来的FC红白机、街机、PC机、智能手机,电子游戏虽然只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却势如破竹,以其独特的魔力成为了电子设备上不可或缺的一种娱乐方式。现在,电子游戏开始向虚拟现实狂奔。“虚拟现实”是一个技术系统,是综合了计算机图形、多媒体、传感器、人机交互、网络、立体显示以及仿真等多种科学技术发

5、展起来的。这种新技术力求给用户带来无限接近真实的浸入式使用体验,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游戏中。比如,在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玩家进入三体游戏之前,需要穿上由一个全视角显示头盔和一套感应服构成的“V装具”。通过记录视网膜特征,感应服可以使玩家从肉体上感觉到游戏中的击打、刀刺和火烧,能产生出酷热和严寒的效果,甚至还能逼真地模拟出身体暴露在风雪中的感觉。当虚拟现实技术日益普及之后,所有二维的屏幕都能非常轻易地被“虚拟现实”系统替代,多自由度、多感官通道融合所带来的信息刺激,将为大脑营造出极近真实的幻觉,它将可以放大并操控每一个人的情绪反应与感官体验。虚拟现实技术的用户不再是那个被隔离在内容之外的观看者,

6、而是参与者、体验者,可以瞬间参与一场激烈的战争,或者踏入一片静谧的丛林,又或者站在一颗遥远荒芜的行星上。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当我们可以借助技术手段模拟、仿真、复制、创造外部世界对人类感官的刺激信号时,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已经模糊,甚至真假难辨了,这时人类将更难以区分虚拟游戏与现实生活。(取材于阿莫、骆立玛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三对于我们的先祖来说,未来如迷雾中的山林一般,不向世人显露真容。但如今这个时代,未来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大家看到的未来没有什么区别: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驱动之下,意识以数据的形式存在。数字化生存的远景,意味着人类所向往的终极自由之境建筑在虚拟之上。1969年克兰罗克教

7、授把两部电脑连接起来,创造了名为阿帕网的互联网雏形,人类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大迁徙便不可逆转地开始了。数十年间,从0到1的数据洪流改变了历史的河道,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堤坝冲击得千疮百孔。数据化是一切的归宿,沿着沟通数字化体验数字化肉身数字化的路径,人们最终将完成由实入虚的大迁徙。沟通的数字化,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我们早就习惯了在网上购物,用微信社交。关于体验数字化,除了电子游戏的真实感和浸入感更加逼真强烈以外,还可以畅想这样的情景:人们足不出户,只要点击手机上的购物网站APP,就会身处一个可以互动的全息影像世界中,琳琅满目的商品虽非实物,但却可以看到,感知,触摸。总之在现实世界里人类的

8、一切真实感受,都在这个影像系统里得到了完美的模拟,甚至可以做到试吃试用。肉身的数据化,是现实世界的尽头。社交、购物、健康,人类的一切行为与感知都将迁移到互联网上,人类将离开肉身,进入自己所制造的虚拟世界,一去不复返。这样一来,现实世界有可能成为虚拟世界的能源来源,就像空疏寥落的_。数字化构筑的虚拟世界,本质上是人类现实生存的一种延伸,所以它必须遵守人类社会的普遍法则。在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大迁徙中,人类仍应该始终坚持用人文情怀、人文精神和人文理想来守护人的心灵,促使人性向上、崇善和求美。(取材于马钺等的相关文章)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旅行青蛙”游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游戏走红的原

9、因是青蛙能够时时与玩家互动。B. 玩家“养蛙”的情境,让人联想到父母对子女的付出。C. 一张张美景照片是玩家想象青蛙旅行生活的唯一凭借。D. 青蛙独自在外生活,就像“空巢青年”一样。2. 下则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悄无声息:“悄”的意思是“没有声音”,读音为“qio”。B. 炫目:意思是“光彩夺目”,也可写作“眩目”。C. 并无二致:意思是“没有多大区别”,近义词是“相差无几”。D. 寒暄的“暄”是“温暖”的意思,“寒暄”不可写成“寒喧”。3. 请结合论语里仁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谈谈你对材料一中背井离乡、独自于远方拼搏的青年的看法。4. 下列对材料二的

10、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九艺术,电子游戏已进入千家万户,丰富了人们的生活。B. 从最早的示波器乒乓游戏开始,电子游戏就向虚拟现实一路狂奔,势如破竹。C. 小说三体描述的玩家浸入式的使用体验,需要借助多种科学技术来实现。D. 虚拟现实技术为人的大脑营造极近真实的幻觉,这将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困惑。5. 材料二中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带给玩家的体验,如果用诗句来形容,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A.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B.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C.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D.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6. 根据材料三,下列对“由实入虚的大迁徙”的理解,不正确的

11、一项是( )A. 意识最终以数据的形式存在。B. 它自互联网雏形诞生时就开始了。C. 人的一切行为和感知都会迁移到互联网上。D. 目前沟通数字化和体验数字化已全部实现。7. 下列填入材料三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景区B. 学校C. 矿场D. 住宅8. 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回答电子游戏创造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哪些联系。【答案】1. A 2. B 3. 孔子所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责任:不远游的前提是“父母在”。对孔子而言,父母健在时,子女的义务,便是在家陪伴父母,与父母共同生活。这里的“在家”或“不远游”可以有多重意义:或是以农耕赡养父母,或是照顾父母的起居,或是避免父母因子

12、女远游而担心等等。如果子女出远门而又没有一定的去处,那么父母的牵挂之情势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游必有方”。其重点是对父母尽责。也可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 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文中的外出拼搏的青年独自吃饭,独自远行,独自生活,他们每天随着人流上班、回家,日常饮食常靠外卖速食解决,更多的时间里形单影只,独自排解内心的孤独。偶尔给家人打一个电话,想一吐心中的落寞和艰难,但电话接通的瞬间,心又坚强起来报喜不报忧,不能让家人为我担心。于是寒暄和问候中,多说一些新成绩,少说一些不容易,这也是一种对父母的孝顺和责任。 4. B 5. B 6. D 7. C 8.

13、 虚拟世界可以折射现实人生(是现实世界的写照,隐喻现实世界)虚拟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高度仿真(虚拟世界能给人带来无限接近真实世界的体验;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越来越小)虚拟世界的能量来源于现实世界虚拟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延伸,虚拟世界必须遵守现实世界的普遍法则。【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旅行青蛙游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材料一,圈出有关“旅行青蛙”的内容,再与选项进行比对。A项,“游戏走红原因是青蛙能够时时与玩家互动”错误,错在“时时互动”,由材料一可知,游戏玩家与青蛙基本都是

14、独自做事情,并非“时时互动”,而且材料提到“让很多人投入其中”“原因在于这款游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隐喻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共鸣”,可见游戏走红的原因不是“青蛙能够时时与玩家互动”。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把握词语读音和字形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到材料一中找到加点词,把词语放入语境分析其意思,把握其读音和字形。B项,“也可写作眩目”错误,“炫目”不能写作“眩目”,“炫目”是“光彩夺目”“光彩耀眼”的意思,而“眩”是眩晕,眼花缭乱,看不清,这与文中的语境不合。故选B。【3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

15、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根据题干的要求明确探究的方向,如本题要求结合论语里仁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谈谈对材料-中背井离乡、独自于远方拼搏的青年的看法,然后要先写出对论语中这句话的理解,再结合材料中青年背井离乡、独自到远方拼搏的具体行为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分析其行为对照观点进行论证即可。首先理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意思是“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这句话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敬父母,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去奋斗。然后到材料中找出现代青年背井离乡的理由以及身在外乡的表现,如“独自吃饭,独自远行,独自生活”“背井离乡、独自于远方拼搏的空巢青年”“他们每天随着人流上班、回家,日常饮食常靠外卖速食解决,更多的时间里形单影只,独自排解内心的孤独”“偶尔给父母打一个电话,想一吐心中的落寞和艰难,但电话接通的瞬间,心又变得坚强起来,于是在寒暄问候中,多说新成绩,少说不容易”,由这些内容可知,现代青年背井离乡并非是不孝顺。最后要突出两者之间的时代不同:孔子时代说的条件是农耕社会,而现在是信息时代,后工业时代,到远方寻找机遇和发展。【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