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0710131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每年夏秋之际,北海道阿寒湖旁都会有人去捕获小龙虾,他们将捕获的许多小龙虾直接踩碎当肥料用,这对于喜欢美食的人来说真是暴殄天物。在老支书心里,垃圾分类能顺利推进,不仅是因为村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处置体系,更是村民积极参与、三人成虎的结果。费县素有“奇石之乡”的美称,天生大量巧夺天工的奇石,其中一个园林石又称北太湖石,生成于4亿年前,经长期风化和酸性土壤侵蚀而成。买什么样的房是个人自由,本无可非议,但选择二手房时还是需要多加注

2、意,尤其是在二手房的交易过程中,购房者要多留心,以免上当受骗。在电商大潮的冲击下,许多服装店都停业了,这家小店却逆流而上,及时更新经营理念,不仅装饰一新,而且转变了服务作风,改头换面,最终赢得了市场。这个令人羡慕的家庭,没有那么多花前月下的浪漫,有的只是比常人更多的担心和牵挂,17年来无论遇到任何困难,警嫂于永濡与丈夫始终相濡以沫。A. B. C. D.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一个播音员要想在直播中读得准确流畅,靠的不仅是扎实的基本功,而且是丰富的学养和人生积累才能做得到。B. 纵观世界各国企业的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决

3、于它的经营理念。C. 太空的微重力、高真空的特殊环境以及外星球上丰富的各种矿藏,成为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最大的资源宝库。D. 考察中国国情可以预见,中国今后的民主法制建设不太可能全盘引进西方理念,而更可能采取立足民本、务实渐进,逐步实现制度的进步和升级。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小王去市场体验生活,他到市场后问摊主:“大叔,买一千克黄瓜要多少人民币?”B. 在这次山体滑坡救援行动中,由于松动山体再次余滑,12名消防战士和两名挖机司机当场丧生。C. 好友给张老师送来自己的字画,张老师说:“恭敬不如从命,你的墨宝我收下了。”D. 今年“双11”购物节期间,凡是在本店购物满三百元者,

4、本店将惠赠精美礼品一份,欢迎光临。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两句来表现自己积极用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心态。(2)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学习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5. 请根据下面的文字进行想象推理,然后把空缺处填补完整。 一位政客在拉选票时不停地承诺,说今后要为当地弄来更多的钱。当地的一位老太太听着就插嘴说:我们不再需要这么多钱了,钱已经够花了,我们需要的是先解决好一件小事儿,那就是让我们的孩子能够继续到海边捡拾贝壳。 老太

5、太的话让在场的人一愣,随即赢得一片掌声。政客懵了,过了好大一会儿才会有所感悟的说: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儿。 孩子们不能到海边捡贝壳,是因为_,而_确实是一件大事,_,_都是政客所要考虑的问题,因而他认为这不是小事儿。6. 排中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矛盾或者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这里有三个盒子,每只盒子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话。请根据逻辑中的排中律,推理出宝石在哪个盒子中,并解释为什么。答:宝石在_。原因是:_。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军中乐南宋刘克庄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将军贵重不据鞍,

6、夜夜发兵防隘口。自言虏畏不敢犯,射麋捕鹿来行酒。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合金疮药。(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_A开头两句写其生活环境:“刁斗”是军中用具,铜质,白天可烧饭,夜间用来打更。“设刁斗”是说在夜间军营有巡逻的兵士;“面面”与“深深”相对,呼应“万人守”,烘托出军营戒备森严的战争气氛。B诗人笔下的将军虽然身份高贵,但能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他不披铠甲,放弃骑马,亲自带兵夜夜去防守险要的隘口。C诗中的将军不仅藐视敌人,认为“虏畏不敢犯”,还用“射麋捕鹿”这种畋猎方式来激发将士们的杀敌豪情。D“更阑酒醒山月落”句,更阑、酒醒、月落,诗人不从正面着笔,

7、而是让读者展开无尽的想象,进而能尽得诗歌之意。E全诗从帐门外写到帐门内,由将军写到士兵,由全景描绘而过渡到特写镜头,构思精巧严谨,脉络分明。(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9.0分)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洪信,并州晋阳人,汉圣太后弟也。后弟六人,洪信居长,少善骑射。后唐 明 宗在藩时,隶帐下,及即位,爱将朱弘实总领捧圣军,弘实擢洪信为 爪 牙,渐迁小校。应顺中,潞王举兵,少帝弘实而东奔,捧圣军数百从行,洪信预焉。 及次卫州少帝与晋高祖遇因有疑贰谋害晋祖其从兵皆乱时汉祖方护晋祖洪信以兵应之获免。清泰中,又为雍王

8、重美牙校。晋初,为兴顺左厢都指挥使。汉祖统 禁 军,迁镇太原,奏隶麾下。汉祖领陈州刺史、左护圣左厢都指挥使,俄加岳州防御使。从汉祖降邺,以警扈之劳,授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武信军节度。 乾佑中,以群小用事,心怀忧惧,白太后求解军职,出为镇宁军节度。岁余,迁保义军节度。初,杨邪以元从功臣为方镇者不谙政务,令三司择军将分补诸镇都押牙、孔目官,或恃以朝选,藩帅难制。洪信闻内难,即召马步军都校聂召,奉国军校杨德、王建、黄全武、杨进、翟本,右牙都校任温武,护圣都校康审澄及判官路涛、掌书记张洞、都押牙杨昭勍、孔目官魏守恭,悉杀之,诬奏谋逆。周广顺初,加同平章事。 洪信常以此妄杀自歉,及革命,内不自安。周祖犹

9、以汉太后之故,移镇京兆。本城兵不满千,王峻西征至陕州,以援晋州为辞,又取去数百人。及刘崇北遁,遣禁兵千余屯京兆,洪信益惧,即请入朝,恳辞藩镇,拜左武卫上将军。世宗即位,迁左骁卫上将军。显德五年,改右龙武军统军,从世宗北征,为合流口部署。乾德五年,改左骁卫上将军。开宝五年请老,以本官 致 仕。八年,卒,年七十四。 (节选自宋史李洪信传)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 A及次卫州/少帝与晋高祖遇/因有疑贰谋害/晋祖其从兵皆乱/时汉祖方护晋祖/洪信以兵应之/获免/ B及次/卫州少帝与晋高祖遇/因有疑/贰谋害晋祖/其从兵皆乱/时汉祖方护晋祖/洪信以兵应之/获免/ C及次/卫州少帝与晋高祖

10、遇/因有疑贰/谋害晋祖/其从兵皆乱/时汉祖方护晋祖/洪信以兵应之/获免/ D及次卫州/少帝与晋高祖遇/因有疑贰/谋害晋祖/其从兵皆乱/时汉祖方护晋祖/洪信以兵应之/获免/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文中的清泰、明宗、乾德、开宝等都是年号。 B在古代,爪牙是得力帮手的意思。现多比喻为坏人效力的人,他们的党羽,帮凶,是贬义词。 C禁军是封建时代直辖属于帝王,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 D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表示官员辞职归家。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

11、李洪信出身皇戚,早年从军。李洪信是汉圣太后的弟弟,后被朱弘实提拔,逐渐升迁至小校。少帝东奔时,洪信参与了护卫行动。 B李洪信屡立战功,受到封赏。晋初时,李洪信因立战功,先后被授予兴顺左厢都指挥使、岳州防御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武信军节度等官职。 C李洪信担忧时事,为朝解忧。由于藩帅难以控制,李洪信将聂召、杨德、王建、黄全武、任温武、杨昭勍、魏守恭等人全都杀死。 D李洪信受到猜忌,惶惶不安。周朝建立后,周祖因为李洪信是汉太后弟弟的缘故,让他镇守京兆,后又不断削弱他的武装力量,洪信忧惧,恳请辞藩镇,入朝为官。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群小用事,心怀忧惧,白太后求解军职,出为镇宁军节度

12、。 _ 洪信常以此妄杀自歉,及革命,内不自安。 _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5.0分)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马镫,是指垂悬于马腹两侧供骑马者踏脚的马具。最早的马镫出现在我国,这是人们的共识,但有人根据史记汉书中西汉骑兵已经成为战斗主力,且曾屡次长途奔袭匈奴后方等记载,得出马镫“在两汉时代应该是已经被普遍应用”的结论。 迄今为止,考古发掘没有三国之前的马镫图象、造型和实物。秦始皇兵马俑坑的陶马,身上有各种马具,但不见马镫。近来出土的两汉陶马,同样不见马镫。山东沂南曹魏时期的石墓的石刻画像有幅马夫喂马的画像,马厩中挂着诸多马具,唯独没有马镫。从已经发现的当时北方草原地区的文

13、物来看,情况亦是这样。 马镫形象的“艺术作品”,现在知道有:东吴墓出土的一匹陶马,马背上配有马镫;东晋琅琊王氏家族墓中的陶马,装饰有泥塑三角形双镫;呼和浩特市北魏墓葬陶马,腹部绘有马镫。马镫最早的实物,是辽宁北票市冯素弗墓出土的一副由鎏金铜片包裹的桑木心马镫。冯素弗是北燕文成帝冯跋之弟。吉林市郊帽儿山鲜卑贵族墓出土了木心马镫,该墓墓主为卑贵族。朝鲜中央历史博物馆收也藏有一副生铁马镫,为五六世纪前期高句丽时代的遗物。这三副马镫的年代相当于东晋末期或稍晚。 文献对“镫”字的使用,与此相互印证。先秦典籍不乏“镫”字用例,或指用于盛熟食的器皿,或指“灯盏”。“镫”指“马镫”之义,我知道的最早出现在刘宋

14、时期的世说新语规箴的记载:“谢中郎在寿春败,临奔走,犹求玉帖镫。”此句批评谢万于兵败逃亡之际,临上马还奢求用嵌了玉的马镫。稍晚的南齐书庐陵王子卿传记载齐武帝责备其子萧子卿过度奢侈之语,曰:“纯银乘具乃复可尔,何以作镫亦是银?”诗文中也有马镫。南朝梁简文帝紫骝马诗云:“青丝悬玉蹬,朱汗染香衣。”北周王褒谢赉马启中有句:“黄金作勒白玉为镫。” 三国之前,确实还未见马镫踪影。然而史记汉书的记载不是史家的向壁虚构。汉代的画像砖上,骑者的大腿跟马背平行,膝盖弯曲,小腿下垂,身姿跟足蹬马镫的形状颇为相似。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一个西汉末期的贮贝器,其顶部的骑马者就将双脚拇指套在鞍前垂下的绳圈中。真正意义的马镫

15、的普及,应是金属采冶业发达到相当的程度,铜铁等金属不再稀缺的时候。马镫毕竟是踩在脚下的“贱器”,何况有东西聊堪供用。这点可从已发现的木制马镫与齐武帝责备其子萧子卿之语中体味。(摘编自骆晓平再谈我国马镫产生的时代)(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马镫“在两汉时代应该是已经被普遍应用”的观点,更多的应是主观推定。B目前的考古发掘发现的马镫图象、造型和实物都证明马镫出现在汉代以后。C先秦典籍使用的“镫”字,属于生活器皿,与马镫的“镫”字有质的不同。D马镫的出现,应在金属采冶业相当发达、铜铁等金属不再稀缺贵重的时候。(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文章先列错误观点,而后从考古发现、“镫”字的使用两个方面对其否定。B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式,而且列举了许多考古证据证明自己观点。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