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全册精品教案成才系列

上传人:zha****588 文档编号:120709923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139 大小: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全册精品教案成才系列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全册精品教案成才系列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全册精品教案成才系列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全册精品教案成才系列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全册精品教案成才系列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全册精品教案成才系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全册精品教案成才系列(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全册精品教案,成才系列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全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综合应用,整理与复习。具体分为:(一)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 负数 第三单元 比例(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三)统计与概率 第四单元 统计(四)数学思想方法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五)综合应用1自行车里的数学 2节约用水3、有趣的平衡 4、设计运动场 5、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六)整理与复习 第六单元 整理与复习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

2、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3、会用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4、认识圆柱与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与圆锥的体积。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能力目标: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

3、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3、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点、难点:本册教学重点: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的教学。本册教学难点:圆柱与圆锥、比例的教学。四、教材编写特点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负数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新增加的内容。很久以来,负数的教学一

4、般安排在中学教学的起始阶段进行,现在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标准将其提前到小学阶段教学。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学生以往所认识的数整数、分数、小数等都是算术范围之内的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比例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首先,它有着较大的实用价值,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用比例来解决。例如绘制地图、图形的扩大或缩小等;其次,它是学生进一步

5、学习的基础知识。第三,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的重要领域。学生在此前学习过的有关数学知识在这里得到了综合运用,如绘制简易地图要用到比例尺、解比例、作图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此前了解的各种数量关系,在这里是从事物运动变化的角度概括成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并可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中学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较,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有所提高。不仅要求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而且要求学生“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与原通用义务教育教材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改进。(1)概念教学注意联系实际,加

6、强探索性。比例单元的概念教学分量较重,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等基本概念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本册教材的编排,先用前两小节集中进行概念教学。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建立明晰的概念,另一方面注意联系实际,由实际问题引入概念学习,增加学习的探索性。同时教材不再对研究的过程作详细的引导和说明,只是提供研究的素材与数据,出示关键性的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2)“比例的应用”增加内容,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比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册教材一方面根据标准的要求增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内容,另一方面,将比例尺的教学移到这里,使得“比例的应

7、用”由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比例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丰富了教学内容。其中“比例尺”的教学内容也比原通用义务教育教材内容丰富,增加了将实际尺寸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的实例,安排了综合运用比例尺知识进行实际作图的例题。使这部分内容不仅对于前两小节的概念学习起到巩固和加深理解的作用,而且对于学生体会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意识、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都是很好的素材和机会。(3)注意渗透函数思想。函数是近代数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小学阶段,主要是通过一些知识的学习渗透函数思想。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的教学正是渗透函数思想的重要内容。本册教材继续使用原通用义务教

8、育教材的编排方法,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便于对两个概念含义进行对比;在实例的基础上,用列表的形式体现变量之间的关系,接着用=k(k一定)、xy=k(k一定)的式子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增加了认识正比例图像的教学,用“你知道吗?”介绍了反比例的图像,这些内容都可使学生体会到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对一种量怎样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有鲜明的印象,使学生对函数思想获得初步的了解。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

9、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的编排,继续注意使学生在获得有关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能力。本册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是这一领域的最后一部分“圆柱与圆锥”。圆柱与圆锥也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在内容和要求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但是,教材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来说,有这样几个变化:(1)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对圆柱、圆锥的认识,教材均通过列举大量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圆椎体特征的实物直观引入,让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物体形状的共同的特点,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它们的几何图形。当学生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后,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具有如此特征的实物,从而加强所学知识

10、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圆柱、圆锥的认,进一步感受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加强了对图形特征、求表面积和体积方法的探索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些部分内容的编排更侧重于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和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而对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在学习素材和实践操作方面都显不够。实验教材加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有关自主探索和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例如,圆柱的特征,是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的。在教学圆柱展开图的特征时,教材从让学生自主探索“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开始,让学生运用操作,剪一剪并展开观察,再把展开得到的长方形重新包上,探

11、索并发现此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这就进一步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打下基础,也加深了学生对圆柱特征的认识,锻炼学生空间想像的能力。(3)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教材在编排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时,增加了用长方形(或三角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转出圆柱(圆锥)的活动。此项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和转换关系;同时可以使学生在操作、观察、想像、推理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4)加强了学习方法的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材注意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新学习的内容进行联想和猜测,

12、再通过实验和推理验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例如,教材联系长方体体积公式鼓励学生估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联系圆柱体积公式鼓励学生猜测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圆锥体积的教学是按照引出问题联想、猜测实验探究导出公式的思路设计的,在猜测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和推理,使学生受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发展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所学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本学期是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仍然安排了“整理和复习”,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提纲携领地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各种能力

13、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中学的数学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因此,“整理和复习”单元不仅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原通用九年义务教材相比,本册教材“整理和复习”单元的编排有以下几点改进。(1)依据标准划分的学习领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归类,依次进行整理和复习。(2)精简内容,突出整理和复习的重点,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整理提供空间。(3)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发展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提供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练习题,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

14、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套实验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据此,在“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抽屉原理”的教学,在“整理与复习”单元的数与代数复习中设置了“数学思考”小节。本册教材还设计了“自行车里的数学”、“节约用水”、“有趣的平衡”、“设计运动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等5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

15、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本次数学课程改革强调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探求欲望,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在数学教学中,就是要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同样是学生学习、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本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考虑到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等因素,教材注意选择知识内容深刻、内涵更丰富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与前几册实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采用阅读材料的形式,结合教学内容一些有关的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望。(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设计了很多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