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和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卓越班202001210124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709901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太和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卓越班202001210124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太和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卓越班202001210124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太和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卓越班202001210124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太和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卓越班202001210124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太和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卓越班202001210124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太和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卓越班2020012101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太和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卓越班202001210124(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太和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卓越班)考试范围:必修修三第一章至第四章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90分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1. 下列各项中,从理论上分析,氧气含量最高的是A. 血浆 B. 淋巴 C. 组织液 D. 细胞内液2. 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B. 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中C. 与、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 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中3.根据图人体器官模型,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A处高于B处B. 如果器官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

2、B处C. 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处高于B处D. 如果器官为胰腺,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高于B处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K、血红蛋白、尿素等物质B. 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C. 免疫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机体稳态的维持D. 神经递质可进入组织液,激素可进人血液5. 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B. 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C. 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D. 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

3、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6.神经调节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因为兴奋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则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C. 感受器就是传入神经末梢,效应器就是传出神经末梢,它们都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D. K+外流,Na+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改变,产生局部电流,是兴奋产生的生理基础7.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X、Y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e是感受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 兴奋在X、Y间的传导方向是从X传

4、向Y的C. 刺激b点,神经冲动仅传向aD. 兴奋在结构c中和X与Y之间的传导速度相同8.可卡因(cocaine)是一种神经类毒品。下图为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的形成主要与高尔基体有关,其中的多巴胺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B、 多巴胺作用完成后正常的去路是通过多巴胺转运体运回突触前神经元 。C、 由图可知,可卡因进入突触间隙后阻碍多巴胺的回收 ,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D、结构上发生电信号- 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变化9.根据突触前细胞传来的信号,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的为兴奋性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效应(抑制效

5、应是指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仍为内负外正)的为抑制性突触。如图为某种动物体内神经调节的局部图(带圈数字代表不同的突触小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突触小泡中是兴奋性神经递质B. 当兴奋传至突触3时,其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C. 图中的突触类型有轴突树突型、轴突肌肉型D. 突触2和突触3的作用相同,均是抑制肌肉兴奋10.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施加一定的电流刺激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变化正确的是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 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C. 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 甲发生一次偏转

6、,乙不偏转11.神经调节是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有一个个条件反射的建立B.脊髓从胸部折断的病人无法完成排尿C.人脑对外界的感知和控制机体的反射是相同的区域D.人体的生命活动最终都要受到大脑高级中枢的控制12.下图为某糖尿病犬在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注射胰岛素后,细胞摄取葡萄糖能力加强B. b点后肝细胞合成糖原的速度有所减慢C. 给健康狗注射胰岛素可能引起休克D. 注射后6 h左右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最低13.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功能,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正常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对照组应设

7、为()A. 用一成年健康的家兔作相同的处理,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B. 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去除垂体后作相同处理,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C. 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去除下丘脑后作相同处理,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D. 用另一相似的幼年家兔作相同处理,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14.如图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血液中激素的含量会増加,激素的含量减少B. 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C. 骨骼肌受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D. 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也可以是甲状腺细胞15.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参与,下列相关

8、叙述中错误的是A. 动物体各项生命活动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B. 对抗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需要依靠免疫调节C.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D. 饮水不足时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有利于维持渗透压的稳定16.甲、乙、丙三人在一次社区健康日活动中检测出尿糖超标,为进一步弄清是否患糖尿病,依据规范又进行了血液检测。图1、图2所示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7.0 mmol/L,餐后2h11.1 mmol/L,结合图1、图2分析,乙出现上述检测结果的原因可能有: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 自身效应T细胞持续杀伤胰岛B细胞, 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

9、上的胰岛素受体 胰岛B细胞膜上载体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下降A. B. C. D.17.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B. 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淋巴因子C. 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D. 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18.如图是免疫调节过程的部分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类似于物质I、这样的免疫活性物质,仅由淋巴细胞合成分泌B.细胞可识别病菌,并使其裂解死亡C.细胞的活化往往需要抗原的刺激和细胞的协助D.病菌被细胞特异性识别并摄入后进行处理的过程需要溶酶体参与19.下图表示某

10、病的发病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甲在抗体的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B. 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C. 激素A是甲状腺激素,其含量较多时,只能抑制垂体的分泌D. 如果给该病患者注射过量激素B,则激素A和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20.下图是水稻种子从萌发到结种子完整的生活史过程中涉及多种植物激素的综合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在种子萌发方面与脱落酸具有拮抗作用B.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起协同作用C.水稻的生长发育,在根本上是环境因子光照、温度等变化引起体内激素改变

11、的结果D.脱落酸在水稻适应不良环境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21.将休眠状态的某植物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1-2个月,可使种子提前萌发。处理过程中两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a是脱落酸,b是赤霉素B. 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C. 较高浓度的a与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喷洒果实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D. 较高浓度的b喷洒水稻可以提高产量22.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正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1所示;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茎生长的作用情况。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一段时间后,图

12、1所示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弯向光源B. 若图1中茎的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p的范围是0pmC. 图2曲线上H C段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D. 若把图1装置放回地球,同时去掉光源,植物茎的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r的范围是0rm23.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道路的绿化带上每隔5米种植一棵樟树,体现了种群的数量特征B. 用样方法调查数量较少的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可在蒲公英分布较多的区域增加样方数C. 在培养瓶中培养酵母菌时,只要营养充足,酵母菌种群就会呈“J”型增长D. 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

13、数量的变化,常常需建立数学模型24.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种群的“J”型增长模型(Nt =N0t)曲线中,值增长率-1B. 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是固定不变的C. 在种群的“S”型曲线中,相同的增长速率下,可以具有不同的种群个体数D. 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2时进行捕捞有利于鱼类的可持续增产25.如图表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情况下,a的DE段和b曲线的趋势,说明群落演往往从营养结构简单到复杂B. a曲线波折变化,说明a群落演替过程比b艰难而漫长C. a和b过程一般需经历:生物入侵成功定居竞争平衡D.E点可代表群落已达顶级

14、群落阶段,此时所处阶段可能为灌木丛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26.(10分)下图为某哺乳动物体内部分神经体液调节过程的示意图,其中为神经元,A和B为神经肉接点,C和D为细胞,ad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A处施加一定强度的刺激,则该动物会有疼痛的感觉,该现象_(填“属 于”或“不属于”)反射。 (2)当受到外界寒冷刺激时,大脑神经细胞以_方式释放的物质a_(写物质类别)与下丘脑神经细胞表面的_特异性结合,引起机体细胞的一系列反应,依次产生的物质b、c、d都是_(写物质类别)。(3)物质d能使细胞的产热量增加,当物质d分泌量增多后,则物质b、c的分泌量减少,体现了

15、激素之间具有_调节机制。相对于a的作用,下丘脑是反射弧中的_;相对于d的作用,下丘脑是激素作用的_(4)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还能够分泌_,促进_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尿量减少。27.(11分)在神经受到刺激时,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二者的作用效果不同(如图1和图2)。 (1)膜电位变化曲线图的a、b、c、d 4处中可表示动作电位的是_。(2)图1和图2中,图_中的突触能使下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该突触前膜释放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_上的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图2中的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可使_(填“阴”或“阳”)离子Y内流,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反应。(3)不同麻醉剂的作用机理不同;有些麻醉剂属于神经递质拟似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