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口耳目教学设计同课异构精品3套

上传人:zha****588 文档编号:120707308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口耳目教学设计同课异构精品3套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口耳目教学设计同课异构精品3套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口耳目教学设计同课异构精品3套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口耳目教学设计同课异构精品3套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口耳目教学设计同课异构精品3套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口耳目教学设计同课异构精品3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口耳目教学设计同课异构精品3套(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口耳目教学设计,同课异构精品3套口耳目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口耳目(2课时)教学时间:9.11、12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认识田字格,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教学重点:会认“一、二、上”等7个生字,会写“一、二”等4个生字。教学难点: 掌握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弯钩”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1、 小故事五官争功2、 别着急,今天文老师也把他们带来了,认真看。二、认读生字,牢记字形猜字游戏,记忆字形师: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图片,你能猜到这是什么字吗?(师出示写有金文的“目”字图片。)生:这幅图画的是一只眼睛,

2、我觉得是“眼”字。师:哦,你是这样想的。谁再来猜一猜?生:我认为是“目”字,因为它和“目”字很像。师:你还认识“目”字,真是个有心人!恭喜你,猜对了!师:这个字就是“目”,是我们用来观察这个世界的窗户。古代人要写“目”字就画一只眼睛,渐渐地就越写越简单了,最后就变成了现在的“目”字。(教师一边粘贴图片一边说。)师:那你知道“目”是什么意思吗?生:我知道!就是眼睛的意思。师:你真聪明!说对了,“目”最早就是眼睛的意思。后来又有“名称”“目录”“看”的意思。你能给“目”字找个朋友,组组词吗?生1:我会组词,目光、题目。生2:我也会,目录、目前。生3:我还能组一个,历历在目。师:同学们真棒,能用“目

3、”组这么多的词,还会说成语,真了不起!其实,“目”字的意思还有很多,等你们学会了查字典,你们就会知道了。师:这个“目”字就是象形字,你们看,它多像我们的眼睛呀!这种与所代表的东西的外形非常像的文字就是象形字。它最早出现在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中,是中国最初的文字。师:老师这还有几个古时候的象形字,你们能猜出来它们是什么字吗?生:能!师:很有信心呀!那我们怎样猜才会猜得又快又准呢?生:要看这个字像什么东西,然后再猜。师:你真会学习!说对了,要根据象形字的特点来猜才行!师:你们手里都有卡片,现在就把它们都翻开,四个人一组,研究研究,猜一猜,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猜。(小组内猜字,教师巡视。)师:谁来汇报

4、一下你们小组猜到的字。生1:我们小组猜到的是“手”和“耳”(生举卡片),因为这两个字的外形和手、耳朵特别像。生2:我们小组猜到的是“口”(生举卡片),这个字很像一个张开的大嘴,而且它和现在的“口”字特别像。生3:我们小组猜到的是“足”(生举卡片),因为这个字很像一个走路的人,而且它和现在的“足”字很像。师: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帮助这么多汉字找到了朋友,还说出了理由,我们来看大屏幕!(出示这几个字的字理演变图。)师:快为自己鼓鼓掌吧!你们真是火眼金睛,都猜对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字吧!三、认读儿歌1、音频中国功夫2、你们听出来了吗,刚才歌中有这样一段歌词站似一棵松,卧似一张弓,不动不摇

5、一座钟,走路一阵风。我们的课文中也有相似的内容呢,我们来看一看。3、谁来给大家读一读4、学生当小老师带读5、学生自读,全班齐读四、指导书写1、认识“竖、撇、捺”三种笔画,知道“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两条笔顺规则。2、示范并讲解笔画的写法。3、指导书写三个生字,一边写一边说笔画,又帮助学生巩固笔画名称。4、学生动手练习。作业设计:1.目标达成类作业: 2.拓展创新类作业: 反思:语文教案设计教学内容: 金木水火土(二课时)教学时间:9.12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一、二、三、上”四个生字。认识笔画“横”“竖”。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结合语境,在儿歌中认读生字,感受语文的

6、魅力。教学重点: 认读20个汉字,书写“一、二、三”。教学难点: 掌握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的方法。一、复习导入1、昨天我们学了儿歌,看谁能读的最准确。2、这么多同学都能读下来了,那你能不能试着背一背呢。老师给一点时间3、如果能背下来,你可以试着背一背,背不下来的同学也不要着急,你可以看着书读。二、对比识记汉字师:七个生字不一样,仔细瞅瞅,有的地方还挺像。你们也来看一看!生1:我觉得“一、二、三”长得像!它们可能是三胞胎,因为它们都只有“一”。(学生不知道“一”的笔画叫“横”,用手比划)师:你可真是火眼金睛。老师告诉你,这一笔(做横的动作)叫做“横”。大家都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一”,

7、再念一念。生2:老师,我发现这三个字挺有趣,“一”就是一个“横”,“二”就是两个“横”,“三”就是三个“横”,又好记,又好写。生3(迫不及待):老师,我发现这三个字虽然都有“横”,但是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师(竖起大拇指):真了不起,同学们,快用我们明亮的眼睛仔细看一看这三个字,到底哪一横长,哪一横短。生4:老师,“二”上面的横短,下面的横长。师:看得准!大家和他一起书空“二”第一笔横短,第二笔横长。(学生集体书空)生5:老师,“三”上面的两横短,下面的横最长。师:再仔细看一看,上面的两横一样长吗?生(仔细观察)生5:老师,我这次看明白了,上面的两横也不一样长,第二横比第一横略短一点。赏析:

8、“一、二、三”三个字看似简单,却会在学生的书写中呈现不同的难度。比如,三个横的不同长短就是书写的一个难点。本片段中,教师以“七个生字不一样,仔细瞅瞅,有的地方还挺像”引发学生细致观察的兴趣,“一、二、三”集中对比,又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横上,教师在学生观察交流之后的有效点拨,可以使学生的观察更加深入、细致,充分夯实了学生识字观察的基础。三、书写汉字作业设计:1.目标达成类作业: 朗读课文,试着背诵2.拓展创新类作业:积累反义词。反思:1、在书写训练前已经反复讲解了田字格和书写姿势,但学生在真正书写的过程中还是需要个别提醒,这部分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反复强调,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口耳

9、目教学设计一、教材简说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出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本课学写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本课教学重点是识记12个生字,会写3个字。“目”和“木”字音相同,容易混淆,注意区分。二、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 种笔画“竖、撇、捺”和1 个偏旁“角字头”。2、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3、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兴趣。4

10、、发展语言,培养自信心,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学意图及设计意图】 版块一 :复习1、复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朋友”可不少啦!还叫得出这几位老朋友的名字吗?出示12个学过的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鱼 飞 雨 风 土 云 马 牛 山 水 大 田2导入新课:现在,识字王国里几位十分有趣的新朋友,正焦急地等着跟小朋友们见面呢!赶快打开课本46页。【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字,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版块二 :识字一、观察图画 1、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己见:这些新朋友有趣吗?为什么?(学生对象形字的特点只需意会即可)2、了解学情:在这些新朋友中,有没有你已经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的?(如

11、:在前面的课文中读过;在电视上、书报上、广告上、路牌上见过)3、小结:小朋友们既懂得观察,又会自己识字,真了不起!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字记记得更牢,有信心吗?【设计意图:一部分学生在入学前有了一定识字基础,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护他们识字的积极性,展现学生自我价值。】二、举一。(揭示课题,教学“目”。)1书写课题: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带读。2图、文对照,认记“目”字。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指导学生说完整话,并学习用数量词“一只”)借助拼音认读“目”,并知道“目”即眼睛。比一比:图画、图画右下角的古象形字和图下的现代字:“目”有什么相像的地方?(教师

12、随学生的发言,相机作简笔画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象形字的演化)识记生字:学生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3师生共同小结学习“目”的方法:看图读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设计意图:教师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一个生字,渗透了学习生字的方法,激发兴趣,为其余生字的教学埋下伏笔。】三、反三。(自学其余生字)1、同桌合作,自学其余的11个生字。教师巡视,点拨指导。2、汇报交流,相互启发。1)、指名当小老师上台教全班同学学习这个字。(学生说话时,引导他们学习用“一张、一只、一轮、一团、一个、一棵”等数量词。)2)、台上台下、师生之间互相补充交流。(小老师没有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合

13、作交流,大胆实践,探索新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识记其它几个生字,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四、融会贯通。(反复认读生字)认读生字: (1)领读 (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2)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3)竞赛读。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设计意图:让学生多读,不仅认识这些字,而且要读准每一个字。】 版块三:巩固 (巩固发展,开放创新)1、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字,认一认,读一读,说一说。(可以选参考下面各种方法)a)给这个字找一个朋友。(如“耳朵”、“山羊”、“毛竹”等)b)说一两句关于这个字的话。(如“熊猫

14、爱吃竹子”)c)猜字谜、编字谜。(如:有时挂在天边,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月;东边升,西边落。看时圆,写时方。日)教师出谜面,学生猜谜底,或者学生编,学生猜。d)加一加、变一变。如:“口”加一笔变成什么字?(中、日)加两笔呢?(目、田、白、右)e)选自己喜欢的字说说是怎样记住的?如“禾”字的一撇是禾苗上面穗,下面“禾”是禾苗的“杆”。f)编顺口溜(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容易忽略的笔画)。如“兔”兔子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有一点,2、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分类。看谁分的好,谁就是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a)学生分类。b)校对答案。c) 讲明方法。(引导学生它们分别是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

15、象、植物)3、课后练习,巩固方法。a)翻开书48页,用笔连一连。b)答案对照【设计意图:在巩固生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自身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版块四:书写1、认识新笔画“竖”、“撇”、“捺”。 请把笔和本准备好,在学写这三个字之前,让我们先认识3种笔画,第一种:“竖”竖有两种,一种是带针尖的竖(板书),一种是不带针尖的竖(板书),第二种笔画“”(撇)从右上到右下,起笔重,越来越轻,收笔时比较快(板书),第三种笔画“”(捺)从左上到右下,起笔轻,越往下越重,收笔时更重,稍稍顿一 下轻轻收起。(可以让学生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掌上练写,感受用力的轻重变化。)2、笔顺规则。现在我们又认识了三重笔画,加上上一节认识的“一”,一共是四种,如果四种笔画到一起,我们应该先写谁,后写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