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0707271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足球太缺少在硬仗中_的机会,难以在必须赢下的比赛中展现出_的气势。世界杯预选赛留下的遗憾与失望,或许会被中国球员在亚冠赛场上的神勇表现冲淡,但中国足球在国家队层面的_甚至倒退,将始终成为影响这个项目全面起航的短板。A. 锻炼不可一世故步自封B. 磨炼舍我其谁故步自封C. 磨炼不可一世亦步亦趋D. 锻炼舍我其谁亦步亦趋2. 当代文化研习活动中,某班研究的主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各项中,不适合这一主题的一项是()A. 每个人

2、都是他人的慰藉B.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C.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D. 四海之内皆兄弟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 石榴像一个球状的小口花瓶,皮是黄褐色的,剥开皮一看,一粒粒晶莹透明的果实排得整整齐齐。B. 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篇章!这是人类思维的花朵。C. 他有一个大鼻子,但眉眼并未让鼻子挤去,鼻尖上生了几个酒刺,像未熟的草莓。D. 那记录的女生涨红了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他最后的一句,自己就当众受到了侮辱。4. 下列古代诗句所蕴含的理趣与故事内容最不相符的一项是() 相传,古希腊有位国王做了一顶纯金王冠,便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假。如何临别真假又不损坏原物?国王将这个难题交

3、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尝试过很多办法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踏入浴盆,水往外溢。他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答案。A.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D.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只要你校同意你参加这次培训,报销交通费,安排食宿,办理相关证明,发放培训资料等事宜我们可以帮助解决。B. 航空发动机是为飞行器提供动力的热力机械,需要在高温、高压、高速旋转的条件下工作,是经典力学在工程应用上逼近极限的一门技术。C.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

4、,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D. 在核试验场等待氢弹试验结果时,物理学家陈能宽脱口背诵起了诸葛亮的出师表,于敏也跟着背起来,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6. 下面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值张老师的令郎结婚之际,我们办公室全体人员集体制作了一段视频,向他全家表达了诚挚的祝福B. 淮海路上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摘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C. 刚刚接到出版社寄来的论著样书,我匆匆打开,看到扉页上印着几位编者的姓名,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D. 李教授出院了,小王在电话里对他说:“欣闻您康复出院,特表示衷心祝贺,不知您何时来上班?”二、默写(本大

5、题共1小题,共8.0分)7. 把下列空缺部分补充完整。舞幽壑之潜蛟, _ 。(苏轼赤壁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善始者实繁, _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士不可以不弘毅, _ 。(论语十二章)青青子衿, _ 。(曹操短歌行)亦以明死生之大, _ 。(张溥五人墓碑记)谨庠序之教, _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路漫漫其修远兮, _ 。(屈原离骚)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8.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

6、有人间行路难!“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四、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9. 清代学者涂瀛评论红楼梦中的一人物说“当赦老垂涎之日,(她)已怀一致死之心,设使竟死,何莫非真气节。”这一人物(她)是谁?简述“怀一致死之心”相关的事件和这个人物的结局。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24.0分)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

7、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对下列句中

8、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口舌:言语B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扬言C臣等不肖,请辞去不肖:不相似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谢罪:道歉请罪下列句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_ A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B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C请奏盆缻秦王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D固请,召有司案图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_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而相如廷叱之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 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_ A秦城恐不可

9、得,徒见欺 B使不辱于诸侯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下面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_ A选文写廉颇,侧重于语言描写,写他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写相如,侧重于写他的行动,表现其内心活动。 B选文中安排舍人的责问,来表现出舍人们的目光短浅和对相如的不理解。 C选文充分展示了蔺相如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思想境界。他的表现使老将廉颇深为感动,于是负荆请罪,最终将相交欢。 D写廉颇悔过,负荆请罪,表现出廉颇知过必改的美好品行。翻译下列句子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6.0分)11.

10、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拿来主义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筋,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11、,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12、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写出下列词语的比喻义: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用简要的语句分别概括第三段中“孱头”“昏蛋”“废物”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最后一段中“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一句中与加点词相关的内容是什么?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3、 在义与利之外周国平“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利二字打转。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在义利之外,还有别样的人生态度。在君子小人之外,还有别样的人格。套孔子的句式,不妨说:“至人喻以情。” 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义”教人奉献,“利”诱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殊不知,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之外的。义和利都脱不开计较,所以,无论义师讨伐叛臣,还是利欲支配众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紧张的。

14、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的“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义,也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为你仅在于你的真实“自我”。生命的意义不在奉献或占有,而在创造,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展开,它不同于奉献,奉献只是完成外在的责任,创造却是实现真实的“自我”。至于创造和占有,其差别更是一目了然。譬如写作,占有注重的是作品所带来的名利地位,创造注重的只是创作本身的快乐。有真性情的人,与人相处唯求情感的沟通,与物相触独钟情趣的品味。更为可贵的是,在世人匆忙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他待人接物

15、有一种闲适之情。我不是指中国士大夫式的闲情逸致,也不是指小农式的知足保守,而是指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仍以写作为例,我想不通,一个人何必要著作等身呢?倘想流芳千古,一首不朽的小诗足矣。倘无此奢求,则只要活得自在即可,写作也不过是这活得自在的一种方式罢了。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曾经深以为然,并且佩服他把人生的可悲境遇表述得如此轻松俏皮。但仔细玩味,发现这话的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当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