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科学单元教案生活中的科学沪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0705663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科学单元教案生活中的科学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科学单元教案生活中的科学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科学单元教案生活中的科学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科学单元教案生活中的科学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科学单元教案生活中的科学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科学单元教案生活中的科学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科学单元教案生活中的科学沪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生活中的科学单元学习目标:1、 关注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培养科学意识,学习思考生活中的问题。2、 思考科学技术改变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利弊问题。3、 培养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与习惯。4、 能举出生活中运用统筹方法的事例。5、 懂得质疑的重要性,养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习惯。6、 要全面了解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7、 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8、 学习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及生动的说明方法。9、 学习比较的说明方法。10、了解制图表对说明的作用。11、学习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12、了解运用事例论证说理的作用。13、了解阅微草堂笔记等文化典籍。14、锻炼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三O

2、屋内旅行记米伊林教学目标:1、 学习本文生动地说明方法。2、 关注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培养科学意识,尝试作一次“旅行”,写一则“游记”。教学重点:体会本文生动地说明方法。教学难点:尝试写一则“旅行游记”。教学准备:收集作家米伊林地资料,课外阅读其作品。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策略说明一、感受单元主题1板书:生活中的科学为什么以“生活中的科学”为本单元的主题?2生活中不是缺少科学,而是缺少发现。1翻阅本单元所有课文,体会单元主题。2交流各人体会。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二、引入课文1板书: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卢吉卜林2补充介绍作者资料。3板书课题。1齐

3、读,怎样理解这句话?2介绍作者。3读了课题有什么感想?旨在了解作者生平,初步感受作家生动的写作风格。三、精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科学1作者在屋内的旅行有哪几站?每一站的旅行给你什么启示?2归纳:自来水龙头炉子餐桌和炉灶厨房锅架衣柜3作者在他家走了二十多步就写出一本小书,这又给你什么启示?4作者为什么能把科学道理讲述得这么生动?1自由读课文,小组交流每一站给人的启示。2集体交流。3思考交流:(1)生活中缺少的是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2)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科学道理。4找出文中几处生动得句子加以体会。使学生感受作者以生动的方法来说明事物,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四、联系生活,拓

4、展写作请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你的家庭住房、学校的教室、食堂、图书馆,也来一次“屋内旅行”。 观察生活,仿照本文写一则“旅行游记”。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发现生活中的科学。教后感:仿写,亦不失为一种好的写作方式 屋内旅行记是一篇让人拿起来就放不下的文章,同学们一看到题目,就对题目发笑,然后读了文章后为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为什么而感到吃惊,接着发出感叹:真是这样!果真如此!因此,当最后我请同学们也来一次全新的行程“屋内旅行”。同学们便欣然前往。于是,又一篇篇屋内旅行记就诞生了。但欣喜地发现,同学们的“旅行”可谓“与时俱进”,“旅游景点”颇具时代特色。各种各样的门,及其上的各种防盗锁,当然还有厨房间的微

5、波炉,厅内的吸顶灯,地板,电话,更有书房中的电脑、电视,卫生间的高档浴具不禁让我眼界大开,更使我增加了不少科学知识。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写了洋洋洒洒好几页纸,体验到了写作的乐趣。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掘新教材的优势,发掘写作的素材,多形式地写作,让学生愿写、乐写。三一 巨伞下的城市应朝教学目标:1、 学习比较的说明方法。2、 思考科学技术改变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利弊问题。教学重点:学习比较的说明方法,并能比较阅读地球妈妈给我的信等文章。教学难点:思考科学技术给人类的利弊问题。教学准备:收集阅读科学技术给人类的利弊的相关资料。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策略说明一、揭示课题1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一座城市

6、要用一把伞盖起来,你相信吗? 板书:巨伞下的城市1想象这把巨伞会是怎样的。2交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探究欲望。二、研读讨论巨伞给城市的利弊1在美国的威努斯基小城的巨伞是怎样撑开的呢?2作者是怎样把巨伞的构造说明清楚的?3这顶巨伞给城市带来的是什么呢?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说明清楚的?4那么巨伞到底好不好?5归纳:人类具有创造的伟力,但也应尽可能避免科技带来的负面效应。1阅读3、4小节,了解巨伞的构造。2画一幅巨伞图,体会列数据的说明方法。3阅读4、5小节,了解巨伞给人们带来的利弊。体会比较的说明方法。4小组讨论:运用科学改变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利弊。5交流。在了解巨伞的构造及利弊后,使学生体会到

7、人类具有创造的能力,同时也应尽可能避免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三、拓展阅读,自选探究小课题1推荐阅读篇目。2提出课题研究要求。1自主阅读地球妈妈给我的信、能长草的混凝土、黏和伤口的“万能胶”。2确立研究小课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进一步体会科技给人类的利弊。教后感:语文学习中的学科缜合“二期”课改特色之一是体现学科的缜合,于是出现了新综合科学、生命科学等前所未有的学科。但我认为学科缜合的另一层意思是在以前人们观念中的一门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其他领域的知识,如在语文教学中,人们使用计算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就是体现了语文学科和计算机学科的缜合。在二期新教材的实际教学

8、中,我发现要体现语文教学中的学科缜合,语文教师必须肯钻研教材,肯动脑学习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并且肯善于把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屋内旅行记中就涉及到了许多科学知识。而本课中有一句话“3600万平方米的小城”,那“3600万平方米”到底有多大?是怎样一个概念?我就先请教数学老师,估算出这样一个圆的半径,然后在课堂上与同学一起做这个计算题时就胸有成竹了。通过估算同学们对这3600万平方米的小镇有了较直观的感受,其实小镇并不小,在这样的小镇上空架一顶巨伞,真是奇迹!这样的学科缜合是不是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呢?三二 西墙谢宗玉教学目标:1、 培养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与习惯。2、 感受文章中的生

9、活情趣,学习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点:感受文章中的生活情趣,体会生活中的科学。教学难点:懂得西墙所蕴涵的对人生的思考。教学准备:收集并阅读谢宗玉散文它蹲在阳光种植的舞台上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策略说明一、感知课题板书课题:西墙提问:如何理解这两个字?交流各人的理解:只不过是一面墙。初步体会到“西墙”只是一堵没有生命的墙。二、读课文,感受西墙的命运1“我”家的西墙经历了什么命运?为什么有这样的命运?2归纳:遍体鳞伤若干年后依旧3西墙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4文中西墙不仅是一堵墙,也作为某种象征意义,那么,西墙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5小结:作者在介绍西墙经受的风雨侵蚀的过程中,融进了对科学、对人生的

10、思考,给予了西墙特殊的象征意义。1阅读课文,思考。2结合重点语句交流西墙的命运。3交流:生活中的科学4自由阅读8、9、10节,讨论,思考。交流各自的理解,感受。5找出文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含义深刻的句子朗读体会。通过阅读体会关键语句,感受文中透露出的生活情趣,学会思考生活中的问题,领会作者赋予西墙的特殊象征意义。三、拓展阅读在作者笔下,许多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都具有其特别的意义,这正体现了作者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风格。从它蹲在阳光种植的舞台上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再次体会到这一点。 1阅读它蹲在阳光种植的舞台上,体会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2交流读后体会,朗读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体会作者繁荣写作风格,感

11、受到要学会读生活的思考。四、联系探究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到一些生活中的小科学呢?1学生回顾交流。2模仿本文写一片段。3片段交流。联系生活,学会运用科学解决生活中问题,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教后感:新教材之新观念 新教材之所以新,是因为它打破了文体局限,没有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框框,教学中也不必严格地去区分说明的方法,议论的方法,去体会这个词用的科学,那个词不可删去。因此,这一单元生活中的科学中选取的文章,各有千秋,颇具特色。本文西墙其实要说明的就是爬山虎能防止水土流失这一道理,但作者却通过讲述西墙所经历的风雨侵蚀的经过,融进对科学、对人生的思考。西墙仿佛是一个经受风雨的见证人,讲

12、述它对人生的感悟。其实文章讲述的科学道理何其简单,而所感悟的人生哲理却何等深奥。尽管有的同学不能感悟,但也品尝到了不同特色文章的滋味。对感悟能力强的同学也许会不知不觉中有学到了一种新的写作方式。三三 统筹方法华罗庚教学目标:1、 了解制图表对说明的作用。2、 试着举出生活中运用统筹方法的事例。3、 学习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教学重点:了解各种说明方法,学习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教学难点:了解制图对说明的作用。教学准备:收集华罗庚资料,课外阅读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优选法平话及补充。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策略说明一、探究揭题1情景设计: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火已

13、升了,茶叶也有了。该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尽快喝到茶?2小结:做事要合理安排工作程序,提高效率,这种方法就叫统筹方法。板书课题1小组探究合理的安排方法。2小组交流各自设计的安排方法,比一比谁的设计最省时省力。为什么?通过设计情景,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得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法,从而领会“统筹”的含义,初步体会到合理的统筹安排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二、联系生活,运用统筹方法1华罗庚是怎样来说明泡茶的最佳程序的呢?2小结:运用图表可以更清楚地说明事物。3泡茶喝只是作者例举的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统筹方法可普遍运用。4巡视指导。5刚才我们解决的是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事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统筹

14、方法有何实际意义?1阅读图表,思考图表的作用。2小组合作,试 以生活中简单的事情为例运用统筹方法解决,并用图表法说明。3小组上台交流。4交流体会统筹方法能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实际意义。通过实际运用,使学生体会到统筹方法具有实际意义,也学会运用图表说明事物。三、拓展阅读,实际运用推荐阅读华罗庚传、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1课外阅读。2运用统筹方法,为自己回家后的两个小时的生活设计一个程序,对比设计前后的生活安排,说说其中差异。使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教后感:学会运用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它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本课讲述的是一个枯燥的科学方法统筹方法,但由于作者例举了生活中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泡茶,所以使文章显得浅显易懂。因而把更多的时间化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如何运用统筹方法来提高做事效率,请学生安排放学后的一段时间,安排做家务的程序,通过对比、实践,使学生真正领会统筹方法的意义所在,并在生活中能合理运用统筹方法提高效率。这也许是老教材所不具备的。三四 一百个问号之后叶永烈教学目标:1、 了解运用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