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先生办教育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20705614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嘉庚先生办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陈嘉庚先生办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陈嘉庚先生办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陈嘉庚先生办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陈嘉庚先生办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嘉庚先生办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嘉庚先生办教育(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陈嘉庚先生办教育洪丝丝华侨中的杰出人物陈嘉庚一生的爱国事迹是很动人的.这里谈谈他热心兴办教育的辉煌业绩和一些感人的轶事.(一) 陈嘉庚十七岁开始侨居新加坡,长期经营工商业,先后开办了三十多个工厂,一百多个商店(包括各地分店),垦植了橡胶和菠萝园一万多英亩,雇用职工曾经达到几万人.在五十二岁时菠萝园一万多英亩,雇用职工曾经达到几万人.在五十二岁时(1925年)拥有资产新加坡币一千二百万元(新加坡与中国的币值,有时大略相等,有时相差较大.例如新加坡币、一百元在一九三七年等于中国币将近二百元,现在等于人民币约八十元).他生平认为“金钱如肥料,散播才有用”,把一生所得到的资财几乎全部用在爱国事业,

2、其中绝大部分用在教育方面. 陈嘉庚从一九一三年起,就在他的家乡集美(当时是同安县的一个村,现在是及门市的一个镇)创办学校,由最初的小学,陆续办起中学、师范、商科、水产,航海、农林等许多学校.在校的学生经常有几千人,在他逝世那一年达到一万一千多人.一九二一年他又创办厦门大学.这是当时福建省唯一的大学.仅仅从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三七年这十六年中,他就负担了厦门大学的开办费和经常费达四百万元.当时的币值,无论中国币或新加坡币,都比现在大得多.估计他一生对教育事业的捐献,如果根据黄金在国际市场的价格来计算,大约相当于现在一亿美元,一亿五千万元人民币. 解放以后,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虽然全部归国家办理了,但是

3、陈嘉庚晚年还花了几笔巨款为这些学校建筑了许多校舍.这几笔巨款,有的是他自己的:有的是他的亲属交给他捐献的.他逝世的时候在国内银行还有存款三百多万元,这笔存款一个钱也不分给他的予孙.按照他的遗愿,其中五十万元捐作北京华侨博物馆的建筑费,五十万元充作集美福利基金,其余二百多万元仍然用作建筑校舍.他为了鼓励子孙回祖国来升学,规定他们回国后如果生活有困难,每月可以从集美福利基金支取二十元的补助费,如果他们在集美有了工作,就得从工资中把这一笔补助费扣除.事实上,他的后代亲属从没有人回来拿过补助费. 记得从前陈嘉庚公司的一个职员对我说起陈老的一件轶事.他有个儿子当时也在公司里做事,曾向公司借了五十元.有一

4、天,陈老去查帐,发现这笔钱还没有清还,就警告他的儿子说:“你爸的钱是不能给你侵吞的!”陈老对教育等爱国事业、是那么慷慨,不惜捐献巨大的财产,却不允许给儿子多拿他的几十块钱,这就是他的风格!(二) 陈嘉庚不仅在个人经济事业兴旺的时候热心办学,就是在经济困难的时候也煞费苦心地维持他所办的教育事业,甚至当他的营业遭受了重大的挫折,陈嘉庚公司已经被迫停业以后,他还千方百计地维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 学过世界经济史的人都知道,一九二九年开始的那一次世界经济大恐慌的浪潮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得许多工厂和银行纷纷倒闭,许多精明的资本家也纷纷破产,有的甚至被迫自杀,失业人数空前增加.马来亚(包括新加坡)在

5、这一个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下,重要物产橡胶的价格不断下跌,到一九三二年跌到每担只值新加坡币二百元左右.同时,其它一般物价和地价也一落千丈.陈嘉庚当时在南洋主要经营橡胶业,包括橡胶品制造、橡胶园种植、橡胶的加工和贸易等等.他的经济事业也免不了遭受这个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冲击.从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三三年,他由于货物和房地产跌价的损失,加上支付银行的利息以及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经费,八年中共亏损了新加坡币一千多万元.在一九三一年以前,他向银行借款,银行要求他停止负担教育经费,他坚决不肯答应,说道:“我的经济事业可以牺牲,学校不能停办!” 一九三一年他的营业更加困难了,不得不把陈嘉庚公司改为有限公司,让银

6、行占有一部分股份,双方协议由他担任总经理,每月支薪水新加坡币一千元,并规定每月支付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五千元.这一点点钱对于他的教育事业,真无异杯水车薪.当时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每月的经常费至少需要三万多元.为了筹足这一笔教育经费,他不得不变卖一些产业和继续借款.一九三三年陈嘉庚公司在外国垄断资本的压力下,不得不收盘停业(不是破产,而是清理结束),但是他还千辛方苦地维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到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才把厦门大学归给国家办理,改为国立大学,但他仍然负担集美学校的巨大经费,并且为集美学校筹了一笔基金,使它在战争中迁移到内地继续办下去. 旧中国政府办的学校,往往因为经费无着,长期发不出

7、教职员工的工资,过年过节好容易发了一次薪水,却又要打折扣.但是陈嘉庚无论自己经济多么困难,银行的周转捉襟见肘,甚至面临破产的危机,也不肯让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拖欠教职员工的工资,始终按期发薪. 陈嘉庚为集美学校定的校训是“诚毅”两个字.他那种锲而不舍和百折不挠的办学精神,正可以说明他的惊人毅力.(三) 陈嘉庚往往自认是政治门外汉,可是他在清末参加了中国同盟会,在辛亥革命中捐款支持孙中山;在抗日战争初期不顾,汪精卫同他早年的私交(陈创办厦门大学的时候汪曾答应担任校长),首先揭发汪精卫谈和投降的阴谋,坚决主张抗日到底;在抗日战争中期回国考察的时候,不顾蒋介石对他威胁利诱,大声疾呼地揭发国民党政府的腐

8、败;他到延安访间,一眼就看出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从此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结束不久,当人们要求国民党“还政于民”时,他却一针见血地指出“还政于民,皮于虎”,认定必须打倒蒋介石才能够出现民主,并且代表南侨总会打电报给美国总统杜鲁门,反对美国援助蒋介石打内战.从这些事例看来,他在政治上是很有卓见的,并不是他自己所说的门外汉.样,他往往谦逊地自认是教育的门外汉,可是他所办的各种专业学校,可以看出他对教育也有卓越的见解. 陈嘉庚不但创办一般的学校,如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在集美还创办师范、女子师范、幼稚师范、乡村师范等学校.现在看来,师范学校无论在旧中国还是在新中国都是非常

9、重要的. 陈嘉庚在集美开始创办学校的时候,福建的教育非常落后,不但全省没有一所大学,中学也寥寥无几,只在比较大的城市才有中学,同时小学教育也很不普及.例如同安一个县,人口有二、三十万,当时除了陈嘉庚在集美所办的学校而外,只有县立小学一所,私立小学四所,全部学生三百多人.由于当时福建教育很不发达,在省内聘请教师十分困难,所以陈嘉庚不得不托人为集美学校从外省聘请许多教师.他痛感要发展教育首先要培养师资,所以很重视师范教育.他所办的集美各校都是不收学费的,对师范学生更特别优待,不但学费和宿费全免,连膳食长期也由学校免费供应.当时闽南一般人民的生活习惯,日常三餐都吃粥,只在过年过节或祭祀的日子才吃干饭

10、,连小康之家也如此.但集美学校的学生一般日吃两餐干饭,一餐粥.陈嘉庚为了鼓励贫穷的青年进师范学校,在最初的一个时期还规定:师范学生按原来习惯一天三餐都吃粥的,由学校每月津贴他一元钱作为零用费.集美各种师范学校在几十年中为福建培养了不少师资,对福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厦门大学当时设立了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和教育五个学院.其中的教育学院培养中等学校的办学人才.陈嘉庚还特地在新加坡倡办一个南侨师范学校(著名作家王任叔曾在这个学校担任教师).这些事例也可以说明他很重视师资的培养. 陈嘉庚认识到教育是一门学问,办学的人需要懂得教育学,小学和幼稚园教师还需要讲究教学方法和学习儿童心理学等学

11、科,并不是所有认识字的人都能够办教育,当教师的.因此,他认为培养师资是发展教育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些见解直到现在还是有现实意义的.记得国民党政府的教育部门一度命令集美师范学校停办,引起陈老很大的愤慨.那些主管教育的老爷,办学的见识和眼光反不如自认为教育门外汉的陈嘉庚.陈嘉庚看到中国海岸线很长,水产资源非常丰富,水产事业却很落后,不能利用科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捕捞设备,所以他很早就在集美创办水产学校.当时水产学校的师资特别难得,他就派人到日本去学习水产.他又看到中国的航海事业也很落后,所以特地在集美创办航海学校.这个学校培养的学生成为中国比较早的一批航海人才,其中很多人担任了远洋轮船的驾驶员或船长.他

12、又看到经营现代工商业也需要专门人才,所以特地在集美创办商科学校.它培养的学生,后来不少在国内外工商界和金融界担任重要的职务.他为了发展中国农林事业,又特地创办集美农林学校,要为中国培养农林专家.看来陈嘉庚所提倡的这些专业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还是重要的.(四) 陈嘉庚办学非常重视质量,力求设备完善.他所创办的厦门大学现在是我国的重点大学之一.它历来的教师有不少是全国著名的学者,如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鲁迅,翻译过资本论的经济学家王亚南,著名的化学家卢嘉锡等等,都曾经在厦门大学任教.厦大的校舍雄伟壮丽,很多是陈嘉庚亲自筹建的.仅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四年这三四年中,他为厦门大学筹建的建筑物就

13、有六万平方米左右,包括有两千个座位和藏书六、七十万册的图书馆,有五千个座位的大礼堂,还有生物馆、化学馆、教工宿舍、学生宿舍等等.厦门大学有一个规模宏大的运动场,座位全部用花岗石砌成,非常美观,也是陈老亲自计划建成的. 集美学校的设备也很好.它的高楼大厦形成一个学校区,一度被称为学村.在一九六一年,集美科学馆有仪器一万五千多件,标本模型四千五百多件,还有个图书馆,藏书二十万册左右.为了充实学校的设备,陈嘉庚常常从国外购进种种仪器.例如一九六年他为集美航海学校购进当时最新式的雷达教学设备.为了便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陈老还在集美办了很多公用事业,如医院、电灯厂、自来水厂等等.学校早就有个美丽的花园,

14、后来陈老又在集美扩建了风景区,设立了园林管理处.此外,陈老还在集美建设了体育馆、运动场、游泳池、农林试验场等等,设备这么完善的学校,不但在旧中国绝无仅有,现在也是比较罕见的.(五) 陈嘉庚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三二年还在集美设立一个教育推广部,帮助闽南许多县兴办学校,先后共创办和补助了各县中小学共七十多所.这些学校在当时也是办得比较好的,对闽南各地的教育发展起了推动的作用.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招收学生并不限于闽南.闽西如永定、龙岩一带,闽北如福州等县市,广东如潮汕和大埔等地,都有不少青年慕名到厦大和集美求学,南洋华侨青年到这些学校受教育的也很多.陈嘉庚在抗战期间回国考察,每到一个地方,包括延安等地,

15、都遇见不少校友.在日本占领南洋期间,他由新加坡辗转到爪哇避难,经历了很大的艰险,到处得到爱国华侨的掩护,其中也有许多集美校友.陈嘉庚除了在厦门和集美办学,在南洋也大力提倡教育.他是新加坡著名的华侨中学等学校的创办人或赞助人.他长期担任新加坡福建会馆主席,这个会馆在他的主持下,也创办了好几个中、小学校. 一九一八年,由一个住在新加坡的美国人主持的教会,要创办新加坡大学,请陈嘉庚捐款.陈老因为当时新加坡还没有一所大学,答应捐助一笔巨款,但提出一个条件,就是这个大学必须设立中文系.后来这个大学因为得不到英国政府批准而办不成,但陈老又答应那个教会的要求,把他已经捐献出来的钱充作一个中学的理化基金.这也

16、可以说明陈老对于侨居地的教育事业非常热心. 在陈嘉庚倡导之下,很多华侨也纷纷捐资在家乡和在侨居地办学,形成一种风气、华侨这样热心兴学的传统是很可贵的.(六) 陈嘉庚热心办学不只是出钱而已,他还出了很大的力,甚至费了不少心血. 为了创办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他好几次不顾在新加坡的业务繁忙,亲自回国精心划.他晚年为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建筑校舍,还亲自精打细算和监督工程.在他计划和监督下建筑起来的校舍,工程费用特别便宜,施工进度非常迅速,质量又相当高,并且也相当美观,他建筑的校舍利用闽南的花岗石和他自己专为学校办的砖瓦厂所生产的红色砖瓦,所以既坚固又美观,而且造价又比较低廉. 他为了监督建校的工程,每天清晨和傍晚往往拿着手杖,亲自到工地巡视,每次往来要走好几里路.记得一九五七年我参加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所组成的一个视察组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