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分类和回收利用教科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0704998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2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分类和回收利用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分类和回收利用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分类和回收利用教科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分类和回收利用教科版 本课的内容原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垃圾问题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同时也该是引起我们强烈重视的问题。所以在课前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生活垃圾的调查,先对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教学此课之前,应事先布置学生作一个调查了解,知道回收废品的人主要回收哪些物品,了解家庭、邻居等是否将饮料瓶回收再利用。因为学校对面的亚五小区就有废品回收站,所以学生的课前调查也没有什么困难。有了课前调查,课堂上就有很多话好说了,学生有了第一手资料,有了亲身感受,说起来淘淘不绝。可见,某些课前准备活动是很重要的,需要教师提前关注。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的教学形式应以学生的探究

2、为主,但是在学生探究的同时教师应以学生的潜概念(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体验)为基础,加强科学概念的教学,同时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知道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从本课的内容上来考虑,其实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在课前交流时也发现,他们对于垃圾的一些常识也基本是正确的,在课堂上对垃圾的分类,大部分同学也可以进行正确的认知,回收这一环节只有部分垃圾需要和他们一起讨论才知道是不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其中还涉及到了那个餐巾纸的回收问题,按理论上进行分类我们把它归为可回收垃圾,但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提出来,由于它的水溶性强,应该把它归为不可回收垃圾,经过细致分析,实际上它就是归为不可回收垃圾。由此可见,我们还得理论与实践相互补充,寻求最好的答案。在以后的科学课中我应既注重学生的探究,又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各种小组活动中去,引导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产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时间与空间。加强对学生科学概念的教学。如:垃圾是怎样分类的。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进一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的习惯。 使我们的科学课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