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632中西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701926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632中西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632中西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632中西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632中西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名词解释1 萧友梅【答案】萧友梅是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参与创建了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国立音乐院等音乐教育机构,并且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编写了普通乐学等教材。萧友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掌握西方作曲手法并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之一,还涉猎大合唱、弦乐四重奏、钢琴、管弦乐曲等多种体裁。其创作主要采用欧洲作曲技法,音乐作品主要有弦乐四重奏小夜曲,钢琴曲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及问等。 2 萧友梅的问【答案】问是一首艺术歌曲。易韦斋词,萧友梅曲,作于1922年,初刊于歌曲集今乐初集。全曲结构严谨、情绪深沉,歌

2、词偏于古雅,音乐借鉴德国古典歌曲的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作者在祖国外受帝国列强凌辱、内有军阀混战的现实下,忧虑和不满的情感。 3 马思聪【答案】马思聪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被誉为“中国的神童”。马思聪的音乐创作民族风格鲜明、构思新颖、涉猎广泛,代表作有小提琴曲绥远回旋曲、内蒙组曲、阿美组曲,管弦乐曲西藏音诗,歌剧热碧亚,舞剧晚霞,声乐作品祖国大合唱等。马思聪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对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4 谭小麟【答案】谭小麟,作曲家、琵琶演奏家。谭小麟是近代中国室内乐创作的主要作曲家,代表作品有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浪漫曲、弦乐下重奏及自君之出

3、矣、彭浪矶等。谭小麟的音乐风格有新古典主义音乐的鲜明印迹,创作讲究作品的整体布局,有很强的逻辑性,在创作和教学中都贯穿着欣德米特的现代作曲理论体系,并力图将其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在当时中国乐坛独树一帜。 5 玫瑰三愿【答案】玫瑰三愿,龙七词,黄自曲,是黄自的代表作品,至今仍为女高音的常演曲目。作品分两段,第一段以叙事性手法表现玫瑰花平静优雅的神态; 第二段展示其人格化的三个愿望,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对生活的幢憬、对幸福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作品音乐形象鲜明,和声语言丰富,形式严谨,笔调洗炼,风格清淡典雅而又富有内在激情,体现出浓郁的古典文化精神。此曲 6 刘天华【答案】刘天华中国近代作曲家、

4、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北茂是兄弟。刘天华的音乐创作成就主要在民族乐曲方面,作品有二胡独奏曲病中吟、光明行等10首及二胡练习曲47首,琵琶独奏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及琵琶练习曲15首,民族器乐合奏曲变体新水令,记录梅兰芳歌曲谱,搜集安次县吵子会乐谱、佛曲谱。刘天华是近代二胡音乐的奠基人,对近代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简答题7 简述黄河大合唱的结构、风格与历史地位。【答案】(1)结构:这部作品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唱(对唱、轮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怒吼吧,黄河

5、(合唱)九个乐章组成。以朗诵词和乐队音乐加以贯穿。各个乐章在内容、主题、形象、表演等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整个套曲音乐的发展是具有严密的内在统一性的。(2)风格上,它的音乐既吸收了民间劳动号子、民间对唱的音调和形式特点,又借鉴了西方近代多声部合唱技术,使其音乐既有中国传统音乐的风韵,又有新时代的特征,同时还具有史诗性和交响性。(3)历史地位: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音乐创作中最突出、影响最广泛的一部代表作。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情,和抗战到底的必胜信念。这种具有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特征的大型合唱形式,对后来的中国大型合

6、唱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黄河大合唱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8 简述马思聪的音乐创作。【答案】(1)马思聪的小提琴音乐大多采用民歌写成,有着浓郁的中国风格,他的小提琴音乐充满中国民间风味风味的旋律,富有歌唱性。音乐发展手法和多声技法上,也常结合民间音乐的手法。(2)从小提琴的艺术规律出发进行创作,并注重发挥小提琴的演奏技巧。(3)马思聪的小提琴音乐与钢琴伴奏一起构思、创作。 9 简述张曙的音乐创作。【答案】歌曲创作一百多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战斗性和群众性,风格独特。他的音乐创作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主要体现在民族风格的表现、说唱型叙事曲。代表作有日落西山赶豺狼救灾歌等。 10

7、民族乐器常分为几类? 它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答案】常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四类,它是按演奏方法分类的。11简述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答案】(1)沈心工生平:原名沈庆鸿,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家。1902年留学日本,回国后热衷于推进中国音乐教育事业,最早开设音乐课,并编写了大量学堂乐歌,作为教材出版了学校唱歌集。创作特点:词曲配合贴切,易于上口,多以民主教育为主要内容。他善十描写儿童生活中的事物,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传达进步文明的思想。是最早使用白话文写作歌词的作者。作品:体操兵操、竹马、蝴蝶来、黄河。黄河是他自编曲调的歌曲,以杨度的词所谱写的歌曲,体现出歌词中要求的那种宏大气

8、魄和强烈激情。贡献:沈心工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最早在中国开设了乐歌课和音乐课,出版了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集民国唱歌集,编写了一百八十多首学堂乐歌,在填词过程中,密切地结合青少年心理、生理特点,编写的题材广阔丰富、语言通俗易懂、意味深长。例如竹马赛船铁匠。他的黄河是自己根据杨度的词作曲,曲调大气雄浑,抒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2)李叔同生平:原名李文涛,又名岸,字叔同,出生天津,1905年前往日本留学,学习绘画兼音乐,参加了我国第一个话剧社团“春柳舍”,独自编印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培养了许多音乐家美术家如:丰子恺、刘质平、吴梦非等,法号“弘一”。贡献:曾独自编印了我国最早的音

9、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回国后曾在多所学校任教,为艺术教育事业的初创做出显著贡献,培养了许多音乐家美术家。一生编写七十多首歌曲,如早秋、月夜、送别、春游等,这些歌曲曲调流畅优美,文辞秀丽生动,艺术形象和声调音韵上歌词与曲调完美结合。他的歌曲多带有抒情性质,强调学校歌曲的审美性质。有的在曲调基础上配上了钢琴伴奏,例如送别,二声部合唱曲春游。(3)曾志忞生平:1901年赴日本留学学习法律,后又改学习音乐,1908年在“上海贫儿院”设立音乐部,在幼儿中培养音乐人才,并在他们中组织了一个管弦乐队。贡献:曾志忞的音乐贡献可分为三方面:a. 开展普及音乐的社会活动。包括与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一起创办“亚雅音乐会”,上海贫儿院音乐部其管弦乐队,这在当时都是首创的。特别是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更是中国最旱的管弦乐团。b. 编写学堂乐歌,例如练兵、游江等。c. 他对中国新音乐贡献最突出的是对音乐方面的论述,他编写或翻译了许多音乐理论的书籍。 -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