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财经大学西部现代化研究中心621公共管理学之公共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701655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贵州财经大学西部现代化研究中心621公共管理学之公共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贵州财经大学西部现代化研究中心621公共管理学之公共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贵州财经大学西部现代化研究中心621公共管理学之公共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贵州财经大学西部现代化研究中心621公共管理学之公共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一、概念题1 公共利益【答案】公共利益是指公众和社团普遍享有的包含某种金钱利益,或者公众或者社团的权利和义务因之受到影响的某种利益。公共利益通常要遵循四项基本标准:(1)具有“公共性”。较私人利益而言,公共利益首先是一种公众利益,受益主体具有普遍性或不特定性的显著特点。(2)具有合理性。由于一种公共利益的实现经常是以其他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减损作为代价的,因此立法机关在界定公共利益时就应当遵循合理性原则。(3)具有正当性。公共利益的界定事关广泛的公众利益,立法机关,尤其是地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应当广泛听取、充分尊

2、重公众意见,保证公共利益界定基于广泛的民意之上。(4)体现公平性。公共利益是一种公众利益,如果以减损少数人的私人利益却又不给予必要补偿的方式来增进公共利益,就会有违正义和公平。 2 政策创新与传播框架【答案】政策创新和传播主要有两种解释框架。(1)内部决定模型。该模型假设,地方政府的行为不会受其他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认为职能部门创新的因素在于地方政府内部的政治、经济或社会特性。(2)传播模型。与内部决定模型相反,传播模型则认为政策创新本质上是政府之间的关系,其把一个地方政府采纳的某项政策视为模仿其他地方政府先前采纳的政策。 3 政策制定过程【答案】指政策决策者根据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使

3、其转化为政策规范的过程。政策制定系统负担着政策制定的任务,改进政策制定系统是提高政策质量的关键。政策制定必须遵循科学的程序和运用科学的方法,以保证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目标,二是方案。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政策方案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具体途径。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确定政策目标是前提,拟定政策方案是基础,选择优化方案是关键。公共政策制定作为一个动态过程,一般包括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论证评估方案、抉择方案等几个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环节。4 制度分析【答案】制度分析学家认为,制度是指“结构”和“游戏规则”。这些结构规则构成一个社会,

4、特别是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制度是为约束在谋求财富和本人效用最大化中的个人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制度分析主张公共政策是政府机构的产物,不同的政府制度导致不同的公共政策。政府应着眼十和平与可持续发展,致力十促进以个人自由、公民权利、市场经济、公共经济、自主治理、有限政府、宪政法治与民主制度等制度平台为基础的公共政策。 5 政治社会化【答案】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政治社会化具有以下特征: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成长为

5、政治人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人们认识政治和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的统一; 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主客观相互作用和不同政治社会化阶段相互作用的过程; 具有手段性的特点。政治社会化,是社会生活和政治权力通过特定的方式和途径养成社会成员权威人格和权利人格,从而形成思想文化的政治认同和道德权利的途径。政治社会化是特定社会政治关系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 6 模型方法【答案】模型方法是指作为一种现代科学认识手段和思维方法,所提供的观念和印象,不仅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条件,而且是人们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模型舍去了原型的一些次要的细节、非本

6、质的联系,以简化和理想化的形式再现原型的各种复杂结构、功能和联系,是连接理论和应用的桥梁。模型方法在满足政策系统整体性的要求下,力求抓住本质、化繁为简,为处理和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工具。 7 置信区间【答案】虽然希望抽样误差越小越好,但误差总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某个样本统计量能否用来估计总体参数,取决于公共管理者对抽样误差的精度要求。公共管理者可以根据样本给出一个随机范围,这个范围以某种可以接受的概率保证对参数估计的正确性,即总体参数以某种概率包含在这个范围内。这个范围被称为置信区间,可以接受的概率被称为置信度或置信水平,通常记为1-(为一个较小数)。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如果已知总体标

7、准差。,则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分位值,间上限。是均值标准误。其中,是样本均值,是正态分布函数在上的被称为置信区间下限,被称为置信区二、简答题8 何谓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有何特点?【答案】(1)战略管理的含义战略管理是指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的行为。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日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和科学。其中战略是指一个组织的总目标,它涉及到一个时期内带动全局发展的方针、主要政策与任务。(2)战略管理的特点战略管理是未来导向的。战略管理为组织未来的发展设立愿景,规划蓝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战略管理是在一个组织的现在和未来之间

8、架起的桥梁。通过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及组织成员理解组织的愿景、使命、目标。战略管理着重于较长远的、总体的谋略。战略管理通常涉及或关注组织发展的总体的格局,即战略管理关注全局或非局部,关注较长远的利益而非当前利益。战略管理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识别威胁的过程。战略管理的基本宗旨便是利用外部机会化解或回避外部威胁。战略管理是直觉和理性分析的结合。战略管理从决策角度可以视为进行重大决策的客观、逻辑的方法,因为其旨在对定性和定量的信息进行分析,以便在不确定情况下作出决策。战略管理是持续性与循环性的过程。由于组织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组织应持续不断地关注内部与外部事变及发展趋势,以便必要与及时做出

9、调整。战略管理的目标便是组织能够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持续不断地对外在环境作出反应。战略管理是前瞻性思考和由外而内的管理哲学。前瞻性思考的特征在于:向前看; 寻找问题和机会; 寻找重构问题的新方式以便将负面的东西转为潜在的正面性,开启新的发展途径; 把握、形成和发展机会使其能够实现。“由内而外的管理哲学”即脱逃自我中心,从他人或外在环境的观点来看组织问题,而非从自己组织内部去诊释外在问题。 9 简述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变革的促进作用。【答案】组织变革是一个组织试图有意识地或有目的地对组织自身或其他组织的现状施加影响或改造的过程。组织变革的目的不外乎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将组织变革视为对付组织外部环境变化的途径; 二是在于改变组织内部个人的态度、作风和行为,使之适应组织目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求。在一个组织之中,既存在着支持变革的力量,也存在抵抗变革的力量。在一个组织中,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组织和组织员工个体两个主要的方面。组织变革的个体阻力来源于人类行为的基本特性和需要。一般来讲,个体反抗或抵制变革的原因在于:有选择地注意与保留; 习惯; 经济上的考虑; 安全; 对未来的恐惧。组织变革从组织层面上来看,也存在着许多阻力,这些阻力主要来源于:对权力和权威的威胁; 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惰性; 群体的惯性; 留滞成本; 对已有资源分配的威胁。-一、概念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