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聊城大学体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97337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聊城大学体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聊城大学体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聊城大学体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聊城大学体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简答题1 学习的统觉团形成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它对后来学习理论的发展有何影响?【答案】(1)学习的统觉形成说是赫尔巴特在洛克的“心灵白板”论的基础上,在裴斯塔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直接影响下系统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依据统觉学说,教学上应把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合起来,通过统觉过程把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才能进入学生的意识领域,从而为学生所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观念越多样,观念体系越广泛,新旧知识的结合就越紧密,知识就掌握得越好。学习和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统觉过程,就是一个统觉团的形成过程。

2、这一过程具体包括四个阶段:a. 明了阶段,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观念,为新旧观念结合作准备;b. 联合阶段,通过统觉的作用把观念综合起来,使个别的观念形成一般的观念团;c. 系统阶段,经过联合的阶段后,观念团之间还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联合,使之系统化;d. 方法阶段,主要任务是学生应通过实际的练习,把系统化的观念与知识应用到“个别情况”中去,以检验是否正确理解了所学知识,能否在各种关系中识别所学知识,以及能否应用所学知识。学生还应根据实际条件,把所学知识重新加以组合,才能真正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才能使知识变得更加熟练和牢固。(2)学习的统觉团形成说对后来学习理论的发展的影响在赫尔巴特的统觉团形

3、成说的基础上,他的学生齐勒尔和赖因又发展为五阶段,即准备、提示、联想、概括和运用,为广大第一线教师提供了更为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教学模式。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又将其演变为五步法,即复习、引入、讲解、总结和练习。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不仅对德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还对世界其他许多国家的教育也有较大的影响。20世纪初,它曾借道日本传入中国,对当时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实践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2 简述中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特点?【答案】(1)认知发展特点: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2)情感发展特点

4、: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 自相矛盾的情感; 少年的热情与冲动; 选择性友谊的建立; 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3)社会性发展特点:中学生的心理比小学生有更大的社会性,在很大程度上则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环境以及伙伴关系的影响。中学阶段是理想、动机和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品德发展和行为选择的重要阶段。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敏感,易走向极端。是一个过渡时期,希望受人重视,把他们看成大人,当成社会的一员。 3 怎样依据学习与心理发展的辩证关系来促进心理发展?【答案】学习与个体的心理发展之问的关系是辩证的,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表现在心理

5、发展制约学习,学习促进心理发展。学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依存性学习是心理结构的构建过程,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作用,将主体新获得的经验和原有经验结构相整合而实现的。因此,欲进行有效的学习,原有心理结构中需具备适当的知识、技能和一定的学习动机。若缺乏相应的知识、技能和学习动机,则难以产生学习,新的心理结构也难以建立。发展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受心理本身的发展规律的制约。教育心理学及其认知心理学的大量研究也都表明,新的学习受到原有的心理结构及其水平的影响,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决定了新经验的习得水平和难易程度。学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从个体的一生发展来看,其心理发展无疑都是在不断的学习

6、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习在心理发展中是一个最直接的决定因素; 从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来看,新的学习情境引起个体的认知不平衡,即产生一种问题情境,并导致个体产生相应的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使个体学习动机由潜在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成为学习的实际动力; 从心理发展的过程来看,个体通过不断地学习,获取各种知识、技能与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并通过广泛的迁移,逐步形成能稳定调节个体活动的多种类型、多种水平的能力与品德。 4 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答案】建构主义观点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于1966年提出的,他创立的学派被称为“皮亚杰派”,是认知发展领域中最有影响的学派。现代建构主义的直接先驱是皮亚杰

7、和维果斯基的智力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包括以下儿个方面:(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科学知识应当明确被看作是个人和社会建构的。理论被看作是临时性的,不是绝对的。这和在其他教学方法中把科学知识绝对化为客观的、没有疑问、一成不变的观点不同。每一种理论与法则的建立都隐含着科学家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知识的建构过程)。无论科学知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是始终如一的,它们才是科学的本质。(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要有以下几点:科学学习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科学课程之前,学生的头脑里并非是

8、一片空白。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学生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科学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色色,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科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科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科学学习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信息,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概念转变。科学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3)建构主义的教师观建构主义观点中教师的作用如下:主导作用、导向作用、组织者。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重要作用,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

9、问题,进行“问题解决”。发现者。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抱有正确的态度。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既要把最新的方法知识提供给学生,还要注意他们的全面素质提高。(4)建构主义课程观建构主义课程观认为不是把课程看作基本上由外部环境因素决定的(例如学科结构、社会价值等因素),而是考虑到学习者带进学习情境的先前知识他们的目的和观点。什么样的经验和概念在促进特定学习结果的产生中是有效的,变成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把课程看成是促进特定学习结果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为了确定研究和探索的目标。 5 简述社会规范依从的内涵、特点及其作用。【答案】(1)社会规范依从的内涵

10、依从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的认识和情绪时,既不违背,也不反抗,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依从现象有从众与服从两种表现或类型。从众现象,指主体对十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从众现象的发生主要由于主体缺乏行为依据的必要信息,并与个体的个性特点有关。一般自信心较强的人,发生从众行为的可能性较小。缺乏自信心的人更容易产生从众行为。服从现象,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要求的现象。服从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服从现象的发生是由于权威的命令及现实的压力。(2)社会规范依从的特点依从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它是内化的初级阶段,是确立规范遵从态度的开始。依从性水平具有下列特点:依从的盲目性:依从行为的典型表现是从众与服从。虽然这两种行为的原因并不相同,但主-一、简答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