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94933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一、简答题1 刺激控制教学模式、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和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的学习理论基础是什么? 其教学的基本结构如何? 各有何优缺点? 【答案】(1)刺激控制教学模式理论基础刺激控制教学的核心是制定一个合理的列联安排计划。刺激控制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斯金纳等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强化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在某种特定的刺激环境中,个体做出一个期望的反应,就伴随呈现一次强化。在心理学中,把这种刺激与强化间的对应称为列联,把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称为列联安排。刺激控制教学的核心,就是制定一个合理的列联安排计划。在刺激控制过程中,强

2、化可以采用社会强化、物质强化或活动强化。社会强化包括口头表扬、通报鼓励及友善的微笑等不同的形式; 物质强化包括各种可以消费的物品,如金钱、实物等; 活动强化指个体感兴趣的活动,如踢足球、看话剧、计算机编程等。强化可以采用不同的程序。可以采用持续强化,也可以采用间歇强化等程序。一般,在新行为开始建立之初,宜使用持续强化; 而当新行为模式比较巩固后,宜使用间歇强化。基本结构刺激控制教学模式一般由定义目标行为、评价初始行为、制定列联计划、实施列联计划和评价列联计划等五个阶段组成。a. 定义目标行为:这一阶段的目的是确立期望建立的行为反应,即确立通过教学要改变哪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建立哪些良好的行为方式

3、,获得哪些知识技能或规范。此时,应准确阐述要改变的行为和要强化的反应,并制定一套测量行为变化的程序。测量行为变化,既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某个行为出现的时间和次数来进行,也可以通过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目标行为出现的次数来进行。b. 评价初始行为:这一阶段要对目标行为在当前出现的频率进行详细记录,了解行为在什么时间、什么条件下对谁发生,目的是确立一个行为发生的基线,以便确定列联计划的速度,并为计划实施的有效性提供比较的依据。c. 制定列联计划:这一阶段包括构造环境或情境,选择强化物及其强化程序,制定行为塑造计划。强化物必须针对个人而设定,没有一种强化物是对每个学生在任何时候都适用的。年龄小的儿童一般

4、对社会强化比较敏感,而年龄较大的学生则比较重视物质强化和活动强化; 由地位高的、关系密切的老教师实施强化,效果会较好。此外,所制定的列联计划必须能够说明学生在逐渐逼近良好行为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要有一个周密布置的逐步强化程序。d. 实施列联计划:这一阶段包括布置组织教学的环境,制定列联说明,根据制定的强化程序和塑造计划对学生的反应进行强化。在实施列联计划时,教师有必要使学生了解强化物和教师期望的反应,与学生一起讨论不良行为的后果及其改进的方法,共同商定强化的形式,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e. 评价列联计划:这一阶段主要是对目标行为再次测量,并将学生置于原来的环境条件下,观察原有的不

5、良反应是否出现。这是对列联计划成功与否的证明。优缺点刺激控制教学模式主要适用于改变学生的不良态度和行为及其发展或保持新的社会行为技能。在这一模式中,教学活动主要由教师控制,反馈也由教师根据列联计划实施。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2)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理论基础科学探究教学模式是以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及其认知结构教学论为理论基础的。它是由萨赫曼通过观察、分析科学家的创造性探索活动而概括成型的。布鲁纳和萨赫曼认为,学生本能地对一切新奇的事物感兴趣,这种自发的好奇心促使人们在面对陌生的现象时尽力去寻找其发生的原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就是,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6、、提出假设并最终解决问题。学生在提问和形成假设的过程中,教师只对其对错进行“是”“否”判断,学生不能要求教师进行解释,以教给他们发现事物变化规律的一般思维方式。基本结构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包含呈现问题情境、收集信息并进行实验、主动解释问题和分析探究模式与类型等四个阶段。a. 呈现问题情境:科学探究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师向学生呈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情境,同时把提问的程序、提问的目的和提问的方式告诉他们。教师所呈现的问题情境应既含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又要有一定的难度。呈现问题情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b. 收集信息井进行实验:在问题情境的驱使下,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去收集大量与课题有关的资

7、料,运用实验的手段来探索问题情境,并训练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推导理论的能力。c. 主动解释问题:在学生收集信息并进行实验验证后,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对问题作出解释。此时,他们很可能丢掉一些重要的细节并提出一些不恰当的解释,也可能根据同样的资料而提出不同的解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大家互相讨论,集体得出一个完整的解释。d. 分析探究模式与类型: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中哪些信息是必需的,所提的问题中哪些问题最有效。这一阶段的重要性体现在它能帮助学生意识到探究的过程,系统地推进科学探究的策略。优缺点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使人们意识到并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而

8、不仅仅是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一模式中,师生之间是一种既合作又严密的关系,师生比较平等,学生可以自由自主地进行探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控能力。(3)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理论基础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是在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及其“先行组织者”技术的基础上,乔伊斯(B.Joyce )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发展了讲授教学法。认为学习是意义的还是机械的,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并不取决于教学的方式,而是决定于是否满足有意义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条件,以及教师是够正确地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基本结构a. 呈现先行组织者:在这个阶段,首先要阐明课程目标,这是吸引学生注意并使他们指向学习任务的途径之一。接着呈现组织

9、者,它以学生熟悉的语言呈现,为新的学习提供一个认知的框架,或者为新旧知识的联系架设桥梁。组织者可以是陈述性的,也可以是比较性的,前者为新的学习提供一个固定点,后者侧重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b. 旱现学习课题或学习材料:新材料通过讲演法,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如小组讨论、多媒体等方式呈现。在此阶段,要维持学生的注意,同时材料也要有清晰的组织,由一般到特殊地逐步呈现,以实现渐近分化的目的。c. 认知结构的加强: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把新学习的具体材料与教师最初提出的组织者中的上位结构达到融会贯通。优缺点先行组织者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取得进步,但是首先呈现的先行组织者这个固定的点概

10、念模糊不清。 2 论述桑代克联结说的主要内容? 【答案】(1)桑代克提出学习不是建立在观念之间的联结,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与某种正确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的参与。这种刺激反应联结主要是通过尝试错误、不断修正行为而形成的。学习就是通过渐进的尝试错误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桑代克的联结说又称为“试误说”。(2)提出三个学习规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准备律是指当学习者进入某种情景时所具有的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到某种反应的学习。体现了学习动机原则。练习律是指对于己经形成的某情景与某反应的联结,正确地重复这一反应会增强这一联结。 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指一个联结的后果会对这个联结有加强或削弱作用。 -一、简答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