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83848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简答题1 怎样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答案】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而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之所以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是因为:(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吃、穿、住、行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物质产品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2)物质生产生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核心内容,它构成其他社会生活,如社会的精神生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与实践等的基础,并推动后者的运动、发展。(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

2、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状况及其变化,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虽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不能越出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范围。(4)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生产力的发展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进步与否的最高标准或根本标准,是因为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多种目标,多种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社会的发展体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中,但集中地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

3、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2 学习质量互变规律原理有什么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答案】(1)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也称量变与质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表现出来的。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或两种基本状态,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准各,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无限地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飞跃过程。如果没

4、有质变,量变本身最终也会为旧质的框架所局限而陷于停滞。质变打破了限制量变的旧框架,这就巩固了量变的成果,使量变在新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同时,质变使量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在新质的结构内,开始了更高层次的新的量变,使量变有了新的形式、新的广度和深度。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说明,事物的发展总是先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临界点超出了度,就导致质变,这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质变又引起了新的量变,这是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的无限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2)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质、量作为规范事物存在的基本范畴,转化为方法论就是定性分析

5、、定量分析及其统一。在学习、工作中,我们要运用质量互变规律,促进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的不断提高。注意量的积累;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坚持适度的原则;坚持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 3 你如何理解人的价值?【答案】人生价值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1)当个人作为主体时,人生价值是社会对个人的满足,即个人价值。人的个人价值即个人的存在和行为对于自身的意义,或者说人的个人价值,就是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一个人越是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的个人价值就越大; 反之则越小。(2)当人作为客体时人生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与责任,即社会价值。人是依赖社会而生活又对社会发生作用的社会存

6、在物,因此,所谓人的价值首先是指人的社会价值。人的社会价值是人对社会的积极的、肯定性的作用和奉献,是人在社会中体现的对于社会的意义,即人对于社会的价值,或者说,人的价值主要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与责任。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他的社会价值越高。4 简述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答案】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或两种因素。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 否定的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肯定与否定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为:(1)肯定和否定是

7、相互排斥的。在它们相互排斥的过程中,当肯定的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一旦否定的方面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就使事物转化到自己的对立面,达到对事物自身的否定。事物的自我否定,也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矛盾的转化和解决。(2)肯定和否定是相互渗透的。肯定包含否定,否定又包含肯定。世界上既没有不包含任何否定的纯粹的肯定,也没有不包含任何肯定的纯粹的否定。肯定中总是渗透、包含着否定,在这个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而否定中又总是渗透、包含着肯定,在这个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从发展的过程来看,如果肯定中不包含否定的因素,事物就会停滞不前; 反过来看,如果否定中不包含肯定,

8、事物就失去了发展的可能。 5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中叶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旧哲学的全面清算和批判继承,使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达到高度统一,使科学性和革命性达到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基本特征,充分表明了哲学史上这一革命变革的实质和意义。(1)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对象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一方面,马克思卞义哲学并不代替具体科学去研究世界所有领域里的所有规

9、律,它只研究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同时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两个统一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从而结束了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的状态;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统一,从而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占统治地位的局面。从作用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旧哲学由于不懂得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所以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哲学

10、的使命应当是改造世界。 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一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能同时为一切阶级服务,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2)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真理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的有机统一。其中,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则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的理论体系。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马克思卞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发动一次震撼人类思想史的革命,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6 简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取决于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水平;(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是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一、简答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