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大学文学院939中外美学史与艺术批评史之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83843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南京大学文学院939中外美学史与艺术批评史之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南京大学文学院939中外美学史与艺术批评史之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南京大学文学院939中外美学史与艺术批评史之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南京大学文学院939中外美学史与艺术批评史之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 别材别趣【答案】别材别趣是宋代严羽提出的文学理论观点。出自沧浪诗话:“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诗者,吟咏情性也。”别材,指诗歌创作要有特别的才能,不是只靠书本学问就能写好诗的。这特别的才能如审美直觉能力、艺术想象能力等;别趣,指诗歌有特别的趣味,不是发议论、讲道理就可以成为诗歌的。这是指诗歌必须有美的形象,感发人的意志,激动人的感情,能引起人的审美趣味。别材,是针对以学问为诗而发;别趣,是针对以议论为诗而发的。 2 李清照论词【答案】李清照论词是宋代词学史上重要的理论文献,是

2、历史上第一篇有明晰理论意义的词学论文,其中涉及词之创作的诸多问题。它是对唐五代以来,作为新兴的文学样式所具有的独特风格的概括和总结。李清照倡导词“别是一家”是论词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也是其批评诸家词的思想依据。她强调词与诗的不同,要求词在汲取诗的特点同时保持词的艺术个性。3 陆机文赋【答案】陆机文赋是中国最早系统地探讨文学创作问题的论著。全文以赋的形式写成。陆机在文赋中用他的文学实践的亲身体会,生动地描述和分析了创作的心理特征和过程,表达了他的美学美育思想。文赋首次把创作过程、写作方法、修辞技巧等问题提上文学批评的议程。陆机写文赋的宗旨是为了解决创作中“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矛盾,所以以创作构

3、思为中心,主要论述“作文利害之所由”。 4 移情【答案】移情是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它是指诗人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创作对象中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即古人所说的“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移情的过程就是诗人先有某种情意而后将它移注于外物之中,达到物人合一,使对象活动拟人化的过程。“感时花濺泪,恨别鸟惊心”、“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李逐水流”、“腊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些诗句就是采用了移情手法,其中花、鸟、柳絮、桃李、蜡烛,这些本无感情色彩的“物”在诗人的笔下,宛若与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息息相通,别有一番审美情趣。 二、简答题5 释“生生之谓易”【答案

4、】(1)出处“生生之谓易”出自易传。系辞传说:“日新之为盛德,生生之谓易。”易传认为宇宙万物是不断变化的,这是易传的一个中心思想。系辞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说“生生之谓易”。“生”是周易的核心概念之一,天地以化生万物为最伟大的德行。(2)含义庄子说:“易以道阴阳”,此五字深刻揭示出阴阳之道是易最基本的内涵。故而“生生之谓易”的“生”,也就有着阴阳两重内涵。其中一个“生”乃阳生,即我们能感知到的客观之“生”,指自然界万物的衍生规律,“阴极生阳、阳极生阴”是也;另一个“生”乃阴生,即我们内心深处的主观之“生”,指人类改造大自然的生产能动,“天人合一”是也。因此,“生生”即是人类认识宇宙运动规律和

5、如何把握它发展自身的一种无限循环过程。易给予我们的,正是怎样认识和把握这种规律的一种思维模式,故而曰“生生之谓易”(3)对“生生之谓易”的三种理解第一种理解:指阴生阳,阳生阴,变化“日新”,天地万物皆应此然也!第二种理解:伏羲八卦,乃摹拟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而生成;六十四卦,乃八卦两两重叠、生生而成,显示天人地互动、变化“日新”之诸相!第三种理解:生生不仅有初始生成之义,更有不断创业创新之义。否则,何来“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三、论述题6 试述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答案】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代表作为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想。其学说

6、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1)“道法自然”的含义“道法自然”是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虽是生长万物的,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2)“道法自然”中”自然”的内涵“道法自然”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人受制于地,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规则,规则受制于自然。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法的意识里,就是自然法。当然,法制的概念尚未形成。不过,在治理国家时,他主张用自

7、然法来治理天下。(3)“道法自然”中“道”的内涵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即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最能表达“道”的一个词就是自然规律,同样可以反过来说与这里所说的自然规律最相近的一个字就是“道”。这包括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人为之道。道就是对自然欲求的顺应。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天然的自然欲求,谁顺应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与外界和谐相处,谁违背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同外界产生抵触。所以在这里蕴含了我们看待世界的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5)“道法自然”的现实意义每一件事物都有着它本身的天性和本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改造一个人的效果是有限度的。人们需要做的不是试图消除

8、这些缺失,而是把他们的优点合理地加以利用,尽量避免他们的缺失,并力图帮助每个人在其独特天性的基础上持续进步,去放大其中有益的部分。综上所述,老子“道法自然”思想中“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是形上的本体。“自然”是“道”的存在方式或内在属性。“道法自然”有利于宇宙和人类生生不已。“道法自然”还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在三教合流之后基本未变,可见其影响深度和持续时间之久。1, 论孔子文艺思想。答:孔子的文学理论批评是以对诗经的评论为主而展开的。“诗教”源于“乐教”,即强调音乐诗歌与政治教化之间的关系。用“诗教”来概括孔子的文艺思想是有道理的,孔子关于文艺的一系列论述都是围绕“诗教”展开的

9、。下面就从五个方面来加以论述。(1)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孔子字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是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基本原则,孔子认为诗、礼、乐是人们进行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几个必经阶段。论语?子路记载:“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溪以为?”孔子对文艺在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和当时的时代风尚是密切相关的。(2)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孔子在对诗经的评论中还明确地提出了他的文学批评标准,这就是论语?为政中所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中,“思”有两种解释:作为语气动词,没有实际意思;作思想内容理解。“无邪”就是“归于正”。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符合他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的。“思无邪”从审美方面来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文学作品来说,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3)论文学的社会作用孔子从“诗教”的观点出发,对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论语?阳货篇记载:“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孔子对文学作品的美学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等乃至知识学习方面,都作了充分的肯定。他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