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83630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一、简答题1 简述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答案】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教育的个体个性化的功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主体意识是人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的自觉意识,它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 主体能力是主体认识、改造外部对象世界的能力。无论是主体意识的形成还是主体能力的获得都要通过教育。因为人要称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必须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相应的知识、能力,从而达到变革客观世界的目的,因此,教育过程对个体而言,

2、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能力的过程。(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个体的独特性表现在人的个性心理上,诸如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人的遗传素质蕴含着个体的差异性。个体由于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影响的不同,即便是相同的遗传素质,也会形成不同的发展结果。教育作为有目的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发展特征,选择适合他的发展发展道路、设计适合他的教育。因此,教育能够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不同的学生开发其内在潜力,形成自己的优势区域和特长。(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创造性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品质,是个性的自主性、独特性的综合体现。它是个

3、体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自主、独特、与众不同的心理倾向。创造活动是人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活动。人们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不仅是个体独特的自我意识的体现,同时也符合社会价值的要求,具有社会性。因此,创造性是自我性和社会性的连接,它虽是个体才能的最高体现,但这种才能的发挥受到社会的制约,要以社会的贡献来衡量。 2 如何理解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答案】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的。一方面个体的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特点是教育的起点与依据,是教育的前提; 另一方面,个体的身心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是教育的产物和结果。适宜的教育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适宜的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4、,提高儿童身心发展的质量,是发展的一种助力。若儿童己具备相应的身心发展水平,但剥夺或延迟他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他的身心就难以得到正常的发展。同样,若教育不得法,违背了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则有可能延缓其心理发展,对心理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是发展的阻力。维果斯基针对教育与个体的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观点。认为教学要着眼于、落实于最近发展区,强调儿童的发展潜力。着眼于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新知识,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心智能力的提高。发展性教学是依据教育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来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3 简述操作整合阶段和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答案】操作的整合即

5、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其动作特点有:动作品质: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分解动作联成整体,动作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动作控制: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操作的熟练是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高度完善化和自动化。其内在机制是在大脑皮层中建立了概括的、暂时的神经联系。其动作特点有:动作品质:具

6、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一式。动作效能: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降至最低,表现在紧张感、疲劳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4 实现社会规范认同性学习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答案】认同学习,指通过学习确立起对社会规范的认同心理,包括对规范必要性的认知、对规范体现者的崇拜仰慕情感以及行为趋同倾向。实现社会规范认同学习必学具备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偶像认同在认同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价值认同建立在对社会规范本身的必要性与意义认识的基础上。(2)榜样及其特征。在偶像认同中,榜样是主体认同的对象,是主

7、体心目中的范例,是主体认为值得学习的好人或好事。榜样,不仅是外在于主体的对象,而且必须对主体具有吸引作用,能激起其认同需要或仰慕心理的对象,才能称为榜样。榜样的相似性、地位或身份、性质、榜样行为的后果都影响认同性学习。(3)模仿及其条件。偶像认同是对榜样(认同对象)的模仿,是对榜样的行为趋同,即行为仿效。模仿的发生受榜样及其行为特点的影响。除此以外,模仿的成效还受下列因素制约。示范、观察、强化是影响模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模仿行为进行奖励,可以增进模仿发生的概率; 对模仿进行惩罚,可以减少模仿发生的概率。(4)消除义情障碍。规范认同是个体规范接受的一种自觉形式,是个体出于认知或情感上对规范的一致

8、性反应而产生的趋同心理。由于儿童已有的社会经验影响到对规范的接受态度。因而要实现规范认同,个体必须首先消除原有经验中的认知障碍与情感障碍,实现义情沟通。消除义情障碍,必须使新旧经验发生沟通,新经验整合原有经验。该过程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个体通过对社会规范的学习,对新旧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信息再加工; 个体通过反复实践社会规范,获得直接强化或替代强化,尤其是通过执行规范后的行为后效作用,建立对规范或榜样的新的积极情感体验。一旦这种体验累积到足够的强度,超过了原有经验中的消极情感体验,便能消除原有经验中的情感障碍,实现情感共鸣。 5 迁移的种类【答案】(1)正迁移与负迁移根据迁移的性质不

9、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介于正、负迁移两者之间的一种迁移状态可称为零迁移。(2)水平迁移与垂壹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具体讲,是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根据迁移

10、内容的不同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普遍迁移和具体迁移。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4)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只是得到某种充实。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都属于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十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在重组过程中,基本经验成分不变,但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发生一、简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