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950经济学综合(含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之世界经济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83541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950经济学综合(含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之世界经济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950经济学综合(含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之世界经济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950经济学综合(含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之世界经济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950经济学综合(含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之世界经济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简答题1 如何看待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答案】“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25?1926年度国民收入比1920年增加1倍多,为1913年的年的农业总产值为1913年的化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新经济政策”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否定,是苏维埃国家探索出的一条在以小农为主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列宁已经认识到,在一个生产力不发达、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应该说,这是列宁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又一次重大的突破和发展。

2、对于一个生产力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新经济政策”应该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并非只是权宜之计。可惜,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却在其推行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路线中背离了“新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些措施。 2 “新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其成因是什么?【答案】(1)“新经济”的基本特征“新经济”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经济知识化,即新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増长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网络化,是指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使得全球经济活动的时间缩短,空间缩小,频率加快,协同性增强,效益増大;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经济知识化、网络化的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

3、围内的组合发生了很大变化。(2)“新经济”的成因美国新经济的出现,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总的来看,可以将这些因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技术革命;制度创新;政府干预,美国政府积极而有效的经济调控,对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战后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新现象。美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有力的鼓吹者和推动者。它以本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充分利用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促进了经济发展。 3 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和表现。【答案】(1)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主要有:科技革命的大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第 2

4、页,共 31 页 1925年工业总产值比1921年增长2.9倍,为1913随着经济的恢复,国家财政状况好转,人民群众物质文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大发展。(2)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表现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表现在于: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货币流通的全球化,投资活动的全球化;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増,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増加,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全球工业化的展开和世界范围梯次继起的产业链的

5、形成;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 4 如何看待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答案】发展中国家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与调整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有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经济效率,从而扭转了经济恶化的趋势。从不同地区来看,东亚地区由于其原有的发展模式在强调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同时也强调政府的理性、效率与自律性,政府干预的消极效果较小,在贸易发展战略上原本即实行外向型的出口导向战略,公共政策比较积极,重视对技术进步的投入,加之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的调整更加灵活,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经济増长势头强劲,在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更是蓬勃发展,一直以高于发达国家两倍以上的速度在

6、发展,1995年东亚的GNP 增长8.5%,而同期世界经济増长则为拉美地区各国由于在20世纪80年代后普遍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对原有的“拉美模以上的稳定增长,整式”尤其是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调整,同时其经济自由化尤其是金融自由化的步伐更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因此整个拉美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初连续4年保持个20世纪90年代,拉美经济的年均増长率高达大大高于20世纪80年代的 ,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拥有5亿人口的拉美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2万亿美元,在西半球乃至世界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非洲国家也进行了相应的经济改革。非洲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初一度呈下降趋势,到1994年开始

7、回升。1994年到1999年,非洲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近年,有12个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年的减少到1999年的高于1990年的1999还有30个国家保持了正增长。通货膨胀率从1995但是由于非洲人口增长率一直居高不下,加之改革力度较小,且时断时续,因此其人均GNP 増长率一直负增长,到1995年才呈现正数。可见,发展中国家经济虽都有所发展,但发展仍是很不平衡的,它们之间的经济差距在拉大。 5 导致年代后期各国金融风险发生机制联系日益紧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导致:方面:(1)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拆除了阻碍资金跨国流动的藩篱,使各国的金融机构能够更为自由地跨越国界在相同的

8、“游戏规则”下进行金融交易,从而使原本独立运行的一国金融逐渐融入到全球金第 3 页,共 31 页 年代后期各国金融风险发生机制联系日益紧密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个融之中,各国的金融市场也因此而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2)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创新的发展使各种新的金融工具成为引导资金跨国流动的载体,最终将各国的金融市场真正联结在一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金融运作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一国政府尤其是某个大国政府的货币金融政策的变化,常常会通过一体化的金融市场,迅速地传递到其他国家,从而产生巨大的国际影响。同样,无论是一国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动还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动,都会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的金

9、融市场,从而使各国金融市场的价格走势趋于一致。总之,金融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各国金融活动联系的日益紧密即一体化,而且也意味着各国金融风险发生机制联系的日益紧密或趋同,其集中表现就是金融危机的全球化。 6 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答案】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主要途径主要有:(1)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是国与国间经济交往、经济合作和经济分工的基本渠道和手段,也是衡量经济开放和经济国际化程度的重要尺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增长速度惊人。在贸易额增长的同时,对外贸易走向全球,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了重要进展,贸易伙伴遍及世界各地。(2)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将引进外资作为最为主

10、要的经济政策之一。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我国也注意了发展对外投资。(3)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及其活动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对外开放的步骤和力度日益加大,参与的国际经济组织及其活动日益增多,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加强,在体制和机制上日益与国际经济接轨,成为世界经济中最有朝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扩展和深化的对外开放,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力,有力的推进和加速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使中国获得了“后发优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提高了国际经济地位。 7 战后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调节?其主要手段有哪些?有哪些作用和影响?【答案】(1)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调节的原因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调节的原因在于:市场缺陷,国家调节的直接目标,就是矫正“市场失效”;社会、政治和其他的原因,这些因素主要表现:保护个人权利,科技发展与技术进步,国家和全球问题的解决。(2)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调节的手段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调节的手段主要为:制度调节;政策调节;经济计划化;社会调节;国际经济协调。(3)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调节的作用和影响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调节的作用和影响表现在:国家调节在一定程度上和一第 4 页,共 31 页一、简答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