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轻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816管理学与运筹学考研冲刺密押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83534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郑州轻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816管理学与运筹学考研冲刺密押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郑州轻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816管理学与运筹学考研冲刺密押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郑州轻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816管理学与运筹学考研冲刺密押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郑州轻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816管理学与运筹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一、名词解释1 非权力影响力【答案】非权力影响力区别于权力影响力,它是指以本人的品德、才能、学识等因素为基础而形成的。这种影响力人皆有之。品格、才能、知识和感情在自然影响力的形成中最为重要。其中,领导者的品格主要包括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它体现在领导者的一言一行之中。优秀的品格会给领导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力。才能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简称。作为领导者,才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种才能卓越的领导者就会使人们产生敬佩感,从而增加领导者的影响力。对领导者来说,决定自然影响力的才能主要是领导才能。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才能出众的人

2、总是知识丰富的人。知识丰富的领导者,不仅可以提高领导能力,而且还容易与人接近,博得人们的信任,从而提高影响力。对于领导者来说,决定其影响力的首先是专业知识。感情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 2 全面质量管理【答案】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是由质量管理学家戴明(W Edwards Deming )和朱兰(Joseph M. Ju-ran)提出,指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卜,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3、。该质量管理办法有两个核心:持续不断地改进质量和不断地满足或超出用户的期望。全面质量管理的要点包括:高度关注顾客。这里顾客的含义不仅包括购买企业产品或服务外部的个人或机构,还包括企业内部相互提供服务的部门; 坚持持续改进。TQM 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承诺,使己经是“非常好”了的还不够,质量总还能改进; 关注过程。商品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要求关注工作过程; 改进组织各项工作的质量。TQM 采用广泛的质量定义,它不仅涉及最终产品的质量,而且涉及企业如何进行产品运输,如何对顾客抱怨作出迅速回应; 精确测量。TQM 采用统计技术度量组织运营的每一个关键变量,并与标准或业界最佳基准进行比较; 向雇员授权。T

4、QM 吸收一线工人参与改进过程,团队作为授权的载体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的组织形式被广泛采用。 3 正强化和负强化【答案】强化理论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1)正强化。指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正强化的刺激物不仅包含奖金等物质奖励,还包含表扬、提升、改善工作关系等精神奖励。为了使强化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必须注意实施不同的强化方式。有的正强化是连续的、固定的,譬如对每一次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都给予强化,或每隔一固定的时间给予一定数量的强化。尽管这种强化有及时刺激、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对这种正强化有越来越高的期望,或者认为这种

5、正强化是理所当然的。管理者需要不断加强这种正强化,否则其作用会减弱甚至不再起到刺激行为的作用。另一种正强化的方式是间断的、时间和数量都不固定的,管理者根据组织的需要和个人行为在工作中的反映,不定期、不定量实施强化,使每次强化都能起到较大的效果。实践证明,后一种正强化更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2)负强化。指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实际上,不进行正强化也是一种负强化。譬如,过去对某种行为进行正强化,现在组织不再需要这种行为,但基于这种行为并不妨碍组织日标的实现,这时就可以取消正强化,使行为减少或者不再重复出现。负强化还包括减少奖金或罚

6、款、批评、降级等。实施负强化的方式与正强化有所差异,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即对每一次不符合组织的行为都应及时予以负强化,消除人们的侥幸心理,减少直至消除这种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 4 流程再造【答案】流程再造又称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 )或企业流程再造(BPR ,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 是指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它是1993年开始在美国出现的关于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按照该理论的创始人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 哈默与詹姆斯. 钱皮的定义,流程再造是指“为了飞跃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

7、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企业再造包括企业战略再造、企业文化再造、市场营销再造、企业组织再造、企业生产流程再造和质量控制系统再造。为了能够适应新的世界竞争环境,企业必须摒弃已成惯例的运营模式和工作方法,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营方一式。 5 管理原理【答案】管理原理是指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而形成的基本真理,它是对现实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综合与概括,因而对一切管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系统原理。要求管理者必须认清管理系统的集合性、结构性、目的性

8、、全局性、层次性等基本特征。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人、物、信息组成的系统,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没有系统,也就没有管理。(2)人本原理。强调管理活动中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人,人是管理系统中最活跃、最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要素,是其他所有构成要素的主宰。做好人的工作是管理的根本,所以要强调人本原理。(3)责任原理。管理是追求效率和效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挖掘人的潜能,就必须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这些部门和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与此相适应的责任。(4)效益原理。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利用最小的投入或消耗,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效益,为社会做出贡献。“效益”包括“效率”和“有用性”两

9、方面:前者是“量”的概念,反映耗费与产出的数量比:后者属于“质”的概念,反映产出的实际意义。 二、简答题6 试以实例说明,如何运用好工作激励、成果激励和培训教育激励这三种常用的激励方法?【答案】(1)工作激励工作激励是指通过分配恰当的工作来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对职工委以恰当的工作,以求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工作的分配要能考虑到职工的特长和爱好。给职工分配适当的工作,首先要把工作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同下人的自身条件结合起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有许多道不同的工序和工作,这些不同的工作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同时,每个人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也是有差异的。合理地分配工作

10、就是根据工作的要求和个人的特点,把工作与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根据人的特长来安排工作。工作的分配要能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分配适当的工作,不仅要使工作的性质和内容符合职工的特点,照顾到职工的爱好,还要使工作的要求和目标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能真正激起职工奋发向上的精神。例如:在企业人员配备过程中,将性格外向、喜欢交流沟通的员工分配在与“协调、沟通”相关的工作中,这样,既可以发挥职工的特长和爱好,又有利于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2)成果激励正确评价工作成果首先必须正确设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将向有关员工传递明确的信息:组织要求你做哪些事,什么事做好了能得到奖励。评价指标体系必须

11、符合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对工作成果的评价,必须给予报酬。报酬从性质上,可分为精神和物质两种。一般两者相互结合,兼而有之。报酬从作用上可分为正报酬和负报酬两种。正报酬就是奖励,负报酬就是惩罚。一般而言以奖励为主,但惩罚也不可缺少。例如:在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将产品合格率作为考核员工工作成果的评价指标。当实际产品合格率水平达到甚至超过评价指标的规定水平时,给予员工精神和物质的奖励; 而当实际产品合格率水平未达到评价指标的规定水平时,要给予惩罚。为了使报酬能对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必须按照“法、理、情”的原则去做。即:先要制订奖惩办法,公之于众。如先规定实际产品合格率达到95%时给予奖励; 奖惩应合理; 奖惩都要合情,即有利于人们接受。(3)培训教育激励职工在参与企业活动中的工作热情和劳动积极性通常与他们的自身素质有极大的关系。一般来说,一、名词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