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心理研究所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83441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心理研究所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心理研究所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心理研究所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心理研究所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简答题1 依恋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会对儿童的社会交往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如何建立安全的依恋模式? 【答案】(1)依恋的定义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2)依恋形成的因素抚养质量母亲的敏感性和反应性。敏感性,指母亲对孩子需求信号的敏锐觉察。反应性,指母亲根据儿童所发出的需求信息,恰当、及时、一贯地予以满足。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分关心,如母亲不停地对孩子说话,不管孩子是不是在听或是在睡觉,孩子就很容易出现回避型的依恋,即通过对母亲的回避使他们免

2、受过度刺激的干扰。而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则常常会体验到不一致的抚养行为,这类幼儿的母亲只给孩子最基本的照料,对孩子的各种信号不敏感或不做反应。然而,当孩子开始探索时,母亲会打断他们,使他们的注意力重新回到自己身上。儿童的特点。依恋作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双向关系,必然受到孩子本身特点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来自早产儿、难产儿、出生时就有先天疾病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照料。在贫困家庭中,这样的孩子出现非安全型依恋的比例较高。但是当父母对于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付出足够的耐心时,或者这些孩子的身体状况也不是特别差时,他们同样可以形成安全型的依恋。文化因素。安斯沃斯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美国文化背景,所获得的依恋类型及

3、各类儿童的百分比也是对美国儿童研究的结果。事实上,依恋类型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各种类型在人群中的比例也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3)依恋对儿童的影响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成人后形成的人际关系的缩影。儿童在经历依恋的四个阶段的同时,会建立起一种与抚养者的持久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联结使他们在任何时间或地点都将依恋的对象作为一个安全基地。这种内部表征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可能称之为内部工作模型。当婴儿对其照料者产生依恋时,会建构起一个关于照料者、自己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心理模型或特征。这种心理模型包含关于自己和他人的预期。婴儿运用该模型解释事件,并预期在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对依恋对

4、象的可获得性所产生的一系列期望,在自己面临困难时是否可获得支持,以及自己与照料者之间的互动等,都可由内部工作模型作出解释。这种特征会成为未来所有亲密关系的范型,并贯穿于儿童期、青少年期以及成年期。依恋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形成非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出现内化或外化的情绪、行为问题的比率远远超过了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幼儿。依恋关系具有传递性,会影响到儿童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研宂发现,依恋具有传递性,幼儿早期与父母形成安全型依恋,在幼儿长大为父母时,也更容易与自己的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2 结合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特点,谈谈你对小学教学的建议。 【答案】注意可以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特性或品质,这些特性和品质是:

5、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范围、分配和转移等。在教学过程中,小学儿童的注意的各种特性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1)注意的集中性的发展及对小学教学的建议小学儿童和学前儿童相比,注意的集中性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无意注意或者有意注意都比学前儿童集中的时间更长些,强度更大些。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注意的集中性也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低年级儿童的集中性很差,到高年级后集中性逐渐增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不要由于某种不必要的教具、事物或者由于某种未经审慎考虑的问题,而把儿童的注意力引向不必要的方向上去。同时,要使使儿童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这也有利于儿童注意力的集中。(2)注意的稳定性的发展及对小学教学

6、的建议在教学上,不仅要求儿童的注意力能集中在课业上,而且还要稳定地保持在课业的进行上。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是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女生的注意稳定性优于男生。同时研究还表明,注意的稳定性和兴趣、理解力等因素有关,还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的合理运用有关。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避免一种单调乏味的教学,而是要组织得很紧凑的、具有一定直观性的、方式与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这样学生才能更加集中注意力。(3)注意的范围的发展及对小学教学的建议注意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儿童过去的经验。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由于经验不多,注意的范围一般比成人狭小。同时,由于小学儿童的思维富于具体性,因此,在一些复杂的事物

7、面前,他们常常不能找出其间的关联。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多提供素材,让学生增加阅读,引导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的发展及对小学教学的建议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分配和转移自己的注意。例如在书写的时候,要同时注意书写的技术和书写的内容。研究表明,注意的分配在整个学龄初期发展比较缓慢,学龄初期儿童的注意转移也比较困难。在正确的教育下,从低年级开始,就能逐步培养起儿童分配注意的能力。同时,由于儿童经验和智力的増长,大脑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不断受到锻炼,迅速把注意转移到必要的事物上的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3 根据感觉相互作用的现象,说明为什么重感冒患者往往会感到食而无味。

8、【答案】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他感觉器官的感受性造成影响,使其感受性提高或降低,这种现象称为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1)一般而言,在适当的条件下,不同感觉之间多少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常是:对此感觉的弱刺激会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而强刺激会降低这种感受性。(2)味道不完全取决于味觉,也受嗅觉的影响。味觉和嗅觉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相互作用。味觉受到食物气味的影响,当感冒时,人们不能感觉到食物的气味,就会食而无味。4 简述影响青少年行为的主要因素。 【答案】青少年时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感受诸多的心理冲突和压力。导致许多矛盾的出 现,情绪、性格、行为容易出现偏差。

9、(1)生理、心理上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的影响。初中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无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是一个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处于人生的过渡时期。他们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然而心理发展的速度却远跟不上其生理的发展,这就造成初中生在身心发展上的种种矛盾和一些特殊表现,并使其面临一些心理危机。在经过初中生的过渡后,个体己基本上适应了在生理上发生的各种变化,生理和心理发展上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初中生所经历的那种情绪上的动荡、不安等也已逐渐平息,自我初步确立,进入了高中生这个相对平稳的发展状态。(2)思维存在自我中心,自我意识高涨,情绪情感的发展特征。由于初中生产生了一种强

10、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不服从权威,不愿意轻易接受成人的意见,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这种意识容易导致他们观点行为的偏激。高中生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已达到基本成熟;二是当此阶段结束时个体已满18岁,可取得公民的资格;三是开始考虑如何选择未来的学业和生活道路。(3)人际交往上的特征。进入初中后,初中生的感情重心逐渐偏向亲密的朋友,朋友在他们的生活中日益重要。到高中阶段后,对朋友的认识更加深入,而朋友、伙伴对行为方式的影响也更加明显。(4)家庭、学校环境的影响。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大部分教师都基本认可,初中生则不盲目接受任何一名教师,在每个初中生心目中都会有一两位最钦佩的教师,他们会更努力地学习所喜爱教师所授的课程。高中生心理上的成熟,使得他们对教师的评价更加客观,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力,因此学校教育方式、环境影响他们的发展。家庭教育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过于专制,或父母过于保护的教育方式都会影响青少年的行为方式的变化。一、简答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