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42细胞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73914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42细胞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42细胞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42细胞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42细胞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一、简答题1 什么是脂质体(liposome )? 在研究和临床治疗中有哪些应用价值?【答案】(1)脂质体(liposome )是指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的膜系统的性质,在水相中具有自我装配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球形结构的趋势,根据这一特点而制备的人工球形脂质小囊。(2)脂质体在研究和临床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细胞膜生物学性质,可以嵌入不同的膜蛋白,研究膜脂与膜蛋白及其生物学性质; 脂质体中裹入DNA 可用于基因转移;临床治疗中,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裹入不同的药酶或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可望

2、诊断与治疗多种疾病。 2 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较高,而在正常细胞中检测不到明显的端粒酶活性,这与著名的界限有什么关系?【答案】(1)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其由和蛋白质组成,端粒酶以自身为模板催化端粒由简单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随着的形成。肿瘤细胞是变异的非正常界限所持的细胞的每次分裂,端粒缩短,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细胞进入衰老。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酶,细胞,具有端粒酶活性,从而保证了肿瘤细胞的“不死性”特征。 (2)“永生”或“不死”的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这一特点,看似与同于原先的细胞了,因此肿瘤细胞并不在界限的范畴之内。 3 叙述在内质网上合成的磷脂转运至其他膜上的两种主要方

3、式。【答案】合成的磷脂由内质网向其他膜的转运主要有两种方式:(1)以出芽方式转运至高尔基体、溶酶体和质膜上;(2)凭借一种水溶性的载体蛋白磷脂转换蛋白,在膜间转移磷脂,首先磷脂转换蛋白与磷脂分子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进入细胞质基质,通过自由扩散,直至遇到靶膜时,磷脂转换蛋白将磷脂释放出来,并安插在膜上,结果是磷脂从含量高的膜转移到缺少磷脂的膜上,即从磷脂合成部位转移到线粒体或过氧化物酶体上。磷脂转换蛋白对磷脂的转移具有特异性。 4 简述P53基因“基因卫士”的功能。【答案】基因“基因卫士”的功能如下:(1)基因时刻监控着细胞染色体DNA 的完整性,一旦细胞染色体DNA 遭到损害,p53蛋白与基因

4、的DNA 的相应结合部位结合,起特殊转录因子的作用:观点相矛盾,然而“永生”的肿瘤细胞已被证明是不正常的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目或形态已经不活化P21基因转录,使细胞停滞于伤而维持基因组的稳定。 期,抑制解链酶的活性; 与复制因子A 相互作用,参与DNA 的复制与修复,使DNA 受损的细胞不再分裂,修复损(2)如果修复失败,P53蛋白即启动程序性死亡(凋亡)过程诱导细胞自杀,使细胞周期停滞,阻止有癌变倾向的突变细胞的生成,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发生的作用。 5 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要在内质网中进行修复,这些蛋白质如何能滞留在内质网中?若仍不能正确折叠,将会发生什么情况?【答案】(1)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滞留在

5、内质网中进行修复是通过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和结合蛋白完成的。在内质网中含有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它附着在内质网膜腔面上,可以切断二硫键,形成自由能最低的蛋白质构象,以帮助新合成的蛋白质重新形成二硫键并处于正确折叠状态。在内质网中还含有另一种蛋白,可以识别不正确折叠的蛋白或未组装好的蛋白亚单位,并促进它们的重新折叠与组装,称为结合蛋白。这些蛋白质折叠完成后,就与结合蛋白分离,进入,以保证高尔基体。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和结合蛋白等蛋白都具有4肽信号(KDEL 或HDEL 序列)它们滞留在内质网中,并维持很高的浓度。(2)若蛋白质仍不能正确折叠,就会通过泛素依赖性降解途径而降解,具体步骤为:在A TP 供能的情

6、况下,泛素的C 末端与非特异性泛素激活酶E1的半胱氨酸残基共价结合,形成酸残基的泛素复合体;泛素复合体再将泛素转移给另一个结合酶氨基团上;当第一个泛素分子在E3则可以直接将泛素转移到靶蛋白赖氨在通常情况下,靶蛋白泛素化需要一个特异的泛素蛋白连接酶渐形成一条多聚泛素链; 的催化下连接到靶蛋白上以后,另外一些泛素分子相继与前一个泛素分子的赖氨酸残基相连,逐泛素化的靶蛋白被一个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称为蛋白质裂解体的蛋白质复合体逐步降解。多聚泛素也解聚为单个泛素分子,重新被利用。 6 研究细胞的常用技术有哪些?【答案】目前用于细胞或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技术和手段有以下几种:(1)观察细胞显微结构的光学显

7、微镜技术;(2)探索细胞超微结构的电子显微镜技术;(3)研究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的X 线衍射技术;(4)用于分离细胞内不同形态大小细胞器的离心技术;(5)用于培养具有新性状细胞的细胞融合或杂交技术;(6)使机体细胞能在体外长期生长繁殖的细胞培养技术;(7)能对不同类型细胞进行分类并测其体积、DNA 含量等数据的流式细胞光度术;(8)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对细胞中的DNA 、RNA 或蛋白质进行定位的放射自显影技术;(9)用于探测基因组中某种基因是否存在、是否表达以及拷贝数多少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10)能将细胞中的特定蛋白质或核酸分子进行分离纯化的层析技术和电泳技术等。 7 细胞质膜外表面也

8、存在M6P (甘露糖-6-憐酸)的受体蛋白,试解释其功能。【答案】M6P 受体蛋白是反面高尔基网络上的膜整合蛋白,能够识别溶酶体水解酶上的M6P 信号并与之结合,从而将溶酶体的酶蛋白分选出来,然后通过出芽的方式将溶酶体的酶蛋白装入M6P 受体蛋白主要存在于高尔基体的反面网络,分泌小泡。但在一些动物细胞的质膜中也有存在,功能为防止溶酶体的酶不正确地分泌到细胞外。受体蛋白同M6P 的结合是高度特异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结合力。它在pH 为下与M6P 结合,而在酸性条件下的条件脱落。细胞质膜表面pH 呈中性,溶酶体的酶蛋白在这种条件下与M6P 受体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可通过内吞作用将分泌出来的溶酶体酶重新

9、包装在小泡中并送回到细胞内,M6P 受体可重新返回细胞膜,反复使用。 8 试述溶酶体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答案】溶酶体是具有一组水解酶并起消化作用的细胞器,有初级溶酶体和次级溶酶体之分。初级溶酶体虽含有水解酶,但是它是未进行消化作用的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又称消化泡,是由初级溶酶体与细胞内的自噬泡或异噬泡相互融合而成的,在次级溶酶体中,对被摄食的物质进行消化,消化后所残留的未消化物(即残余小体)最终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外。溶酶体的主要功能包括:(1)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损伤的细胞。(2)作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为细胞提供营养,如内吞低密度脂蛋白获得胆固醇。(3)防御功能:如巨噬

10、细胞可吞入病原体,在溶酶体中将病原体杀死和降解。(4)消化清除无尾两栖类发育如蝌蚪尾巴的退化,乳腺的退行性变化等过程中死亡的细胞。(5)受精中的功能:受精过程中,精子的顶体释放溶酶体酶帮助精子抵达卵子质膜,使精子和卵子的细胞质膜相互融合,达到受精的目的。(6)在分泌腺细胞中,溶酶体常常摄入分泌颗粒,参与分泌过程的调节。(7)植物种子萌发中的功能等。 9 蛋白质分选的两大途径。【答案】一条途径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膜围绕的细胞器,如线粒体(或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细胞核及细胞质基质的特定部位,最近发现有些还可转运至内质网中。另一条途径是蛋白质合成起始后转移至粗糙面内质网,新生肽边合成边转入粗糙内质网腔中,随后经高尔基体运至溶酶体、细胞膜或分泌到细胞外。 10二聚体往往是细胞中许多蛋白质分子发挥功能的有效形式。试举例并简述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常用以鉴定蛋白质以二聚体形式存在的两种方法。【答案】蛋白二聚体又称双体、二聚物,其基本涵义都表示相同或同一种类的蛋白质,以成双的形态出现,可能具有单一状态时没有的性质或功能。蛋白质单体是否能够形成二聚体,可以一、简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