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73913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名词解释1 设科射策【答案】由于太学里没有严格的授课和年级制度,考试作为一种督促、检查学生学习,衡量学生文化程度的手段尤受重视。太学的考试基本上采用“设科射策”的形式。“策”是指教师(主考)所出的试题。“射”是以射箭的过程来形象描写学生对试题的理解和回答过程,正“科”即是教师(主考)用以评定学生成绩的等级标记,从优到劣依次分为甲科、乙科(有时也细分为甲、乙、丙三科或上第、中第、下第等)。学生所取得的实际等级是授官的依据,通常甲科(上第)为郎中,乙科(中第)为太子舍人,丙科(下第)为文学掌故。随着时间的

2、推移,太学考试的年限和设科的标准有所变更,西汉一年一试,东汉则基本上两年一试。设科标准最后则完全以通经多少为依据。学生通过考试取得一定的科品,获得相应的官职后,仍可以参加下届考试,以获得更高的等级和官品。太学以此鼓励士人博通儒家的“五经”。 2 思孟学派【答案】思孟学派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一个学派,“思孟”指子思(孔子之孙孔伋)和孟柯,孟柯曾受业于子思之门人。荀子评先秦诸子有“子思倡之,孟柯和之”之说。礼记中的中庸篇为子思遗著,阐发孔子的中庸之道。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倡天赋人性论,主张教育

3、应循天性之自然,“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步骤,认为依此步骤坚持不懈,任何人都可以获得修养的“成功”。孟柯明确提出“性善”说,谓“仁义礼智”乃人心所固有,教育的作用即在存心养性,使处于萌芽状态的仁义礼智“四端”得到充分发展。相信教育有方,则“人皆可以为尧舜”。宋代朱熹取大,为从元代开始科举考试之主要根据。明代更尊子学中庸论语孟子编著四书集注,孟子为“亚圣”,思孟学派因此被奉为儒学正宗,影响深远。 思为“述圣” 3 率性发展【答案】率性发展是关于个体发展的一种思想,中庸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赋之性是人的修道之谓教。”这

4、是继承思孟学派“性善论”的思想,上天所赐予的称作“性”,修明和推广这个道,就称作“教”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顺应和发扬这种本性称作“道”。教育即,尽量把天赋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体现出来,进而调节人的修道,而教育的作用则在于“率性”日常言行和喜怒哀乐之发,以达到社会的和谐。 4 经今古文之争【答案】经今古文之争是汉代儒家经学两大派在学术和争立学官问题上的争论。一派所依经籍为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的,故称经今文学; 另一派所依经籍据称为发掘出的先秦古文字本,故称经古文学。两派所据经籍,小仅书写字体和字句篇章不同,在治经观点方法和传经学统宗派上亦,为汉政权服务。经古文学重在不同。经今文学师传严守师法家法,重

5、在探索经籍的“微言大义”训话考索经籍文字典故。前者把持西汉太学,先后立博士14家,后者多在民间传授。西汉末年,刘散议立经古文学官,招致经今文学博士激烈反对,两派之争自此开始。新莽时和东汉初,经古文学几度跻身博士之位,亦均未能成为官方显学,但在学术上则逐渐居于上风。东汉末年,郑玄不守经今古文的家法,博学多闻,以经古文学为主干,并吸收经今文学某些观点而遍注群经,参互各说,以成一家之言,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学的统一,经今古文之争遂告一段落。 5 教育独立议【答案】教育独立议是我国著名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蔡元培论述教育问题的一篇文章,写于1922年。他认为“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

6、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教育事业须超然于各派政党、各派教会之外。为实行超然教育,他提出下列办法:“分,凡区内各项教育都由大学办理; “大学的事务,都由大全国为若干个大学区,每区立一大学”,学教授所组织的教育委员会主持,大学校长也由委员会举出”“由各大学校长,组织高等教育会,议,办理各大学区互相关系的事务”。教育部“不得干涉各大学区事务”“教育总长必经高等教育会议承认,不受政党内阁更迭的影响”; 大学不设神学科。“各学校中,均不得有宣传教义的课,程,不得举行祈祷式”“以传教为业的人,不必参与教育事业”。这些观点成为1927年一度试行“大学区”制的思想依据,蔡元培关于教育脱离政治、脱离政党的主

7、张,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但反映了他反对军阀分子控制教育,希望按照教育规律办好教育事业的美好愿望,教育脱离宗教的主张更含有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革命意义。6 汉代太学【答案】汉代太学是汉代设在京师的中央官学。为了培养和选拔精通儒经并能“尊王明伦”的治术人才,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黔百家,定儒于一尊,于建元五年,即前136年在长安立太学,设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即前124年置博士弟子。西汉博士以名流升任,东汉须经过考试,弟子入学,一由太常于京师地方直接挑选“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 一由郡国选送“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者。汉代太学没有规定修业年限,只要通过了考试就可以

8、毕业授官,汉武帝时一年一考,东汉时改为两年一考。太学作为汉代的最高学府,统治者十分重视,形成了视学的传统。 7 五经课试法【答案】五经课试法是魏文帝时期制定的考试办法,由东汉的“二年试经”发展而来。规定,不通者罢遣; 初入学者称为门人(即预备生); 学满两年并考试能通一经者称作弟子(即正式生)弟子学满两年考试通二经者,可补文学掌故的官缺,未能通过考试者,可随下班补考,补考通二经者,亦得为文学掌故; 文学掌故满两年并能通二经者,耀其高第为太子舍人,不得第者,也听随下次复试,复试通过者亦为太子舍人; 太子舍人满两年并试通四经者,耀其高第为郎中,未及格者,亦随下次复试,复试通过者亦为郎中; 郎中满两

9、年并能通五经者,摧其高第而随才叙用,不通者亦听再试,试通亦叙用。 8 民办公助【答案】民办公助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发展小学教育的一项基本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普及教育过程中沿用此政策。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于199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最核心的精种实质是“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就是利用公理”的十六字方针,也即确立了“民办公助”的合法性和可行性。所谓“民办公助”众和政府资金适度地支持民办学校的发展,公助又可分为显性资助和隐性资助。显性资助就是通过对民办学校办学方向及其社会效果等实施检查、评估后,以注册的学生数为基本依据,给予民办学校直接的拨款资助,

10、而隐性资助则指对民办学佼于合法范围之内的经营所得、学校房产、社会捐物捐款等方面给予减免税收。 二、辨析题9 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答案】此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1)教学模式是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且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是对各种教学法及其理论依据和结构所作的纲要式的描述。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五个因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教学模式是一种结构框架,它从宏观上把握了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 它也是一种活动程序,具有有序性和可操作性。(2)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所采用的方式,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教学方法一般都是按照教学活动的外部形态区分来命名的,如讲授、谈话、演示、练习、讨论、实习等,都体现一种教学活动,具有独特的教学功能,不能用其他方法来代替。(3)教学模式具有概括化、理论化的特点,教学方法则具有具体的、可操作的特点。通常情况下,教学方法侧重于实践,而教学模式侧重于理论。教学模式包含了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等,属于较高层次。因此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同起来是错误的。 10孔子私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教授弟子这就是“六艺”教育。【答案】错误。“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时期主要教育内容。一、名词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