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初中生因考试压力而引发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120673605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例初中生因考试压力而引发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例初中生因考试压力而引发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例初中生因考试压力而引发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例初中生因考试压力而引发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例初中生因考试压力而引发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例初中生因考试压力而引发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例初中生因考试压力而引发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成长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自我成长经历的全面回顾及剖析,从我的个人成长经历、人生体验、处事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对自我的成长过程进行了回顾和分析,阐述了个人从幼稚不断走向成熟的历程及形成原因,深层次地审视并分析了自我的人格特征,并从职业动机、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职业期待等方面对自己的职业成长进行了剖析,阐明了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的素质、能力和期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到,心理咨询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深切地感受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感受到社会对合格心理咨询师的急切需求。自己非常喜欢心理咨询工作,愿意把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工作当作个人修炼和做人的过程,更愿意享受心理咨询带给我助人自助

2、的快乐和幸福。关键词:成长经历 职业行为一、自我成长分析:(一)童年的经历,是我一生的财富童年的生活在一个简单幸福的家庭,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是父母都很疼爱我,也尽他们的一切能力供我好好读书,我是家里的长女,因此,与一般孩子相比,我更像一个大人,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我也常常帮助父母做家务,照顾好弟弟,好好学习,不让父母担心。这培养了我坚忍耐劳的性格和追求独立、追求完美的性格,父母遗传给我的那种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人生态度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童年的经历,是我人生的巨大财富,它奠定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苦乐观的形成。(二)、求学之路是快乐又艰难的小时候家里离上学的地方比较远,步行要半个小

3、时才能走到,每天早上我都要早早起床,父母为了我能吃好早饭也很早就起床做饭,成绩也一直不错。上初中的时候,家搬到了市里,学习环境变好了,由于那时还小,没有找到学习的方法,学习始终在中上游的水平徘徊,学校离家不远,每天回家都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然后写作业。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当同龄人都在享受着他们快乐的生活的时候,由于不忍看到父母的辛劳,我需要做家务、洗衣服、做饭、照看弟弟来分担父母的辛劳。尽管这样我依然没有落下学业。母亲是一个坚强、善良、隐忍的母亲,母亲的言行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我一直是团结同学、尊敬师长、认真学习。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我们市里的二线高中的重点班,可能是长大了,懂得

4、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在高中我认真、努力去学习,找到了学习的方向和动力,所以我的成绩名列前茅,可以说我的高中生活是我上学生涯中最为辉煌,最值得骄傲的人生阶段。之后顺理成章考上了一所大学,成为我们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这也成为我的母亲对我引以为傲的事情之一。(三)、充实的大学生活进入大学后,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每逢节假日,同学们都去逛街、踢球、谈恋爱了,而我就去自习室,当然,我也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大三的时候,我的学习过程中,我遇到了更多的老师和同学,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在大学学习的四年这段人生经历让我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直到今天,这种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我还一直坚

5、持着。严格的家庭教养以及所经历的人生苦难,塑造了我吃苦耐劳、办事执著、诚以待人、心胸开阔、自信自强的人格特征,这些良好的品质,让我能够始终以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大学毕业后,又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迎接社会带来的不分配的挑战,我开始参加各种考试来寻找为了生存的工作,期间受到了很多的挫折,虽然知道工作是快乐的,但是生活是现实的,在经受了多次的挫折之后,我为自己做了明确的定位:我来自何方?我该干什么?我该去向何处?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生活和工作中处处充满着激情,挑战,目标,我开始分析着自己的心理变化,这时候才真正的意识到我成人了,虽然比别人略晚了一点。二、职业行为分析我总结我的最好的品质

6、有:第一就是这么多年的成长以来就是自信,一直很自信,第二就是坚持,我深信只有坚持之后才能有所收获,成功也许只在于比别人多坚持一秒钟,第三是乐观,当困难来临的时候都能乐观面对,第四就是勤奋,勤能补拙,我承认自己一点都不聪明,第五就是团结,我能团结身边的伙伴一起奋斗,结合我的五个品质我给自己定位了人生观:勤劳的双脚一定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目标和理想,全力以赴去奋斗去拼搏,善恶分明,实现梦想,通过心理的学习帮助更多的人实现理想走出困境。我觉得自己需要加强的地方主要有:1、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再次明确,并且树立小的阶段目标2、继续学习,并且要多学习3、更多的学会照顾他人,关心他人4、能学会舍掉和追踪,

7、有时适时的放弃,得到的会更多5、行动,眼睛是坏蛋,双脚才是好汉,有目标就要行动,且不能三分钟热血当看到自己具体目标和理想的时候,心情就会很好,很敞亮,有动力,所以最近心情就很不错。我最好的朋友们说我的缺点是缺乏思考,行动太快,做事不够细致,优点是热心肠,团结人,是一个值得交心交情的朋友,适合做一生的知己。通过对自我人生历程的分析,让我切身地感受到,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是多么地重要,健康的心理是人生成功的前提。心理咨询师职业正是一项能让我思想走向成熟、心理走向健康、人格趋向完善的高尚职业,同时,它也是一项送人玫瑰而手留余香的职业。成为合格高尚的心理咨询师是我内心里的一种渴望。一例初中生因考试压力而

8、引发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摘要:这一案例报告是一名初中女生因为考试压力而引发的心理问题。这名学生在临近中考时,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紧张,烦躁,爱发脾气,学习效率低下,失眠等一系列问题,使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因为内心痛苦而要求家长陪同前来咨询、由于这种症状是因为现实因素造成的,持续时间不是很长,情绪反应的程度不是很强烈,不会严重破坏社会功能,内容没有泛华,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一、一般资料求助者:刘丹,女,15岁,我中学初三学生,独生女,对未来期望值特别高,家庭条件一般,社会交往和娱乐活动比较少。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诉:由于注意力不能集中,造成情绪低落,紧张,烦躁,学习效率低,会发

9、脾气。近一个月以来经常失眠。个人陈述:我是一名在读初三学生,还有几个月就要中考了,可我却越来越担心、害怕考试,每天从宿舍一睁眼醒来想到一天的学习生活就会觉得非常紧张。我学习特别刻苦,每次考试都保持在全班前三名,在父母和老师看来只要发挥正常,考上盟一中是没有问题的。家里的亲戚都知道我学习成绩好,都以我作为榜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开学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我一直感到压力很大,担心中考会考砸了。最近几次考试,我的成绩不错,但我想这里面的偶然因素很多。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是我最苦恼的事情,脑子里总是胡思乱想经常开小差,有时又会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别人都能全神贯注地听课,而我却不能,我很着急。看书的时候老是

10、胡思乱想老是走神,一点也没有以前专心,每天情绪都非常低落,因为一些小事无缘无故的对父母大发脾气。如果总是这样,成绩下降是必然的,如果两个月后考不上市一中我该怎么办?一想到这些,我的心里就别提多难受了。最近一个月,每天晚上躺在在床上总是想着这些事情,更有甚者有时候一两个小时才能睡着,晚上睡不好,白天就更没精神,注意力集中起来就更难了。三、观察他人反映刘丹是和母亲一起来到这里咨询的。她的母亲穿着得体,眼眶有些发黑,交谈时两只手一直紧握在一起,多次想说点什么又有点不敢说,显得特别局促,一直在避免和我进行眼光接触,说话和思考时眉头经常紧蹙着。从刘丹的母亲处了解到:刘丹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高中学历,家里

11、经济条件一般。她的父亲有两个哥哥,一个经商,一个是机关干部,家庭条件都比较好,他们各有一个儿子。刘丹从小观察到爷爷奶奶对两个伯伯和堂兄比较偏爱,对自己和父母有些疏远。从小父母就对她的学习要求比一般的孩子严格,告诉她今后一定要为父母争气,将来考上盟一中,然后再上重点大学毕业后努力发展自己的事业,到时候为父母争光,让那些看不起她们的亲戚朋友对她家另眼相看,不让父母再受委屈。近一个月来,刘丹回家后,很少说话。有时候一个人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经常为一些小事发脾气。刘丹从小性格内向,很少同别的同学来往,没有几个知心朋友,体育和娱乐活动也很少参加。平时都是在家学习,因此学习成绩非常好。心理测验:SAS测试结

12、果67分,偏高于常模。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躯体化2.3,强迫症状1.9,人际敏感1.6,抑郁1.8,焦虑2.6,敌对1.4,恐怖1.3,偏执1.0,精神病性1.1,其他1.6.焦虑因子偏高于常模。四、评估与诊断对该求助者心理状态的评估:1、生物原因:求助者刘丹为女性,15岁,已进入青春期。2、社会原因: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由于父母工作不好,生活状况不如意,自幼目睹爷爷奶奶不喜欢她和父母,使其下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中的这种状况。爷爷奶奶看不起自己的父母,让这个孩子自幼就在心里憋着一口气,很少与别的同学来往,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3、心理原因:(1)存在错误认知:认为考试成绩好是偶然

13、,不是自己的真实水平;主观推断自己成绩会掉下来,肯定考不上盟一中。(2)情绪方面,受到焦虑、烦躁、紧张等情绪的困扰。(3)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不能缓解考试压力。(4)求助者从小性格内向,好强,个性追求完美。对该求助者诊断的依据如下: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紧张、失眠、烦躁等症状。从严重程度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是特别强烈,反应也只局限在考试的范围内,逻辑思维正常,没有泛化,社会能力

14、没有严重受损。从病程来看,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3、心理测验的结果支持本诊断。4、最终诊断:一般心理问题。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无主动就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等。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已经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

15、问题。(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的主要症状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而该求助者虽然也有焦虑情绪,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五、咨询目标的制定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变求助者认为自己考试成绩好是偶然因素造成的,主观推断自己成绩会很快掉下来的错误认知;帮助其认识自己当前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使其能正确对待考试压力;使求助者认识到过度焦虑对学习的不良影响,适度降低焦虑水平;帮助其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使求助者能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考试,帮助其自我成长,

16、提高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六、咨询方案的制定结合本案例,计划采用的咨询方法及原理如下:1、咨询方法:(1)采用认知疗法,纠正求助者的错误认知,促进自我成长;(2)运用自我暗示法,进行积极的心理调整,增强自信心;(3)进行放松训练,缓解焦虑情绪,解决失眠问题。2、咨询原理: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与其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态度和看法有关,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其引发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也不同。因此,通过改变对现实世界事物的认识、态度和看法,就可以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3、在本案例中,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主要包括:1)、求助者的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