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52438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沈阳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沈阳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沈阳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题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沈阳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题库一、名词解释1 班集体【答案】班集体是指由整个班级所组成,以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为共同目标,有一定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学生共同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班集体在教师指导下的班级共同活动中形成,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在外力(包括学校、教师等)组织下建立班级,确定目标; 建立学生组织领导核心; 形成集体规范和舆论。班集体对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效果发生作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力量与手段。一个真正的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它能正常发挥其整体功能,有计

2、划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不断总结经验,使集体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和不断前进。2 教育的生产性【答案】教育的生产性是教育的一种属性。它主要表现为: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但人要成为生产力,必须首先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和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获得都需要通过教育。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需要改进生产工具和提高劳动者的质量。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是衡量劳动者质量的标准。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生产工具不断更新,生产工艺不断变动。劳动者只有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才能适应这种变动并在现代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和发展要通过教育。教育不仅传授科学技术知识,而且担负着创造科学技术知识的任务。 3 课程【答案】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它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如中学课程、小学课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等。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课程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学校教学的具体要求,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

4、个性结构。课程的编制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需要有教育行政人员、各个学科领域的科学家,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专家,以及广大教师的共同参与才能更好地完成。4 活动课程【答案】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它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活动课程形成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为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活动课程以生活中的儿童兴趣与动机为课程中心,课程范围和教学内容选择围绕这个中心进行组织,它突破了学科界限、重视直接经验、主张“做中学”。其基本特点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

5、力及个性养成。活动课程的优点是:把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以有利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交往和组织能力、创新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同时由于重视儿童的兴趣、动机,重视儿童心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其局限是:课程内容安排往往没有严格的计划,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5 社会本位论【答案】社会本位论是主张从社会的角度考虑人和社会的关系,把满足社会的需要当作教育的目的的一种价值取向。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孔德、涂尔干,德国的那托普和凯兴斯泰纳等。其基本主张是: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其发展必须服从社会发展

6、的需要; 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个人社会化; 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本位论看到了社会的作用却忽视了个体的价值,不利于个体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6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答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教学原则之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理论知识与客观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际联系中去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教学中的生活实际有三个方面内涵:一是教学规定的与实践相关的

7、活动性作业; 二是学生本身的实际; 三是社会实际。教师积极开发实践环节,通过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且让学生体验过程,获得某种经验、经历或体验。 二、简答题7 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答案】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有:(1)等级性。不同的阶级地位具有不同的教育权利和等级,贵族与平民、主人与仆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2)道统性。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惟一被认可的思想,天道、神道与人道往往合为一体。(3)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

8、威严予以保证。(4)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教育的功用性价值不受重视,即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能小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 经典、教义的教育处于社会较高的地位,习得实用知识的教育处于较低的地位。 8 简要解释并举两个实例说明教育的负向功能。【答案】(1)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教育阻碍个体或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2)教育可能对个体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或作用,例如过分强调知识授受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又如反复的机械练习会抑制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的发展。(3)教育可能对社会发展产生

9、消极影响或作用,例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国家推行“教育先行”政策,抑制了这些国家投资发展经济及其他社会事业,又如研究发现资本主义学校教育在再生产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不平等。 9 简述班级组织及其结构。【答案】(1)班级组织的定义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它既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2)班级组织的结构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班级组织是由学生组成的正式组织,旨在实现班级组织的公共目标。这是一种制度化的人际

10、关系。每个班级组织都有工作目标,都要建立根据班级分工的组织机构。非正式组织是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属性层面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并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它没有定员编制,没有明确的组织形态,但它却是客观存在的。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往往是同时发生作用、交互影响的。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班级组织结构也是一种角色结构。班级组织的角色常常成对出现,成为对偶角色,比如教师与学生、集体与个体等。同时,角色的多重性是班级组织角色结构中的基本特点。班主任和教师一方面要强化角色意识,认真履行自己的角色职责和义务; 同时还要善于转换角色,不以教育者自居,发扬教育民主,做到教学相长。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班级信息包括知识信息和人的思想、态度、情感与行为等方面的信息。班级组织信息沟通的主体是单一性的,主要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但班级组织系统的开放性,又决定了其信息沟通的渠道是复杂的。因此,班主任和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正确健康的信息源,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广泛收集学生在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的信息,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班级组织的规模一般来说,班级组织的规模越大,教师就越会动用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来维持班级秩一、名词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